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記者從重慶經開區獲悉,“十四五”期間南岸區、重慶經開區保障性租賃住房需求量為2萬套(間),目前南岸區、重慶經開區已開工建設和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2萬多套(間),在重點區域加快多戶型、精裝修房源供給,讓更多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在這座城市安居樂業。
在長生橋鎮江橋路,廣陽灣通江人才公寓項目正在緊張施工。該項目由18棟住宅樓共計1798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及商業、車庫組成,預計今年底建成投用。據項目建設方負責人黎勇介紹,項目周邊醫院、中小學、軌道交通站點等基礎設施配套成熟。人才公寓建成後,將增強該片區對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吸引力,並服務當地招商引資。
除了適量新建,南岸區、重慶經開區還着力盤活存量住房資源,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力度。
天文街道人口密集、企業聚集,年輕人對租賃住房的戶型、品質有個性化需求。因此,重慶經開區收購6棟商品房住宅改造成大戶型長租公寓,租金每月每平方米約為21元,可提供多元化的租賃住房産品。
目前,這裡的“金隅·天嶼”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已有約800間房屋完成裝修,即將投入市場。記者在項目展示中心看到,房間裝修風格簡約清新,並配有會議桌、廚房和休閒公區,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為了多渠道供給、多層次保障,南岸區、重慶經開區在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同時,還制定保障性租賃住房金融低息貸款、配套費減免等政策,鼓勵更多經營主體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南岸區騰龍大道“美心理享家”公寓負責人朱玲莉告訴記者,在政府保障性租賃住房稅收、補貼等扶持政策的鼓勵下,企業將自有房産改造成48套長租公寓,有一室、兩室、三室等多種房源類型,自去年10月開業以來受到年輕客戶的青睞。
重慶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自2022年起,全區全面梳理企事業單位、産業園區等各類房源,重點在交通軌道站點、商業區、産業園區等區域,多措並舉建設、改造、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讓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能安居,助力企業發展、推動城市更新。依託保障性租賃住房等一攬子有效措施,近年來,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打造人才集聚地成效顯著。(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