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十萬山東人游重慶”即將啟程 提前get行程亮點

  為創新魯渝文旅協作新模式,多層次、多角度展現魯渝文旅協作的豐碩成果,進一步升級魯渝文旅協作的品牌內涵和活動內容,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與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協作重慶幹部管理組、山東廣播電視台共同承辦的“十萬山東人游重慶”系列主題活動迎來第四個年頭,今年主題為“乘着高鐵游三峽”。

  隨着鄭渝高鐵正式開通,山東前往重慶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沿着鄭渝高鐵線路,人們游覽巫山、奉節、雲陽、萬州四個區縣的便捷程度將大大提高。“十萬山東人游重慶——乘着高鐵游三峽”活動將邀約山東全媒體采風推廣團隊+網絡紅人旅游達人團隊乘着鄭渝高鐵,去往巫山、奉節、雲陽、萬州四地感受深厚人文底蘊,欣賞如畫自然美景,沉浸式觀摩、與非遺技藝面對面,組織紅色黨建主題活動,追憶紅岩精神的內涵。

  在首站巫山縣,見識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的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體驗大型長江文化情境夜游《三峽之光》。以現代科技的光影手法為筆墨,借千年崖壁為畫卷,攜長江水為畫筆,為巫山量身定制的“山水美景伴左右,文化大賞通天地”情境夜游,是長江流域獨一無二的夜游新地標。

  第二站奉節縣是進出三峽的必游之地。被三峽風光吸引的古人今人,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裡有因杜甫“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楓林橘樹丹青合,復道重樓錦繡懸”的詩句而得名的三峽之巔,有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中的白帝城,以及由奉節縣和張藝謀團隊聯合打造的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項目歸來三峽秀,再現“行到三峽必有詩”的盛景,還可以近距離觀賞起源於數千年歷史的奉節夔州蜀繡工藝,感受中華傳統工藝與現代之美相結合的傳統文化。

  在有“渝東明珠”之稱的第三站雲陽縣,參觀彭咏梧烈士紀念館,傳承紅色精神。彭咏梧原名彭慶邦,是小説《紅岩》中彭松濤的原型,在雲陽縣出生、學習和工作。1948年1月率川東遊擊隊在雲陽、奉節、巫溪交界地突圍時, 為掩護同志壯烈捐軀,年僅33歲。紀念館展品有彭咏梧與江竹筠假扮夫妻時用過的傢具、書信,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革命烈士證等52件珍貴實物和58張照片,形象生動地再現了彭咏梧革命烈士光輝燦爛短暫的一生。

  最後一站萬州區,處於三峽庫區腹心,因“萬川畢匯”而得名,因“萬商雲集”而聞名,三峽移民歷史與今日之發展在此地交相輝映。在三峽移民紀念館,見證三峽百萬大移民歷史,感受三峽庫區歷史文化。在倣照古萬州打造的天生街文旅街區,跟着網紅來打卡,賞平湖萬州美景、逛歷史街巷匯文化商業、享晝夜繁華感本土生活,行走其間感知萬州的千年文脈傳承,探尋老萬州的魅力。在江來好食品公司這一集“研發、生産、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食品企業,體驗萬州烤魚的現代化蛻變。

  

編輯:劉文靜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