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豐都縣地區生産總值實現406.1億元
剛剛過去的2023年,豐都縣地區生産總值實現406.1億元、同比增長6.5%;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6億元、同比增長9%;全體人均可支配收入32116元,同比增長5.9%。
- 圍繞“豐都八問” 努力建設現代化美麗豐都
2022年,豐都縣以問題為導向,梳理出豐都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八個問題”,分別為:人口三問,即,人在哪、人去哪、人怎麼樣;鄉村兩問,即,現在靠誰來振興鄉村、今後靠誰來下地種田;城市三問,即,為什麼縣城留不住人、為什麼農業人口轉移捨近求遠、為什麼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2023年,豐都縣圍繞“豐都八問”,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努力建設現代化美麗豐都。
- 引進投資200億元的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智能製造項目
豐都縣引進了投資200億元的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智能製造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破土開工。豐都縣還積極實施新農人培育提升行動,培育新農人4053人、聯結農戶4.41萬戶12.71萬人,助力鄉村振興。
- 大力發展文旅産業 豐都名山景區游客人數突破130萬
2023年,豐都大力發展文旅産業。豐都名山景區游客人數突破130萬。“巴渝神鳥”文創産品入選“重慶好禮”外事禮品,城市主題雕塑首次走出國門。3.2公里濱江步道、5.3公里龍河生態廊道建成投用,城市有了更多“打卡地”。
- 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市民對教育的滿意度極大提升
在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2023年豐都着力辦好豐都育才中學,市民對教育的滿意度極大提升。此外,豐都還建立了家庭教育互助會41個,覆蓋留守兒童7648人。
- 圍繞提高城市辨識度、舒適度、滿意度 打造國際范、豐都味的美好城市
2024年,豐都將圍繞提高城市辨識度、舒適度、滿意度,打造國際范、豐都味的美好城市。具體而言,豐都將依託投資200億元的玻璃纖維項目構建全産業鏈,建設先進材料産業新城;將提速建設豐都圖書館、公共實訓基地、龍河東濱江公園等重大項目,不斷提高城市辨識度;建好公共服務設施,着力引進名優學校,打造就業創業聯盟。創建“三甲”醫院,進一步解決缺學位、車位、工位等“缺位”問題,提升市民滿意度;加快長江三橋、橫五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讓城市“血脈”更暢通。
- 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 着力講好豐都故事、傳播豐都聲音
豐都還將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圍繞“世界鬼城”打造國際文化IP,依託巴渝神鳥培育火鳳凰系列文化産品。升級打造城市徽標、動漫形象、城市形象宣傳語,着力講好豐都故事、傳播豐都聲音。進一步發展文化産業,深化文化創意、旅游創業,圍繞“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熱點”辦好祈福節、豐都廟會、中元節等文旅節會,讓文化優勢加快轉化為發展勝勢。
- 毛平: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 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 朱江:對重慶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和底氣
- 文天平:潼南加快建設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增長極、産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
- 王志傑: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高地和産業科創高地
- 李應蘭:加快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
- 秦文敏:璧山將爭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排頭兵
- 朱軍:傳承弘揚紅岩精神 為新重慶建設凝心鑄魂
- 鞏義勝: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強縣
- 譚慶:銅梁謀定“5+5”,預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
- 李慶:萬州全力奔跑在“工業強區”發展道路上
- 曲斌:不斷強鏈補鏈延鏈 打造“4+N”大環境産業全景圖譜
- 劉宴兵:實施“六大行動” 激發教育強市建設新動力
- 余國東:一體推進“九治” 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重慶力量
- 劉波:打造更多具有武隆辨識度的文化旅游産品
- 廖傳錦:計劃到2035年重慶將全面建成青年發展型城市
- 萬容:擦亮"民營經濟""千年榮昌"2張金名片 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榮昌
- 龐茂琨:擦亮川美“金名片” 助力重慶文化強市建設
- 鄒藝:打造現代版幸福桃花源 走出強村富民現代化新路子
- 李志:以數字全生態、全價值鏈視野 助推重慶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 鞏書凱:工業互聯網為現代工業和經濟注入新動能
- 賴薪酈:加強高價值技術攻關和産業化 助重慶汽車乘勢而上
- 廖洪海:跨境電商搭橋 助力重慶企業“出海”
- 王茂春:推動長嘉匯金融中心建設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