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巫溪:念好“生態經”,打響文化牌
2024年02月20日 08:3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秦巴南麓、三峽深處的重慶巫溪縣,高山草甸坐臥、潺潺溪流環繞,歷史上鹽泉資源豐富,被譽為“上古鹽都”,但因“山高路遠”,長期以來發展受限。

  近年來,隨着三峽腹地交通基礎設施等不斷完善,巫溪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用“一條烤魚”串起高山特色農業鏈條,把“好山好水”轉化為康養旅游資源,活化“千年鹽鎮”振興文化産業,打響“天地靈氣,逍遙巫溪”品牌,加快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條烤魚”串起生態農業鏈

  腌制入味、慢火烤成,再配上土豆片、魔芋、香菜等,一條烤魚鮮香麻辣滋味長……春節期間,61歲的張宗成每晚都在烤架前忙碌。從最初的4把椅子到如今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店舖,張宗成感慨店裏生意越來越火,每晚要賣出近200斤魚。

  巫溪是渝派烤魚的重要發源地,獨特自然環境、綠色生態食材資源,孕育出歷史悠久的烤魚文化。豐富的水資源和優良的水質,為巫溪冷水魚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縣水産養殖面積超過1萬餘畝。

  返鄉青年劉宇抓住機遇,鑽研起烤魚預製菜。拿出一盒“巫溪風味烤魚”,劉宇説:“這款烤魚預製菜還原巫溪烤魚風味,能在常溫下保存較長時間。”

  2023年,巫溪烤魚新開門店增長25%,“烤魚節”期間累計接待游客30萬人次,僅漫灘路烤魚一條街産值就達6000萬元。

  日益紅火的烤魚産業串聯起高山蔬菜、老鷹茶等更多特色生態産業。“以前村民總為洋芋的銷路發愁,如今既能直接售賣,還能加工成洋芋片、土豆粉等‘烤魚伴侶’。”尖山鎮大包村支部書記曾有海説。目前,巫溪組建起12家馬鈴薯加工企業,建成年産2萬噸紅薯和馬鈴薯澱粉、1000噸粉絲的自動生産線。

  在田壩鎮天池村,高山蔬菜長勢喜人,天池村黨支部書記范洪明説:“天池村的海拔氣候適宜種植高山蔬菜,蔬菜的品質高口感好,市場銷路廣,村民種蔬菜賣都能掙到錢。”

  58歲的蒲蓮鎮蓮花村村民譚清述也挺高興:以前大夥懶得爬樹去採摘的不值錢葉子,如今成了一斤近10元錢的“寶貝”——老鷹茶,飯前飯後,尤其是吃烤魚、火鍋後泡一杯解膩又消食。在巫溪,僅老鷹茶相關産業受益群眾就達10余萬人。

  “林海雪原”帶火康養旅游業

  草甸白雪皚皚,林海銀裝素裹。作為火爐重慶為數不多“存得住雪”的高山景區,這個冬季,紅池壩景區高山滑雪場引來一批批游客。

  “這是開年後我第二次來紅池壩滑雪,以往都是玩雙板,今天首次嘗試單板。”小年當天,游客黃世濱帶着女朋友一起來滑雪,盡享冬日歡樂。

  “重慶每年第一場和最後一場雪幾乎都在紅池壩,這裡雪期達四個月,雪量也大。”紅池壩景區高山滑雪場負責人李宇介紹,滑雪場規劃各級滑道22條,雪圈、雪地摩托、兒童戲雪項目等一應俱全,全部建成後將成為重慶海拔最高、條件最好,且能承接國際賽事的專業滑雪場。

  平均海拔1800多米的紅池壩,春天山花爛漫,夏天一派清涼,秋天層林盡染,冬天林海雪原。“過去主打避暑游,一到冬天,景區就閉門謝客,去年我們補上冰雪季這個短板,高山滑雪場正式營業,唱響了旅游‘四季歌’。”巫溪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紅池壩景區黨工委書記馬丙合説。

  紅池壩景區提質升級,帶火了巫溪康養旅游大産業。山腳的紅池壩鎮,依託景區吸引力,打造豐富多樣的旅游業態:抬眼可見星空的露營基地、懷舊色彩的原鄉民宿……九坪村村民段中菊將自家房子改建成“冬菊客棧”,去年夏天收入2萬多元。

  “這裡的生態‘顏值’真正變現為‘産值’。”紅池壩鎮黨委書記唐慶説,如今,大量城市游客慕名而來,旺季“一房難求”,當地農特産品也借此走出大山、身價倍增。

  去年底,渝陜兩地首條直連高速公路巫鎮高速正式建成通車,巫溪縣到陜西省安康市鎮坪縣的車程,從3個多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外地游客尤其是來自西北省份的游客越來越多了。2023年,紅池壩景區接待游客101.9萬人次,綜合收入2890萬元,同比增長183%。

  “千年鹽鎮”助力文化産業興

  隆冬時節,走進後溪河畔的寧廠古鎮,清澈的河水穿鎮而過,河邊崖壁上一股鹽泉流淌不息,蒸騰起團團熱氣。

  “天地靈巫,融水匯溪”,巫溪由此得名,也因古老獨特的巫鹹文化出名。其中寧廠古鎮,更是擁有數千年制鹽歷史,直到清末民初,這裡還有“兩溪漁火、萬灶鹽煙”的盛景。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着鹽泉資源萎縮、現代制鹽業強勢競爭,寧廠制鹽産業走向凋零,工廠和居民也相繼搬進縣城,古鎮逐漸陷入“人去樓空”的窘境。

  “不能讓傳統歷史文化這樣沒落下去。”巫溪縣文化旅游委主任余曉燕説,寧廠古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大寧鹽場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巫溪縣爭取和籌集5000多萬元,用於寧廠古鎮國保單位修繕和生態環境系統修復。

  覆蓋鹽泉的老君廟遺址、鹽商舊宅秦家老屋、制鹽作坊舊址、鹽工俱樂部……如今在大寧鹽場遺址,一批文保單位相繼得到修復,在保留歷史記憶的同時進行打造提升。昔日鹽鹵輸送、鹽品生産、鹽業管理及相關生活場景和人文景觀也逐步得以展現。

  春節前夕,來自河北的張女士隨丈夫回巫溪探親,第一次參觀寧廠古鎮,驚嘆“一股鹽泉竟然流淌了幾千年,古鎮保留了三峽古鎮的活態風貌,非常珍貴”。

  “未來,我們將圍繞寧廠古鎮,聚焦生態環境復育、高級別文物修繕、基礎設施提升、內部空間微循環打造、交通引導措施提升等措施,打造‘三峽最後的秘境’。”余曉燕説。

  依託上古鹽都、巫鹹文化,近年來,巫溪着力打造文旅動漫IP形象“靈兮”,以品牌符號“靈氣鹿角”為核,結合當地自然資源、文化底蘊,傳遞巫溪文化旅游新形象。在去年舉辦的第八屆中國西部旅游産業博覽會上,巫溪推出多個文創産品,火爆全場。

  “我們將持續做好生態價值轉化、着力振興文化産業,加快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傳承創新區,努力建設秦巴生態明珠、文化強縣。”巫溪縣委書記李衛東&&。

  (本報記者李勇 張桂林 李曉婷)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