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手腳都麻利點,爭取今天早點下班。”2月14日,農曆大年初五,位於涪陵區白鶴梁分廠的涪陵榨菜集團迎來了春節以來的第一次開工。
近300輛卡車從廠區門口沿着涪豐北線國道排起2公里的長龍,依次等待稱重。“我們一天要收購1萬多噸青菜頭,為了提高效率,今年在廠區門口安裝了智能化稱重設備,只要卡車經過,系統智能化稱重,並生成二維碼可供線上支付。有了這套設備,現在一輛卡車只需要5至10分鐘,就能完成從稱重、支付到入窖池的全過程。”涪陵榨菜集團總經理趙平説。
廠區內,一輛輛大貨車將生産廠房團團包圍,叉車來回穿梭,工人忙着將剛生産出的榨菜裝車;生産車間裏,1條智能化生産線、2條機械化生産線有序排列,每條都開足馬力生産,工人們低頭忙碌,手上一直沒停過……
“生産的都是最近賣得很火的脆口榨菜,這個是發國內的,這個是發歐美的,那個是東南亞的……為滿足節日市場供應,工人只有兩班倒,每天要生産加工100多噸榨菜。”趙平説,每年春季是青菜頭收購、加工、榨菜銷售的旺季,與去年相比,今年每項數據都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為啥今年會迎來生産開門紅?
榨菜以其鮮、香、嫩、脆享譽海內外,尤其是涪陵榨菜,經過120多年的發展,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品牌價值達147億元,成為地道的“國民下飯菜”,並孕育了涪陵榨菜集團作為全市食品及農産品加工領軍企業。如今,涪陵榨菜集團旗下生産的榨菜産品全球熱銷超150億包,出口82個國家或地區,年銷售額近30億元。
雖然持續“領跑”,但涪陵榨菜集團仍在不斷創新突破。“主要是消費群體發生了變化,我們也根據市場需求創新産品。”涪陵榨菜集團研究所所長劉德君説,近年來,他們圍繞年輕化、時尚化、健康化、食用場景多元化等特點,推出了佐餐開胃菜。以烏江·小脆口為例,它在口味、健康、形象、食用場景上都有創新。
在産品展示大廳,劉德君撕開一袋脆口榨菜讓記者品嘗,和過去吃的烏江榨菜相比,鹹味明顯降低,同時包裝也更時尚,從傳統的下飯菜變成了隨時可食用的休閒零食。
“去年,我市把食品及農産品加工作為全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的3大五千億級支柱産業集群之一。今年初,在市級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在解放碑商圈面向全球舉行了烏江榨菜新品發布會,進一步提升了烏江脆口榨菜的知名度。”趙平説。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涪陵榨菜迎來了生産開門紅。”趙平介紹,目前公司已收購青菜頭36萬噸以上,完成全年80%的收購任務,創去年同期新高。同時,也提前完成了2月份的訂單和銷售目標,預計今年一季度涪陵榨菜會迎來良好開局。
接下來,涪陵榨菜集團將開發生産更多低鹽、健康、休閒、低脂的榨菜新品。比如,春節後該集團將陸續推出下酒榨菜、山珍榨菜等新品,更好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榨菜的需求。(趙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