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寓教於“書畫”,以“書畫”育人?永川區興隆小學黨支部創新“黨建+書畫”模式,秉承“筆墨紙硯·夢想童年”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書畫育德、啟智、健體、尚美的綜合效應,凸顯“書法、烙畫”的辦學特色,扮靚全國“蘭亭小學”和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烙畫)傳承學校兩張特色品牌,逐步走出了一條特色化辦學之路。
黨建引方向,鞏固書畫特色“兩大品牌”
興隆小學黨支部在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引領下,鞏固中國書法“蘭亭小學”、教育部“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烙畫項目)傳承學校”兩大品牌,寓教於“書畫”,以“書畫”育人,培養學生習書尚美品格。
“學校於2011年07月被中國書法家協會確立為全國‘蘭亭小學’,2014年被授予為‘重慶市第二批義務教育階段藝術特色學校’,2021年11月被教育部確立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興隆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尹尚昆介紹,2003年,黨員教師吳忠躍師承中國烙畫大師賀吉發,成為永川區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烙畫項目傳承人。
吳忠躍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烙畫創作。
教師烙畫作品《蜀山行》。
據悉,2015年9月,學校開設了以教師吳忠躍為烙畫學科帶頭人的烙藝特色校本課程,成立了“興隆小學墨香烙藝工作坊”,數名黨員教師加入“工作坊”,向學生、家長傳授烙畫技藝,傳揚“非遺”文化。
黨建強隊伍,開展師資建設“三項行動”
為提升師資力量、助力教師隊伍建設,興隆小學以黨建為引領開展“三項行動”,在能力提升、名師引領、減負提質三方面下功夫。
興隆小學組織開展全校師生書法大賽。
興隆小學黨支部通過制度激勵,進一步完善了教師基本功周周練、書畫作品月月展、書畫大賽期期辦的“美師”提升行動。
與此同時,外聘3名中書協會員定期到校舉辦“點石成金”書法沙龍,充分發揮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烙畫項目傳承人示範引領作用,實施“青藍結對”工程,強化教師執教育美能力。
興隆小學黨支部還堅決執行“雙減”政策,依託“清和”書畫陳列館、書法室、烙畫室等硬體館室建設,推出“墨香書影”“鐵筆生花”等6個階梯式發展社團。在延時服務第二階段分年段實施普及課程、提高課程、精英課程,實現分層遞進。
黨建促落實,做好循美育人“四個活動”
美育在學校教育體系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讓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興隆小學以黨建促落實,開展了“黨建+書畫”“書法+健體”等系列活動。
在“黨建+書畫”方面,學校黨支部將“紅色”元素有機融入“墨香”校園文化。校園內,有刊有《蘭亭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文化墻、歷代書法碑刻、師生愛黨愛國和讚美家鄉的系列書畫作品。2023年2月,興隆小學還率先在區內探索“書法+健體”的融合,在陽光大課間活動中加入了書法操。
興隆小學書法大賽獲獎者合影。
興隆小學還走出“書畫+展示”“非遺+公益”的育人路。學校黨支部結合重要時間節點舉辦“慶六一暨蘭亭藝術節”等系列書畫展演,有效強化多美共育。學校秉承特色發展服務群眾的傳統,踐行“文化強區”戰略,培育人文精神,共享文化成果。在第67期永川區“棠城文藝大講堂”上,吳忠躍應邀作《烙畫基本技法及烙畫的肌理》專題講座,促進烙畫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據了解,興隆小學黨支部積極探索建立“社會—學校—家庭”三結合的“大育人”模式,由專家、教師培養學生,由學生社團帶動家長,由家長推向社會大眾,力爭讓書法、烙畫非遺文化綻放異彩。(王亭羽 譚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