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巫山遭遇持續暴雨,幹群合力抗洪搶險
2023年09月25日 08:52 來源: 重慶日報

9月24日,巫山縣三溪鄉桂坪村,村民正在清理垮塌在主幹道上的巨石。經過一天的奮戰,三溪鄉通往騾坪鎮的主幹道終於被搶通。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9月24日傍晚,巫山縣三溪鄉三溪村鎖喉洞河和天池河交匯處,三溪村黨支部書記龍柏健和20余位村民已奮戰了一整天,早已饑腸轆轆。

  9月20日以來,巫山遭遇持續暴雨天氣。三溪鄉是巫山縣25個受災鄉鎮中災情最為嚴重的鄉鎮之一,多條道路發生塌方、泥石流,阻斷道路40余處。

  從23日清晨開始,龍柏健等各村村幹部和村民一起奮戰,全力清理滑坡點,盡快搶通受損道路和管網。

  三溪村 洪水泥石流中持續奮戰

  9月23日夜,鎖喉洞河畔陡坡山發生滑坡,近300立方米泥石流阻斷了三溪村通往團包村的村道。

  一大早,沿水管巡查的龍柏健就發現了滑坡點,“路被泥石流阻斷了,村裏的飲用水管被打爛完了。”

  很快,得知消息的村民帶着鋤頭、鐵鍬等工具陸續趕來搶險排危。“村幹部加上村民,有20多人。”在龍柏健的指揮調度下,大家齊心協力、分工合作搶險救災。而不停歇的降雨,加大了清理的難度。

  “一大早就趕過來,鞋子也沒換。”村民張國榮腳穿一雙新買的運動鞋,滿身泥濘,“顧不上鞋子了。”

  村民范興翠渾身已濕透,嘴唇凍得有些發白,卻依然沒有停下手裏的活,“要早點搶通,把水管接上,要不水都喝不上。”

  到24日傍晚6點過,勞累一天的村民饑腸轆轆,龍柏健找人帶來了幾袋月餅,村民們簡單充饑後繼續搶險。

  桂坪村 用“笨”辦法鑿爛巨石

  24日晚上7點左右,三溪鄉通往騾坪鎮的主幹道終於被搶通。

  此時,三溪鄉桂坪村村民徐忠福、冉樹軍等人才發現,手臂已酸痛發麻。

  當天上午9點左右,村民唐永喜忽然聽到“轟”的一聲巨響,“感覺房屋都晃了幾晃,不曉得哪點垮了。”

  原來,連日雨水沖刷下,距唐永喜家約100米處,路旁的兩塊巨石垮塌,砸在了路中間,將三溪鄉通往騾坪鎮的主幹道完全阻斷。

  “每塊都有10噸左右,巨石垮塌還帶下了一些泥石流。”聞訊趕來的桂坪村黨支部書記徐忠憲看著兩塊巨石愁眉不展,既沒有大型起吊設備,也缺少切割工具,如何才能盡快清理兩塊巨石呢?

  此外,距巨石垮塌處不遠,還有一處桂坪村地質災害監測點,“一直下雨,如果監測點那裏再發生滑坡,那問題就更嚴重。”

  就在徐忠憲到處打電話&&、想辦法時,徐忠富、冉樹軍、冉樹奎、冉紹潤、冉紹春、唐永喜幾位村民帶着撬杠等工具趕到現場。

  沒有電動工具,石匠出身的徐忠富想出來一個“笨”辦法,“我用釬子先打出十幾厘米深的洞,再嵌進鋼楔,一錘一錘砸開。”

  一個人扶着鋼楔,一個人掄錘,砸得虎口發麻就換一個。常年勞作,每個人的手上都是厚厚的老繭,可一輪下來,還是有人的手掌起了血泡。

  四個多小時後,第一塊巨石終於從中間被破成兩半。此時,有村民送來了電鑽,清理速度迅速提升。

  晚上7點左右,所有人都又累又餓、手臂酸痛,可看著暢通的道路,每個人疲憊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雙龍村 不睡也要連夜搶通道路

  9月24日晚,雨夜,伸手不見五指。

  三溪鄉雙龍村文家灣山坳裏,卻有點點燈光。走近細看,燈光源自一群村民安全帽上的頭燈。每位村民身上、臉上都是泥。

  從9月23日清晨開始,這些村民就在村黨支部書記陳文舉和村委會副主任杜春燕帶領下,清理廟埡村至雙龍村沿途的5個滑坡點。

  “今天晚上必須把文家灣和老鷹坡這兩個點的滑坡清理完成。”9月24日,陳文舉不斷接到村民的電話,都在詢問25日孩子們能否正常出行上學。不僅如此,這條路還是沿途的雙龍村、廟埡村及白鶴村3000多名群眾乘車出行的唯一通道。只有連夜搶通,才能保障群眾的正常出行。

  “下了雨後,泥土松軟泥濘,一挖就粘在鋤頭上,甩都甩不脫。”兩天清理下來,杜春燕的雙手雙腳都已磨出血泡。

  不僅如此,挖掘機輪胎沾滿泥土後,在泥濘的路面四輪打滑,無法繼續作業。

  “現在大家先用鋤頭把路面清理乾淨,讓挖掘機正常工作,這樣能夠加快進度。”陳文舉疲憊的雙眼佈滿血絲,卻絲毫沒有停下休息一會的意思。

  陳文舉身旁,張長桃、陳方林、陳文保、穆金龍、陳方奎等20多位村民也各自忙碌着。

  時間臨近夜裏10點,挖掘機恢復作業,文家灣滑坡點的清理工作已完成三分之一。

  “大家抓緊,累了就休息一會。今天晚上就是不睡覺也要搶通道路,保證明天娃娃上學。”雨夜,陳文舉和村民們的頭燈,穿透雨霧,在黑暗中閃爍。

  本報首席記者 陳維燈 記者 劉翰書

編輯: 劉文靜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