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好戲連& 文化大餐扮靚國慶假期生活
2023年10月06日 12:2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10月6日電(尹小安 陶玉蓮)在兩江四岸聽一場國風民樂會,到湖廣會館領略一場跨越時空的復古夜演,在磁器口古鎮穿越到“重慶·1949”,去國際馬戲城看一場魔幻的雜技秀……今年中秋國慶假期,重慶實力“寵粉”再升級,推出營業性演出142場次!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演出,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讓外地游客和重慶市民有展覽可看、有音樂會可聽、有舞&劇可賞,在為市民及游客呈現高質量文化盛宴的同時,也為重慶的文藝演出帶來新的增長點。 

  演出“花式上新” “重慶式浪漫”拉滿

圖為重慶大劇院“江畔音樂會”現場。新華網發

  “詩意與浪漫隨‘夜曲’輝映,這場國風民樂真的太會了吧!”9月28日晚,重慶大劇院1號門戶外廣場,“江畔民樂中秋節專場音樂會”在璀璨的夜景中,拉開了與觀眾共享佳節的帷幕:隨着民樂團現場演奏《我的祖國》《夢逐山城》等曲目,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時不時引發現場觀眾的大合唱。其中壓軸曲目《花好月圓》則在民樂團的演奏下,呈現出花團錦簇、月圓人團圓的美好畫面,將整場音樂會推向高潮。

  重慶大劇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倩&&,“為豐富國慶長假市民的文化生活,重慶大劇院大、中、小、戶外、旅游五大劇場同開,安排了34場精彩紛呈的演出音樂、舞劇、舞&劇、話劇等多元門類演出,其中有‘80、90後’青春記憶的三套車樂隊專場·重慶站音樂會、張昊辰鋼琴獨奏音樂會、馬克西姆古典跨界鋼琴演奏會,以及開心麻花王牌爆笑舞&劇《烏龍山伯爵》《功夫火鍋》等。雙節期間,演出幾乎達到了場場爆滿。截至10月5日,走進劇院看演出的觀眾達到2萬餘人次。”

圖為湖廣會館“幻夜樂游音樂夜賞”。新華網發

  9月28日晚,同樣吸睛的還有湖廣會館與光榮之下青年劇團推出的大型沉浸式實景夜游——“幻夜樂游音樂夜賞”,演出以“串珠成鏈”會館裏精美絕倫古戲&,打破了以往在封閉劇院中只能坐著觀賞音樂會、戲劇等的固有模式,讓觀眾切身參與其中,邊游覽會館邊觀賞演出,帶來新鮮有趣且更為沉浸的體驗。整場演出60分鐘左右,由光榮之下青年劇團張蜀之導演、編劇:“讓觀眾在湖廣會館的古戲&之上和庭院回廊間行走,聽那些寫給重慶的歌。”

  重慶湖廣會館博物館館長楊路稱,“國慶長假以來,會館接待游客近10萬,其中夜游活動受到觀眾的熱情點讚。除此之外,湖廣會館在國慶期間還推出了《醉巴渝》非遺演出及傳統越劇《紅樓夢》,每天13小時精彩不重樣!”

  精彩節目點亮“山城” 好戲連&慶賀“雙節”

圖為重慶國際馬戲城《極限快樂2》表演。新華網發

  “觀看一台劇,游覽一座城。”為迎接雙節,重慶國際馬戲城早在9月就開始了籌備工作,觀眾們除了能夠在國際馬戲城欣賞精彩節目外,在國際馬戲城廣場上還能夠欣賞到《歡樂小丑》《霓虹百戲》《瘋狂侏羅紀》《歡樂蹺蹺板》《積木小丑》等各類主題燈飾交相輝映,劇場內外還有小丑等互動表演,跳出傳統觀演形式,解鎖“舞&+互動”的多重體驗。

  據國際馬戲城負責人介紹:“國慶期間,約有2萬餘觀眾‘打卡’國際馬戲城。本次國慶檔演出,除了專屬於重慶這座魔幻之城的駐場雜技秀《極限快樂2》連演8天,每日兩場演出精彩連&外,還重磅推出榮獲有雜技界‘奧斯卡’之稱的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銀小丑’獎的節目《飛輪炫技》。”

  “這次來重慶,最想去的是被譽為‘中國話劇的聖殿’的抗建堂,打卡重慶最值得N刷的現象級話劇《風雪夜歸人》。”作為話劇迷,上海游客吳越來重慶前就定好了《風雪夜歸人》的票。話劇《風雪夜歸人》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先生1942年創作於重慶歸元寺,1943年在抗建堂首演。今年4月25日,時隔80年,《風雪夜歸人》(2023年版) 重歸首演劇場,吸引了全國各地話劇愛好者前來打卡。恰逢“雙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抗建堂還推出了“雙節同慶放肆嗨,5折家庭套票看話劇”活動,讓觀眾們從這部劇裏重溫中國話劇的“黃金歲月”。

圖為大型紅色舞&劇《重慶 1949》演出現場。新華網發

  帶着孩子來重慶旅游的廖女士也選擇避開了人潮洶湧的景點,增加愛國教育的環節。令她驚喜的是,在觀看《重慶·1949》演出時還收穫了“彩蛋”:“演出結束時,伴隨着《歌唱祖國》的音樂緩緩響起,5名演員高舉一面五星紅旗走上舞&,與此同時,還有兩面大的五星紅旗出現在觀眾席的上空,與觀眾手裏的小紅旗遙相呼應。整個劇場瞬時幻化成五星紅旗的海洋,滿場紅旗漫卷,祖國江山如畫。”

  《重慶重慶》則是今年國慶長假,兩江國際影視城新推的大型戶外水幕實景演出,包含了《重慶大轟炸》《川軍出川》《解放重慶》等大型實景劇目,展示了重慶近百年來的歷史變革。整個演出將景區當成了一個完整的舞&,重新編排成一台具有連貫性和故事性的實景劇,依託街區的建築風貌和歷史故事,展現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市井煙火氣。

  在傳統和現代“穿越” 家國撞了個滿懷

  “川劇的演出不僅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之旅。它讓人們了解川劇這一豐富多彩的戲曲形式,也讓人感受到重慶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

  從9月29日開始,重慶川劇院在國慶8天精心準備了傳統和現代的經典唱段,眾多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如《玉支璣》《五子圖》《風箏誤》等大幕戲,“一戰成名”“丑角傳承”等國慶中秋專場,還有“智勇雙全”劉智勇專場,讓熱愛川劇的觀眾們大呼這個假期過足了“戲癮”!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重慶群星劇院上演的兒童劇京劇《花木蘭》收穫了不少“小戲迷”。用國粹藝術獨特的表現手法,結合創意舞&佈置,將金戈鐵馬搬上舞&,花木蘭英姿颯爽的形象躍然&上,通過鮮明的人物性格、有趣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們在體驗京劇藝術的同時深化國學思想教育。

圖為重慶市歌劇院“影視金曲視聽音樂會”現場。新華網發

  重慶市歌劇院則在國慶推出了以“今人亦見古時月”為主題的兩場音樂會,音樂會以中秋元素的詩詞歌曲為主要內容,重慶市歌劇院院長劉光宇稱,這是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融合與觀眾的雙向奔赴:“重慶市歌劇院、重慶交響樂團連續兩晚舉辦高水平音樂會,也是希望更好地陪伴市民過節。事實上,演員們為了音樂會很早就開始準備,從選取曲目開始到排練合成,一絲不茍,就是為了晚會的最佳呈現。”

  “我們帶孩子看過幾次芭蕾演出,大多是經典的傳統芭蕾舞劇。雖然也很精彩,但孩子難免中途會走神。今天的親子芭蕾舞劇,她全程都特別激動,異常興奮。特別是演出中還設置了劇情解説,演員們下場互動,環環緊扣,始終能抓住孩子的心。”中秋節這天,重慶芭蕾舞團在國泰藝術中心演出的芭蕾舞劇《動物狂歡曲》又收穫了一大波“小粉絲”。該演出顛覆傳統,將芭蕾藝術與趣味童話融合,自去年4月在重慶首演後,火速出圈,場場爆滿。

  “雙節”假期不出游的市民,選擇在重慶打卡一場又一場音樂會。10月2日、3日在重慶市山城曲藝場推出的《秋之韻》曲藝音樂會 ,以“秋”為題,共賞民樂合奏、獨奏、二重奏等獨具巴渝文化特色的非遺曲藝表演。10月2日晚在重慶市大劇院的“箏途——王中山古箏音樂會”也讓古箏愛好者紛紛前往:“幸福,今天看了場‘天花板’級的演出。”

圖為舞劇《杜甫》劇照。新華網發

  10月6日、7日,重慶歌舞團推出的經典代表作舞劇《杜甫》將在重慶大劇院連演兩場。以詩意化的舞&呈現,向觀眾描摹出了詩聖杜甫半生漂泊的人生軌跡,以杜甫的諸多詩作為載體,帶領觀眾重現一幅濃縮的唐朝歷史畫卷。

編輯: 陳雨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