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自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開展以來,重慶強化藥品安全責任落實,有效提升藥品監管能力。那麼,各家單位主要從哪幾個方面落實藥品安全責任?具體措施有哪些?
- 陳地龍

藥品安全需要地方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主體三方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地方政府要“統一”管理,監管部門要“全面”監管,企業主體要“自覺”管控,三方缺一不可。
“藥品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強化藥品安全責任落實,就是為了讓老百姓能方便買到藥,能買到質量合格的藥,能用上“安心藥”,不斷地增加全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那麼如何來落實?我們以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為契機,從推動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貫通聯動着手,一體推動各方責任的落實。
一是積極推動藥品安全納入市委“885”體系閉環管理並實時迭代更新,彭水、綦江、大渡口等地相繼&&“黨政同責”措施規定,屬地責任進一步夯實。
二是建立貫通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聯動各類企業主體的風險管理體制,持續完善跨區域、跨層級藥品監管協作,川渝藥品監管一體化協作改革納入市委“三個一批”改革事項,會同市公安局、市衞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共同制定藥品安全考核細則,監管責任進一步落實。
三是堅持監管與服務並重,2023年以來分片區分領域召開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會議、培訓20余次,通過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的同時,主體責任也進一步壓實。 - 郭小萍

石柱縣嚴格按照“四個最嚴”,堅持黨政同責,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紮實抓好藥品安全各項工作。
“確保藥品安全是地方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近3年來,石柱縣藥品安全事件“零”發生。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落實藥品安全責任:
一是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堅持把確保藥品安全作為重要民生工作來抓,將藥品安全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作為“一把手”工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定期聽取工作匯報,研究部署並推動工作落實。
二是健全夯實責任體系。成立縣、鄉鎮(街道)兩級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制定&&責任清單、監管任務、聯合執法等12項全流程工作制度,細化明確“誰來管?管什麼?怎麼管?”構建起職責明確、任務具體、分工協作、高效聯動、務實管用的藥品安全責任體系,切實推動責任落實到末梢。
三是全面強化工作保障。充實藥品安全監管的人員力量,同時配齊配強監管執法裝備,持續開展藥品監管能力標準化建設,不斷地提高藥品監管的能力和水平。下一步,石柱縣將深化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不斷地提高藥品安全保障能力,努力讓老百姓買到“放心藥”,用上“安心藥”。 - 冉茂波

巴南區全面落實藥品安全屬地責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統籌力度,堅持藥品安全工作“一盤棋”。
“藥品安全責任重於泰山”。近年來,巴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藥品安全監管工作。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成立區、鎮街兩級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全面落實藥品安全屬地責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統籌力度,堅持藥品安全工作“一盤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2次定期聽取藥品安全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藥品安全工作。
二是堅持高標準落實。將藥品安全工作納入全區發展規劃,區政府印發了《巴南區藥品監管能力建設若干措施分工方案》,將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對鎮街黨委、政府經濟社會實績考核,層層壓實鎮街黨委、政府藥品安全責任。
三是堅持多跨聯動。建立了藥品監管跨區域、跨部門的多跨聯動機制,常態化與市藥監局檢查一局、區衞生健康委、區公安分局等部門加強藥品監管協作聯動,推動形成藥品安全齊抓共管格局。
巴南區將進一步推動落實藥品安全黨政同責,不斷完善藥品安全工作機制,健全藥品安全責任體系,切實提高藥品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俞敏

國藥太極嚴格遵守法律規範和道德底線,履行藥企主體責任,確保藥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管理者的尊嚴。國藥太極在藥品質量安全管理上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做法:
第一個方面是厚植全員藥品質量安全的企業文化。國藥太極秉承“國藥澤華夏,太極濟蒼生”的初心使命,嚴格遵守法律規範和道德底線,履行藥企主體責任,確保藥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我們自上而下形成“正源出新,精益求精”質量安全價值觀。質量安全是企業和醫藥工作者尊嚴的集體意志,在藥品安全問題考核上,公司實行一票否決。
第二個方面是建立卓越的戰略管控體系。一是弘揚“從進步到進化,從優秀到卓越”的組織文化。推進QC、QA專家化,培養作業工匠,搭建內外技術專家庫。二是導入卓越績效管理。2023年,桐君閣制藥廠獲得重慶市第八屆市長質量獎;2024年涪陵制藥廠獲得全國質量標杆獎。三是對標世界一流企業,打造燈塔工廠。戰略引領,數據驅動,公司致力打造世界第一座中藥行業燈塔工廠。目前,國藥太極有三家智能化工廠和五個數字化車間。公司着力數字賦能關鍵質量參數管控,分析確定質量參數、工藝參數、設備參數之間的匹配和傳遞規律;實施在線檢測技術應用,提高生産過程質量數據的實時採集和管控效率。
第三個方面是着力關鍵核心技術與質量標準的提升。一是在技術標準上,從藥品源頭的中藥材種子種苗和基源開展質量管控,提升藥品質量技術標準。目前,正與重慶市藥檢院等專業機構開展技術合作,參與27個國家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二是在評價標準上,以中藥經典名方、院方製劑、名醫名方研究為契機,助力國家相關部委開展“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三結合的中藥特色審評審批證據體系。 三是在檢測標準上,建設CNAS實驗室,開展質量檢驗方法學研究,提升藥品檢驗的技術能力和質量控制水平。 - 游洪濤

華森制藥作為藥品質量的主體責任人,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嚴防嚴管嚴控質量安全風險。
我要求華森制藥的員工都必須嚴格落實“對標國際、全員品管、安全優質、持續改進、客戶放心”的質量方針,不斷追求卓越,對標國際,建立一流質量管理體系。
標準都是經得起考驗的。自2017年以來,華森制藥已經接受了39次市級、國家級以及美國FDA的檢查,並且每次高標準、高分通過。這充分證明了我們在質量管理和生産流程上的嚴謹性和合規性。
正是我們多年來源源不斷的堅持質量管理,2023年7月,我們片劑生産線以零“483”通過了美國FDA的現場檢查。這個以片劑通過檢查的,在國內來説都是少數的,激勵更多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努力提升自身標準,以應對日益嚴格的國際監管要求和市場競爭。這種“標杆效應”將推動整個醫藥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嚴標準、更強競爭力的方向發展,提升中國醫藥品牌國際影響力,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和健康保障。 - 車國禮

中元匯吉始終秉承“讓診斷更精準,讓生命更健康”的理念,強力聚焦風險防控,高度聚力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首先,我們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設立了專門的質量管理機構,配備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質量管理人員,確保從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産到流通全過程均在有效控制之下;
其次,根據《企業落實醫療器械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指引,我們建立了全面化、全球化的質量管理體系,截至目前已通過MDSAP、IVDR、ISO9001、ISO13485和中國GMP認證。
同時,在市藥監局的支持指導下,我們與重慶醫療器械中心聯合參與了“補體4測定試劑盒”“微量白蛋白測定試劑盒”“甘膽酸測定試劑盒”多項行業標準的制定;市藥監局與大渡口共建的“放管服”中心及評審服務站,高效提升了准入的速度,截至目前已指導我們取得醫療器械註冊(備案)證累計565個。
保證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是醫療器械企業的基本責任。醫療器械行業應當保持與政府及監管部門步調一致、協同管理,在市區各級領導的帶領下,常態化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嚴守産品質量關,不斷提升醫療器械企業的科學化、法治化和現代化治理水平,為保護和促進公眾健康貢獻堅實力量。 - 主持人

監管機構在提升專業能力和監管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效?
- 陳地龍

重慶市藥監局始終把能力建設作為基礎性、長期性的重大工程來推動,在市委、市政府&&的《重慶市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若干措施》基礎上,全面推進重慶“九大能力”建設31條措施99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實,不斷鞏固提升能力建設成效。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藥品領域作出了完善藥品安全責任體系等一系列改革部署,這更加要求我們要有與之匹配的專業能力和硬體技術。重慶市藥監局始終把能力建設作為基礎性、長期性的重大工程來推動,在市委、市政府&&的《重慶市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若干措施》基礎上,全面推進我市“九大能力”建設31條措施99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實,不斷鞏固提升能力建設成效。
一是理順管理機制。針對性開展“三醫”協同、全生命周期監管等11個專題調研,以“刮骨療毒”的勇氣揭開蓋子找差距、發掘優勢找路子、制定目標邁步子。持續推進體制機制結構性調整,如期完成“一院四所”機構改革任務,推進機關內設機構改革調整,系統重構考核指標體系,全面做到“量化到人”,實現全市藥監系統“瘦身強基”。
二是提升綜合素質。近年來重慶市藥監局選派多名專業骨幹到國家藥監局上挂鍛煉,聯合高校開設學歷提升班,今年新引進博士3名、碩士13名,全系統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佔比已達40%以上,醫藥、生物專業背景人員佔比達70%以上。新設立工程技術藥學專業檢查員職稱序列,將區縣檢查員隊伍建設和藥品監管專業人員佔比60%納入實績考核指標。從學歷、專業、考核多維度全面提升藥監隊伍專業素質“軟實力”。
三是夯實技術支撐。積極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新組建“中藥質量控制與預警創新團隊”。推進重點實驗室建設,與國家特藥中心達成15個合作事項。技術機構新增實驗室認證檢驗參數1356項,新增國家級、市級博士後工作站各一個。同時,市藥科校獲批增加護理、中藥2個專業、招生規模達到1300人,在建新校區9月初即將投入使用。切實做到以硬體建設為依託,全力夯實專業技術“硬實力”。 - 冉茂波

巴南區不斷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着力查隱患、防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我們着力從三個方面提升監管能力:
一是着力打造專業化監管隊伍。根據醫藥産業發展和監管任務實際需要,優化力量配置,結合監管隊伍人員專業、年齡結構等實際,推動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隊伍建設,組建藥品及醫療器械專業檢查員隊伍35人。
二是着力構建網格監管。全區建立起區、鎮街、村(社區)三級藥品安全治理網格,落實區、鎮街監管人員105名,村(社)藥品協管員312名,構建起藥品安全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藥品安全監管體系。
三是着力防範安全風險。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健全藥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機制,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以來,召開風險研判會17次,排查化解風險隱患164個,實現藥品安全領域零事故。
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藥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緊緊圍繞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防範風險、查辦案件、提升能力”三大主線,切實扛起藥品安全監管責任。 - 主持人

通過各位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重慶各部門通過強化藥品安全監管和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助力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在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目前來看,取得了哪些成效?
- 陳地龍

重慶市藥監局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立足創新策源,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全力支持醫藥産業創新發展。
今年以來,重慶有68個藥品獲批上市,同比增長100%,超過2023年全年總和(52個);345個醫療器械産品獲註解冊上市,同比增長35%,新增註冊證數居全國第九;普通化粧品首次備案202個、同比增長74%,高出全國56個百分點。
一是搭建渝藥創新生態鏈平台。打通政、産、學、研、用資源鏈結通道,構建創新技術、科研成果、臨床資源、物料供需、人力資源等信息交互平台,促進先進生産要素向藥品研發創新聚集,助推成果轉化。目前,已吸納成員單位132家,發布首批在研項目174個。
二是打造全鏈條服務新模式。陸續&&《各區縣服務産業發展常態化聯絡機制》《“研審聯動”創新服務機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動服務機制由“企業找部門”向“部門找企業”轉變。與巴南區、大渡口區、重慶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重慶經開區5個區共建生物醫藥創新服務中心,靠前提供受理、檢驗、審批、監管等藥監“全鏈條”服務。
三是聚焦重點領域新賽道。篩選8個罕見病藥物研究方向,推動醫院和企業開展研發合作。全程幫扶指導賽立奇、細胞治療産品等創新藥的臨床試驗、註冊上市。目前,賽立奇單抗注射液作為“渝藥創新生態鏈”重點幫扶的項目之一,亮相全國創新藥研發賽道,實現了我市創新藥“零”的突破。
下一步,重慶市藥監局將加快建設“渝藥創新生態鏈”,通過加強項目調度幫扶、首創領域研究、産業互動交流等,推動全市生物醫藥産業創新資源要素同向發力,不斷促進我市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 - 郭小萍

石柱主要從“四最”“四新”“四區”入手,打造重慶市中藥材産業發展高地。
大家都知道,中藥材好不好,是決定中藥質量和中醫療效的關鍵。推動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有利於促進中醫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而且對石柱來説,對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具有重大意義。
石柱是全市中藥材主要産區之一,石柱黃連位列重慶中藥材“渝十味”之首,我們立足道地藥材産地優勢,以“打造高品質的中藥材基地”為抓手,加快推動中藥材産業從傳統種植業向現代化産業轉型發展,構建形成“以高品質中藥材來推動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以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來保障中藥材的高品質”的良性循環。
去年,重慶市藥監局與石柱縣簽訂了《中醫藥産業發展戰略合作備忘錄》,從更高層面來集聚科技、人才、資本等要素,把新質生産力引入到石柱的中藥材産業上,攜手打造重慶市中藥材産業發展高地。我們的具體做法,可以簡要歸納為:“四最”“四新”“四區”。
“四最”是指我們的資源優勢,石柱黃連發展歷史最久、文化底蘊最深、産品品質最優、産量交易量最大,《國家藥典》中的味連就是以石柱的黃連為標準,石柱黃連的産量佔全國産量的60%、交易量佔全國交易量的90%以上。
“四新”是我們的創新做法:一是探索發展新模式,推廣中藥材種植新技術和種連的新方法,建立生産新標準,累計建設50畝以上集中連片示範基地120多個,啟動GAP基地建設上萬畝。二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石柱縣聯動高校、科研院所、風險投資機構,在石柱成立全國首家黃連創新産業研究院,推動研發成果加快轉化和應用,累計完成市級以上科技攻關項目30多個,開發以黃連、黃精等中藥材為主要原材料的系列産品80多個。三是打造市場新優勢,培引了大型中藥材加工企業8家,大企業聯動帶動27家中小型中藥材加工企業,不斷地提高加工能力,實現原材料就地加工轉化和增值。四是迭代保障新機制,優化中藥材産業發展支持政策,創新多元利益聯結機制,激發産業鏈各環節的活力,實現適宜種植中藥材的鄉鎮(街道)産業全覆蓋,帶動10萬餘群眾增收致富。
“四區”是我們未來發展計劃,石柱縣將加快建設“以黃連為代表的中藥材高質高效供應區、特色産業聯動發展融合區、黃連産業科技創新示範區、聯農帶農創新創業孵化區”,持續推動中藥材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聚力打造全國道地優勢中藥材産業發展高地,努力為全國、全市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石柱更多的力量。 - 冉茂波

巴南區致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生物城和全市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重慶市藥監局對國際生物城的發展高度重視,加大政策幫扶和技術指導力度,積極推動醫藥産業迅猛發展。
一是審批提速提質。主動爭取重慶市藥監局支持,在生物醫藥城設立市藥審中心國際生物城藥審分中心(創新服務中心),長期配備5名專業人員,主動對接,提前介入,精準服務生物醫藥企業産品申報、註冊、創新創造,及時開展專業指導和技術幫扶。智翔金泰新藥上市申請,當日取得國家藥監局回復,實現審批快速高效。
二是服務到邊到位。樹立寓安全監管於企業發展服務的工作理念,打造“保姆式”服務,實現醫藥産業新增長。2023年以來,為440余家藥品、醫療器械生産經營企業提供政策法規諮詢、經營規範指導、疑難問題解答、業務培訓等多方面幫扶,助企紓困解難,藥械經營企業主體新增215家,同比增長24.7%。
三是産業發展迅猛。巴南區國際生物城已發展成為重慶生物醫藥産業集聚度最高、項目最優、發展最快的産業園區。博唯生物4價、9價HPV疫苗附條件上市,智翔金泰自主研發的賽立奇單抗注射液已於9月上市,成為全市首個獲批上市的1類生物創新藥。珂藍(重慶)生物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取得《化粧品生産許可證》,珂藍健康産業基地成功投産。近五年,巴南區國際生物城投資年均增長實現30%以上。
接下來,巴南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為抓手,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嚴控安全風險,嚴懲違法違規行為,持續推動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切實保障群眾用藥安全。 - 俞敏

中藥特點的科技創新、全産業鏈數字化、建立相互滋養的價值生態是中藥行業未來高質量發展的三個機會點。
俞敏:國藥太極在中藥産業高質量發展方面也有一些探索,我從三個方面來介紹一下:
第一,正源出新,科技創新。中藥特點的科技創新是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國藥太極提出“正源出新”,什麼叫“正源出新”呢?正源,就是正中華文明之源、正中醫文化之源、正中藥本草之源;出新,就是創新産品形態、創新産出業態、創新産業生態。構建符合中藥特點的科技創新體系,其核心要義就是國家藥監局提出來的“三結合”,具體來説就是“中醫理論、人用經驗、臨床試驗”三結合中藥評價體系,要把中藥的物質基礎、活性成分和作用機理講清楚、説明白。
今年,國藥太極與成都中醫藥大學陳士林院士團隊合作,創建了“本草智庫”中藥大模型。收錄了1500萬條中藥材基原物種的基因信息、3000余萬條中藥成分與靶點的互作信息、400余萬個化合物等中藥研究底層核心數據,標誌着中藥産業在科技創新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第二個方面就是打造全産業鏈數字化。全産業鏈數字化是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戰略引領,數據驅動,三年打造一個數字化太極”,外部從種植到生産、到科研、到市場,貫通全産業鏈;內部全面深化改革,以戰略管控、組織進化、效率提升、效益增長為目的,打通管理鏈條;內外結合,陰陽互動,用數據打通中藥産業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的“任督二脈”。
三年的實踐,去年與2020年相比,國藥太極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8%,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3%,稅收增長77%,員工收入也大幅增長。
一是全産業鏈貫通。戰略引領,數據驅動,打造一個數字化的太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以臨床價值為中心,着力中藥資源、智能生産、整合營銷和臨床療效評價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突破,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跨區域、全産業鏈、數字化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加速推進全産業鏈數字化轉型。
産業發展方面,我們以石柱縣的黃連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公司與石柱縣開展政企合作,打造石柱黃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太極集團將在石柱牽頭建設黃連等中藥材GAP基地1萬畝,打造趁鮮加工、分級加工與雲倉交易共享平台;加強黃連加工標準制定、臨床療效評價、産品研發、與生態拓展,全程追溯、全鏈貫通,逐步形成以黃連為主的5個2000噸級以上大品種産業群,綜合産值將超過20億元,助力石柱將道地中藥材打造成特色産業,成為全國有中醫藥産業融合的國家級農業産業園。
二是“三全”追溯系統。業務數字化,管理可視化,構建藥品“全生命周期、全過程、全産業鏈”質量追溯數字化系統,實現藥品安全管理正向可控,反向可溯。
三是智能製造中心。戰略規劃“産業大腦+未來工廠”,打造“質量一流”的藥品智能製造中心,實現藥品安全智造。
第三個方面是構建價值生態。價值生態是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推進“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政、企、研、醫、用”全産業鏈主體一起共同滋養、共同成長。倡導建立並打造整個行業具有韌性且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價值生態。 - 游洪濤

華森制藥的高質量發展主要涵蓋了藥品研發、生産管理、市場拓展等多個方面。
一是堅持藥品研發高質量發展。目前華森制藥上市了80個藥品,在研項目20余個,更是瞄準創新藥的研發,專注於同類第一與同類最佳藥物的開發,建成6大創新藥平台。今年4月,華森制藥其中2個創新藥項目就走出國門,參加了2024美國聖地亞哥AACR大會,吸引了眾多頂級企業專家的青睞,同時創新藥項目HSN002入選了重慶市科技攻關“揭榜挂帥”項目並簽約。
二是堅持智能化生産高質量。在榮昌區建立了“5G+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2022年華森制藥建成川渝地區首條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産線,取得西南醫藥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互聯網域名服務許可證》,可以為西南地區工業互聯網提供高效、穩定的標識解析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國家“新基建”加速推進與“智能製造”戰略,為中國醫藥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鼓勵更多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推動整個行業的智能化升級,共同推動中國製造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三是堅持市場拓展高質量。比如説2020年華森制藥檢測中心已經通過CNAS認證,檢測報告可實現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間互認。這是企業走向國際舞&、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通行證”,也鼓舞了更多中國藥企向國際標準看齊,加強質量管理,提升技術水平,共同推動中國醫藥研發、醫藥製造的國際化進程,為全球醫藥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 車國禮

作為重慶市體外診斷産業鏈“鏈主企業”,中元匯吉堅持“強監管、守底線、保安全、促發展”原則,在産業升級、技術創新、産業帶動等方面,積極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首先,在産業升級方面,中元匯吉聚焦體外診斷領域,現已構建“9+2+1”産品體系,基本覆蓋IVD各領域尖端産品,目前公司産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覆蓋了100余個國家和地區,應用於全球20000余家醫療機構。
其次,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元匯吉積極聚集優質資源、開展協同攻關,近年來已聯合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承擔國家及市級重大、重點專項9個,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微生物質譜儀被評為“優秀國産醫療設備産品”,相關專利榮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另外,在産業帶動方面,已集成供應鏈及戰略聯盟企業間的合作創新機制,有效帶動了區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提升了本地配套率;同時,中元匯吉成立的高新醫療器械研究院,通過開展“第三方樣本測試、共享實驗室”等服務,為多家企業解決了臨床測試、性能驗證等難題,有力助推了重慶市IVD産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期待能夠與重慶市醫療器械行業協同並進,科學把握安全與發展、風險與責任、質量與效率、守正與創新等關係,持續推進技術創新、方式創新,助力重慶市醫療器械行業的蓬勃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