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AR技術“復活”60余件珍貴化石標本

  上游永川龍“復活”場景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多棘沱江龍“復活”的場景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兇猛的上游永川龍、大石壩出土的江北重慶龍、“中國第一龍”許氏祿豐龍……重慶自然博物館內那些著名的恐龍明星,將“活靈活現”地出現在觀眾眼前。

  10月9日,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高碧春告訴記者,借助增強現實(AR)技術,重慶自然博物館將在西南地區率先讓珍貴化石標本“起死回生”。首批60余件“復活”的化石標本,將在春節前與游客見面。

  通過AR導覽,除了恐龍廳裏的大小恐龍骨架化石,貝林廳裏的非洲大草原動物標本,也將在博物館裏上演非洲草原動物大遷徙的震撼畫面。

  重慶著名恐龍明星全在“復活”名單之列

  “自然博物館的觀眾群體以青少年為主,文字講解對孩子們來説稍顯枯燥,所以我們決定,借助AR技術,為化石標本加上‘血肉’,由它們‘親自’來講述自己的故事。”高碧春説。

  在高碧春的手中,有一份中秋國慶期間博物館游覽人數的統計表,表格顯示,博物館內的恐龍廳和貝林廳是人氣最高的兩大展廳。

  這份翔實的統計數據,為“復活”工作提供了權威支持。首批60個“起死回生”的化石標本,將大部分從這兩個展廳中選出。“我們已經選定了至少20位‘恐龍明星’。”

  借助高科技手段,這些化石將講述怎樣的故事?高碧春説,每一位“恐龍明星”的故事都不同。比如,合川馬門溪龍這個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完整的巨型蜥腳類恐龍化石,就將承擔全景式講解化石發掘的故事。“我們計劃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將近40噸的化石發掘過程再現在觀眾眼前,同時,這具體長24米的龐然大物,也將穿越時空而來,出現在觀眾面前。”

  上游永川龍,這個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的幾近完整的肉食性恐龍化石,將講述肉食恐龍食物鏈的故事。而和它同一地區出土的巨型永川龍,則將講述永川龍在侏羅紀的“霸主生活”。

  針對不同年齡觀眾推出3個版本內容

  除了中秋國慶游覽人數統計表,博物館還在假日期間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這份問卷徵集了游客們想要的觀展方式。

  “我們發現,對幼兒及小學年齡段的觀眾來説,他們更喜歡看到以動畫片為主的講解。而中學到大學的觀眾,則更喜歡聽專家的詳細講解和看電腦合成恐龍的科普內容。”高碧春説。

  基於此,重慶自然博物館針對不同受眾群體,推出了3個版本的內容。其中,青少版將通過可愛的動畫形象,有趣的動畫場景生動還原標本們的故事。亞洲象、雙角犀鳥、草原犬鼠等一眾貝林廳裏的“明星”都在此列。

  而普及版則將以3D形象,全方位展現化石標本背後的故事。上游永川龍、重慶江北龍、許氏祿豐龍等一眾恐龍廳裏的大明星,被劃歸到了普及版之中。

  在專家版中,高碧春將現身虛擬現實之中,親自為游客們進行講解,這個版本更多針對成年游客,通過專業講解,讓游客們更加清晰地了解精彩紛呈的動物世界。

  “復活”一個化石標本至少需要7小時

  化石標本的“復活”工作就是畫畫漫畫、做幾個3D虛擬形象?

  承擔此次AR導覽設計製作的蘇州和雲觀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華説,僅僅是“復活”一個化石標本,就需要至少7個小時,這還不包括講解詞的反復核對修改。

  “為博物館製作AR導覽是一件非常嚴謹的事情。”楊曉華説,基於此,每一份講解詞都是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們反復核對過的。同時,AR導覽中的每一個動畫場景、3D虛擬形象,也經過了專家們的反復校對。

  楊曉華説,AR導覽製作完成後,將借助AR眼鏡呈現。屆時,游客們在租用AR眼鏡時,將得到一份導覽手冊,上面清楚地標示出了支持AR導覽的化石標本的方位。

  使用導覽也非常方便,觀眾們只用站在化石標本前,眼鏡裏就會自動開始播放導覽內容。如果遇到節假日博物館內觀展人數過多的情況,觀眾們還可以通過説出化石標本標號,喚醒AR導覽。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