首頁 > 正文
這些“重慶造”助飛國産大飛機C919

  3月21日,國産大飛機C919的主製造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負責人一行來渝,與重慶市政府及重慶大學進行對接,圍繞國産大飛機産業培育、材料研究應用、數智化開發等多方面合作達成一攬子協議。

  為何中國商飛不遠千里而來?答案在於重慶研發機構的能力與製造業的實力。

  其實,從C919正式立項開始,重慶多家企業便與之合作,提供關鍵配套,在助力國産大飛機“起飛”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C919逾半數鋁材配套來自西南鋁

  西南鋁與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攻關團隊,接連突破諸多技術難關

  3月21日,九龍坡區。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南鋁”)熔鑄廠生産車間,熔鑄爐投料口前方,叉車的貨叉逐漸抬升,準確地將鑄錠原料推入投料口。不一會兒,一塊大規格鑄錠出爐。

  “這款産品名叫7050鋁合金,是製造飛機所需鋁材的基礎材料。在國産大飛機C919上,有一半多的鋁材都是西南鋁提供配套。”西南鋁技術中心工程師周華滿臉自豪地介紹。

  在國産大飛機C919生産製造中,7050鋁合金的作用舉足輕重——飛機機翼梁、機身框、壁板等多個關鍵承力部件的生産,都離不開它。

  從國産大飛機C919生産立項開始,西南鋁就承擔着板材、鍛件、擠壓材等13項關鍵鋁合金材料的研製生産任務。

  然而要研發飛機用鋁材並非易事,此前這部分材料全部依賴進口。為打破技術壟斷,近年來西南鋁與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攻關團隊,接連突破大規格鑄錠製備、強變形軋製等諸多技術難關,建起7050合金預拉伸板完整的工業化製造技術體系。

  迄今,西南鋁已累計為C919提供各類高性能鋁合金材料1000多件,總重近600噸。

  “對標對表全球先進鋁材料企業,我們以前是‘跟跑’,現在是‘並跑’,未來要爭取做到‘領跑’。”西南鋁董事長黎勇&&,目前西南鋁仍在持續加強技術研發,緊盯航空航天用鋁材高強高韌、耐損傷、抗疲勞等新發展方向,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應用基礎研究,將生産出更多供C919使用的優質鋁合金材料。

  C919航空安全帶是“重慶製造”

  有別於汽車安全帶,航空安全帶在阻燃性、抗菌性和承載力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

  在渝北區兩路工業園區,有一家名為阿莫森航空安全器材(重慶)有限公司(下稱“重慶阿莫森”)的企業,主要生産航空救生安全器材、安全帶等航空設備,其産品佔目前國內航空安全帶市場份額九成以上。

  國産大飛機C919所使用的航空安全帶,正是由這家渝企提供配套。

  重慶阿莫森負責人向茜介紹,有別於汽車安全帶,航空安全帶對於阻燃性、抗菌性和承載力的要求很高,“各國航空系統均制定有航空安全帶産品標準,以最大限度保障機上人員的人身安全,而要達到這一標準並不容易。”

  她介紹,航空安全帶由安全釋放裝置、織帶和座椅連接部位等3個部件組成。

  其中,安全釋放裝置包括插片及鎖扣,要求插取簡便,容易操作;織帶不僅要有足夠承載力,還應具備阻燃、無毒等特性;座椅連接部位則要求足夠牢固,能夠充分保障安全帶與座椅穩定相連。

  所有的航空安全帶都必須經過航空部門嚴格審查,在驗收合格獲得適航證後,才能裝上飛機使用。

  最終,重慶阿莫森的航空安全帶産品通過了中國商飛多輪驗證,成為指定配套産品。目前重慶阿莫森實行訂單化生産,即按照中國商飛的訂單數量,來安排配套産品的生産計劃。

  “航空安全帶包括乘客用及機組人員用兩個大類,其中乘客用安全帶又分為普通類、氣囊類等不同類別。”向茜&&。

  目前,該企業4條涉及縫製、組裝等工藝的智能生産線已經實施技改,準備到位,隨着此次中國商飛與重慶達成一攬子合作協議,其接下來有望承接中國商飛大批量訂單。

  C919“飛機棉”隔音、隔熱性能優異

  産品研發時間長達數年,再升科技專門設立了國內首個由中國商飛認定的航空級聲學實驗室

  C919完成研製和生産下線,在投入市場化運營前,還需要穿上“飛機棉”。“飛機棉”是用於飛機客艙艙體上的一種玻璃纖維棉氈,具備優異的隔音隔熱性能,能夠讓艙內保持安靜和適宜溫度,並且具有耐腐蝕、重量輕等特點。

  此前,全球只有兩家外國企業能夠生産這類“飛機棉”。

  2016年,位於渝北區的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再升科技”)基於自身技術優勢,向中國商飛“毛遂自薦”,希望為C919生産“飛機棉”。

  再升科技副總裁楊金明介紹,“飛機棉”以石英砂、鈉長石、硼砂等為原料,採用火焰噴吹、負壓集棉等工藝生産而成;常規的玻璃纖維直徑在5—10微米,而“飛機棉”要求超細玻璃纖維平均直徑為2微米,其生産工藝精細化程度可見一斑。

  更棘手的是,“飛機棉”的輕量化與隔音效果,這兩項指標本就是一對“矛盾體”——就像厚重水泥墻的隔音效果無疑遠超一塊毛毯,但水泥墻必然不符合適航需求。

  為在二者之間取得最佳平衡點,再升科技進行了數年科研攻關,包括建立“飛機棉”單獨生産車間、設立國內首個由中國商飛認定的航空級聲學實驗室。

  再升科技研發人員説,為了一項技術上的突破,研發團隊經常要重復進行上千次試驗。

  經過持續數年攻關,再升科技自主研發的超細、輕質、柔性、隔熱、隔音的“飛機棉”終於走出實驗室,開始生産。

  2020年,再升科技“飛機棉”産品通過中國商飛審核,進入供貨名單;次年,第一批“飛機棉”産品交付配套到首架C919上,隨後再升科技與中國商飛簽下“飛機棉”常年配套協議。

  如今,再升科技已成為國內唯一、全球第3家能夠批量生産“飛機棉”的企業,實現了“飛機棉”國産化配套,這種隔音、隔熱性能優異的産品,還可應用到高鐵、船舶等製造領域。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見習記者 王光平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