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城踩花山
鞍子鎮木甌水苗寨
森林音樂會
9月26日,“養心彭水夢·同源苗鄉情”2023武陵山國際森林音樂季正式啟幕。
這是彭水連續第二年舉辦武陵山國際森林音樂季,有着市級旅游度假區、全國首批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等稱號的摩圍山再次為交響樂團和樂隊提供最好的舞&,美妙的音樂再次在摩圍山的綠水青山之間響起。
武陵山國際森林音樂季、持續舉辦12屆的中國烏江苗族踩花山節暨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等大型系列活動,正是彭水大力實施全域旅游和“旅游+”戰略,按照“品牌引領、活動助推、全域建設、跨縣聯動”具體路徑,推動彭水文旅、農旅、商旅、體旅、城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的真實寫照。
美名遠揚 提升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
秋日雨夜,“九黎城01號”遊船從彭水縣城緩緩啟航,遊船上滿載游客。
“仿佛置身於夢境。”行船於烏江之上,入眼皆是兩岸燈火輝煌,秋雨又為兩岸燈火之城披上一層薄紗,如夢似幻,這讓第一次來彭水的湖南游客徐銀霞驚嘆不已。
彭水地處武陵山脈和大婁山脈的交會地帶,境內峽谷奇險縱橫、溶洞千姿百態、山川秀美怡人,武陵山、大婁山、七躍山三山相拱,森林覆蓋率62%,是全市森林資源大縣;擁有烏江、鬱江、普子河、諸佛江、阿依河等生態水系,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是重慶唯一水利能源基地縣,被聯合國環境基金會評為“綠色中國·傑出綠色生態城市”。
如何把滿目的綠水青山變作自己的金山銀山,是曾頂着“國家級貧困縣”帽子的彭水人苦思多年的問題。
新的破題從2011年開始。
當年9月20日,重慶市第二屆渝東南民族生態旅游文化節暨首屆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開幕。
中國摩托艇聯賽首次走進西南地區並落戶彭水。賽事的成功舉辦,實現了“體育為媒、賽事搭&”,為“不墨烏江畫,無弦苗鄉音”的彭水,推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
由此開始,彭水連續多年舉辦綠色中國行——走進世界苗鄉·養心彭水、渝東南生態民族旅游文化節、武陵山國際森林音樂季等系列品牌活動,推動彭水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多年來,我們持續以系列活動為載體,強化對外宣介,堅持小活動大宣傳,大活動大宣傳,‘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知名度、美譽度持續提升。”彭水相關負責人&&,通過高質量舉辦系列節賽節會活動,向外廣泛推介彭水悠久的歷史、厚重的人文、秀美的山水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充分展示彭水自然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彭水這一綠色之城、魅力之城、宜居之城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城市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有效提升。
品牌賦能 建設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
秋日,陽光溫暖。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梅子埡鎮佛山苗寨的一處農家院落裏,游客們的歡聲笑語讓這裡顯得格外熱鬧。
“自從寨子發展鄉村旅游以來,我們家就開起了農家樂,來耍的人多,收入也不錯。”廚房裏,農家院主人張梅正為客人們準備着晚餐,爐火映紅了她的臉龐。
在系列品牌活動的帶動下,“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美名遠揚,縣域景區景點提質擴能,已形成1個5A、3個4A、4個3A和1個市級旅游度假區的文旅品牌格局,正加快創建摩圍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連續5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
近年來,彭水阿依河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烏江畫廊、摩圍山、蚩尤九黎城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鞍子羅家坨苗寨、善感周家寨、太原泉水漁都、阿依林海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摩圍山創建為市級旅游度假區;九黎城、摩圍山被評為重慶市中小學生實踐教育基地。
同時,鞍子鎮羅家坨村入選全市首批歷史文化名村名錄,鞍子鎮幹田村、萬足鎮廖家村、棣棠鄉黃泥村3個村落入選國家級傳統村落(全縣共7個國家級傳統村落)……
彭水還以“旅游+”融合發展為抓手,讓“風景”變成産業,將“美麗”轉化為生産力,推動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産品變商品,喚醒綠水青山,捧出金山銀山。全縣打造出25個鄉村旅游示範點,鄉村旅游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載體。
許多類似佛山村這樣的古苗寨,依託環境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村民們因地制宜開起了農家樂,農家土特産品成了旅游商品,吃上了“旅游飯”,古苗寨迎來了新的生機。
“通過系列品牌活動的連續舉辦,彭水加快了文旅産業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發展進程,文旅産業具有投資大、帶動效應強的特色,拉動了彭水經濟發展。”彭水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彭水GDP增速位列渝東南第二,全市第十。
以點帶面 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天,走進鞍子鎮幹田村木甌水苗寨,映入眼簾的是極具苗族特色的吊腳樓、寬闊的民俗廣場、乾淨整潔的石板路,掩映在青山綠樹間,格外美麗。
在彭水文旅産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木甌水苗寨投入800多萬元,對35棟傳統苗家建築屋頂進行全面改造,進一步完善基層設施。
寨內的人行步道、車行道、休閒小廣場、停車場、觀景&&、人行吊橋、集中飼養牲口棚、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得到了完善,電力、飲水、排水等管線全部下地,再也看不到空中如蜘蛛網一樣的管線。同時,對46戶傳統民居實施升級改造,其中保障型改造31戶、提升型改造13戶、精品型2戶,古苗寨舊貌換新顏。
“現在路面硬化了,修了水池,每家每戶都喝上了自來水,寨與寨之間都修了便民路,路邊還有花草和風景樹,現在屋內屋外都經過了整治,越來越好了,外來的游客也逐漸增多,幫我們增加了一筆收入。”村民任艷琼介紹,把住房改造成民宿,游客來了方便接待,還能把空房間利用起來,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精心設計的光影、挺立的書櫃、雅致的綠植,現代的廚衛設施……任艷琼將閒置的房屋改造為極具設計感的民宿,讓人回歸自然。
“因為工作原因,我經常出差,遇到木甌水是意料之外,看到的第一眼就很喜歡,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游客李德森説,“選擇木甌水苗寨作為休息的地方,這裡交通比較方便,又非常安靜,有利於自身工作狀態的保持。這個村整體的環境比較好,住起來比較舒適,對於我來説就像是一邊工作一邊旅游。”
民房變民宿,戶主變業主。看著置身於綠樹下的吊腳樓,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曾經冷清的小村莊也因此日漸熱鬧起來,任艷琼心裏很是欣喜。“從去年10月民宿開業,有餐飲有住宿,對民宿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不僅僅是木甌水苗寨。彭水以舉辦系列品牌活動為契機,有效帶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實現“生態、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向産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匯集轉變,系列節慶活動已經成為彭水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
以文塑旅 持續發力打造文旅融合典範
今年“五一”假期,彭水旅游景區游客接待量穩步提升,累計接待游客62.8萬人次,同比增長129.62%;接待總收入21758.19萬元,同比增長155.25%。
彭水各大景區結合實際,推出大量有特色、有內涵、重體驗的旅游新産品。
蚩尤九黎城推出蚩尤戰神現九黎、苗鄉美酒迎賓客、探索古老的苗族傳統婚禮儀式、沉浸式主題故事互動表演、游客互動竹竿舞體驗、民俗樂器演奏、邂逅嬌阿依、九黎部落族人遷徙、大型室內實景劇《苗祖·蚩尤》劇場演出、民俗薈萃專場演出、篝火舞蹈等極具民族特色的節目。阿依河漂流、摩圍山露營等也相繼推出各類活動,引得游客們紛紛前往觀光游覽。
彭水旅游欣欣向榮的背後,是持續多年不懈努力的積澱。
今年森林音樂季以“養心彭水夢·同源苗鄉情”為主題,以市級旅游度假區、全國首批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摩圍山的高山森林場景為舞&,延續“交響樂專場+樂隊專場”的演出模式,通過戶外音樂會的形式展演。
其中交響樂專場將在9月26日開幕式後舉行,共16個節目,時長2小時,邀請了俄羅斯的歐洲凱特斯歌舞團、廈門愛樂樂團和武陵山區的原生態歌手,共同攜手打造以世界經典名曲、歌劇、電影音樂、古典名曲、交響舞蹈、苗鄉特色歌曲融匯而成的國際歌舞盛會。
樂隊專場將在9月27日舉行,共25個節目,時長約3小時,由蝶長樂隊、吾獨樂隊、薩瑪樂團等數支流行音樂知名樂隊,將大眾化、傳唱度高的流行曲目,串聯成一台觀眾互動強、舞&效果好、現場氣氛濃的音樂會,為現場觀眾和游客們獻上一場沉浸式、體驗式的音樂、舞蹈藝術視聽盛宴。系列精彩節目期待大家來現場共同觀賞與見證。
音樂季活動期間,游客還能在彭水的8個A級景區和眾多鄉村旅游景點打卡游玩。
“高質量舉辦的節會賽事活動,向外推介了彭水悠久的歷史、厚重的人文、秀美的山水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了全世界和全國各地的游客集聚彭水、暢游彭水,奮力推動彭水文旅高質量發展。”彭水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彭水將進一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國際化的文旅交流&&和文旅品牌節會,加快將彭水建設成為民族地區産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區、重要的生態康養和休閒運動基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劉茂嬌 彭光燦 馬菱涔 圖片由彭水縣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