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課堂”搬進車間 政企“集體充電”

  “到標杆企業觀摩學習,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這些企業在數字化應用方面的突破和成就,收穫滿滿。”日前,我市一家民營製造企業負責人在參加“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觀摩行動”(以下簡稱“觀摩行動”)後&&。

  今年7月至9月,我市啟動“觀摩行動”,組織萬州、江津等多個區縣經信部門負責人和市內200多家企業代表,走進汽車、電子、消費品、裝備、化工、醫藥、材料等7個産業的多家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進行“集體充電”。

  “把‘課堂’搬到車間一線,讓政企各方對數字化轉型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市經信委負責人&&,今年內我市將推動建成17個智能工廠和224個數字化車間,累計建成144個智能工廠和958個數字化車間。

  累計實施608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

  1000台機器人協同作業,激光焊接高速運轉,每3分鐘下線一台新能源汽車……在賽力斯智慧工廠,充滿科技感的智能化生産場景是企業常態。

  “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工廠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説,實施智能化改造不僅為企業節約製造成本、縮短製造周期,還讓産品製造精度更高。

  在青山工業數字化車間,一台台機器人有序地進行産品組裝,每30秒即可下線一台汽車變速器。“運用5G、大數據等技術進行數字化改造後,企業生産效率提高30%以上,經營成本降低10%以上。”青山工業黨委副書記葉萬華説。

  今年來,我市聚焦龍頭企業,重點在汽車、裝備製造、醫藥、材料等傳統及新興産業實施智能化改造,逐步推進“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數字化轉型。

  因地制宜、整體推進,逐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變革從龍頭企業向産業鏈中小企業延伸,從製造環節向供應鏈各環節延伸,以提升“重慶製造”核心競爭力。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實施608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示範項目生産效率平均提升近60%。”市經信委副主任楊正華説,我市將實施智能製造診斷評估、龍頭骨幹企業引領示範等8大專項行動,計劃到2027年全市規上製造業企業基本進入數字化普及階段,帶動4000家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累計推動15萬家企業“上雲用數賦智”。

  支柱産業數字化轉型亮點多

  “觀摩行動”中的標杆企業涉及我市汽車、電子等7個工業經濟支柱産業,從中可以看到,近年來我市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現,亮點頗多。

  比如,裝備製造領域的標杆企業——重慶紅江機械公司,通過自主開發多個關鍵信息系統和軟體,建成基於工業App且自主可控的柴油機研發生態,形成邊緣計算、機器視覺等多個智能自動化單元柔性生産線,企業生産加工效率提升63.54%,産品研製周期縮短30%以上。

  材料領域的標杆企業——重慶華峰化工公司,通過對生産全流程進行智能化改造,完成基礎信息化、應用數字化、流程可視化和決策智能化等數字化轉型,建成1個市級創新示範智能工廠、3個數字化車間、1個智能工廠,目前工廠關鍵設備聯網率達到100%,5G融合網絡聯網率達到80%以上。

  “我們將借鑒標杆企業的好做法、好經驗。”重慶渝江壓鑄負責人&&,通過在汽車行業標杆企業藍黛動力的觀摩學習,充分感受到企業在生産質量可視化應用、工藝數據擴展採集應用等智能應用場景上的突破,回去後,企業內部將立即組織開展觀摩學習交流會,及時分享學習成果。

  “觀摩行動”不僅讓企業參訪人員獲得感滿滿,隨訪政府部門人員亦&&收穫很大。

  萬州區經信委負責人説,通過觀摩學習,看到了自身在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也從標杆企業中吸取了實踐數字化轉型的寶貴經驗。

  數字化轉型還需從5方面發力

  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對於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持續推動重慶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政府部門和企業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數字化轉型不是企業“想不想轉”,而是“遲早都要轉、遲轉不如早轉”。

  “當前我國製造業發展面臨的痛點主要是利潤少、成本高、人才缺。”譚建榮説,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必須在“智能製造+創新設計”“智能製造+工藝提升”“智能製造+強化質量”“智能製造+延伸服務”“智能製造+拓展市場”5個方面下足功夫,讓數字技術充分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觀摩行動”中,多家標杆企業負責人也&&,製造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不僅要解決技術痛點,更要實現“數字技術+管理技術”與業務創新的雙輪驅動。特別是要全面推進數智融合、數實融合,企業必須重視數字&&建設,提升預測運營和智能決策能力。

  “利用數字技術‘暢血脈’‘強筋骨’,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楊正華介紹,近年來,我市先後&&《重慶市發展智能製造實施方案》《重慶市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明確以大數據智能化提速新重慶建設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

  接下來,我市將以數字化變革為引領,圍繞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建設“産業大腦+未來工廠”數字化轉型體系,提速建設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