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3月20日電(葛琦)近日,重慶市黔江區羊肚菌喜獲豐收,在阿蓬江鎮,種植大戶袁安國正和工人們一起搶收羊肚菌,整理、烘乾、打包發往福建等地。
袁安國早年曾在福建沿海一帶做生意,羊肚菌巨大的需求量與高昂的客單價讓他看到了商機。2017年恰逢黔江啟動發展以羊肚菌為主的食用菌特色産業,回到家鄉黔江後,他將稻蛙養殖與羊肚菌産業相結合,每年5月至10月養殖稻蛙,11月至次年4月在閒置水田上搭建菌棚種植羊肚菌。“羊肚菌具有産業附加值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率高的特點,黔江良好的自然生態和氣候條件適合羊肚菌的生長。”袁安國説。
憑藉早年的人際關係,袁安國吸引一批又一批福建客商來到阿蓬江鎮,當地每年數十噸的羊肚菌從此不愁銷路。經過精心管護,每畝羊肚菌可收三茬至四茬,畝産羊肚菌500斤至1000斤,每公斤乾貨收購價約1200元,優質品收購價可達1500元/公斤。“今年我種植羊肚菌100畝,加上去年稻蛙養殖的收益,每畝毛利潤約五六萬元,又是一個豐收年。”袁安國説。
經過多年發展,黔江食用菌産業逐漸形成以羊肚菌為主,平菇、香菇、木耳、秀珍菇、鹿茸菇等多品種發展格局。為引導羊肚菌産業標準化、規範化、現代化生産,黔江發布了渝東南首個羊肚菌生産技術地方標準。在黔江的帶動下,周邊彭水、秀山、酉陽等地陸續發展食用菌産業,並借力電商、直播不斷拓寬銷路。
2023年,黔江種植羊肚菌7015畝,實現總産值2.1億、畝均産值3萬元,帶動3400余名村民致富增收,並首次出口到加拿大等地,進入國際高端食用菌市場。力爭到2027年,黔江以羊肚菌為主的食用菌全産業鏈總産值將突破40億元,成為武陵山區食用菌菌種研發及菌種生産出口中心和食用菌産品集散地。
村民正在采收羊肚菌。新華網 彭博 攝
袁安國端起整理好的羊肚菌,準備進行烘乾。新華網 彭博 攝
小小羊肚菌,撐起鄉村振興“富民傘”。新華網 彭博 攝
電商主播正在向網友推介黔江羊肚菌,進一步拓寬市場銷路。新華網 彭博 攝
村民正在打包羊肚菌。新華網 彭博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