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的大雪撲滅了記者最後一絲自駕從重慶回江蘇徐州過年的想法,轉而準備坐高鐵回家。
與印象中“一票難求”的場面不同,6日記者打開12306客戶端,發現8日、9日有不少高鐵班次還有餘票。其中,一輛8日凌晨0點18分開行的列車引起了記者注意。要知道,原本重慶北站後半夜都是要關門清場的,更別説乘車了。
記者詢問一名高鐵站工作人員得知,臨近春節,面對旅客高漲的出行需求,鐵路部門充分挖掘運輸潛力,“見縫插針”加開高鐵列車,進一步擴充熱門線路的運力。加開的動車組列車大多是以“4”或“9”開頭的車次。多數“4”開頭的高鐵列車在凌晨時分運行,也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夜間高鐵。
記者查看了8日的機票,發現同樣有餘票,但最終決定乘坐8日上午9點12分的G1478次高鐵,開啟這場大約1500公里的返鄉之旅。
歸心似箭,記者8日上午6點就來到了重慶北站,看到不少旅客在此等待。正在這裡候車的曾可剛剛結束了一場難忘的綠皮火車之旅。“前幾天,我在杭州參加公司年會,歸來時突然遇到大雪,多班高鐵停運。為了趕在大年三十回到家裏,我坐上了一輛加開的綠皮火車。”曾可説,“雖然坐了30個小時,不過在綠皮火車裏,乘客間的距離仿佛更近了,大家一路上説説笑笑,讓我認識了不少朋友。”
2月8日,在重慶北站,一名乘客抱着孩子候車。新華社記者趙佳樂 攝
談及最近幾年春運的變化,曾可深有感觸:“現在進站乘車太方便了,以前取車票要排好長的隊,現在直接刷卡進站,能節省不少時間。”
坐在旁邊的農民工王樹初聽到這裡,也跟着附和:“以前車站的售票廳真是人山人海,現在我學會了網上購票,方便多了。今年12306還新加了務工人員春運車票預約功能,我們買票更容易了。”
2月8日,乘客在重慶北站售票廳的銀發服務及通辦窗口辦理業務。 新華社記者趙佳樂 攝
告別二位,記者登上了回家的高鐵。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本次列車的途經站和杜甫詩中描述的路線有些類似,行駛在重慶市內時,窗外山連着山,列車穿過一個又一個隧道。但一過了湖北襄陽站,視野豁然開朗,兩旁的田地一望無垠,綠油油的麥苗快速地閃過。
圖為2月8日在高鐵上拍攝的河南省南陽市一片平曠的田地。新華社記者趙佳樂 攝
穿山隧道變少了,手機信號也變好了,很多人趁着這時和家人打電話報平安。“剛剛收到工資啦!現在車已經過了襄陽,不久就能到家。”來自河南省禹州市的農民工何建平對電話那頭的妻子説。
“你們看看,還沒到家,就來催我上交工資啦。”何建平笑着説,現在相關部門對農民工的保障越來越好,自己近兩年沒有遇到拖欠工資的情況。“收到了工資,可以過個好年。剛才家人説,她已經燉好了地鍋雞,就等我回家了!”
何建平下車後,記者和坐在身後的兩名年輕乘客攀談起來。兩人雖然都在徐州下車,但最終目的地卻不同。邱先生從徐州下車後要去淮北。“雖然沒有買到重慶直達淮北的車票,但能到徐州也不錯。現在交通太方便了,坐大巴、火車甚至打車到淮北都行。”他説。
韓先生則要和來徐州接自己的父親一起自駕回合肥過年。“現在高速路可以走了嗎?還下雪嗎?”記者問道。
“肯定回得去!”韓先生回答,“聽説這段高速路上的雪已經化了。”
2月8日,旅客到達徐州東站。新華社記者趙佳樂 攝
下午4點49分,列車準時到達徐州東站。這時記者收到曾可的微信,説她已經到家和父母團聚了,想必何建平現在也吃到了熱騰騰的地鍋雞。聽着周圍熟悉的鄉音,記者也到家了。(記者趙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