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天理良心”調解室將古鎮文化融入基層治理

  前段時間,來自東北的游客劉先生在黔江區濯水古鎮某餐館吃飯時,逗玩餐館老闆的寵物貓被咬傷了右手。雙方發生爭執,互不相讓。

  黔江區法院濯水法庭了解情況後,聯合當地平安辦、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在“天理良心”調解室對該糾紛進行調解。一個多小時後,雙方現場達成賠償協議。

  這樣的矛盾糾紛調處,在濯水法庭“天理良心”調解室時常上演。據了解,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黔江區法院依託濯水古鎮特有的“天理良心”誠信文化,打造特色調解品牌——“天理良心”調解室,成為當地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的重要載體。

  古鎮文化融入訴源治理

  成功調解300余件矛盾糾紛

  9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濯水法庭“天理良心”調解室看到,該調解室位於濯水古鎮景區內。室內,一張長條大木桌配上6把實木靠椅,正中墻上寫着“做事須循天理 為人且為良心”12個字。

  “我們將這12個字的古鎮文化,融入訴源治理中。”黔江區法院濯水法庭庭長田鵬飛告訴記者,濯水古鎮是古商運碼頭,商賈文化歷史悠久。古鎮上,矗立着一塊清代石碑,碑上鐫刻四個大字“天理良心”,告示世人做事要循天理、為人講良心,天理良心文化傳承至今。

  “我們既然來這兒,就要講天理、講良心。”

  前不久,兩名中年男子來到“天理良心”調解室。其中一人右腳受傷,拄着拐杖。

  原來,拄拐的男子名叫粟某華,今年6月,他在為黔江區馮家街道柏臘村一戶村民修化糞池時,右腳受傷。

  “我這次住院,花了1.1萬元。”粟某華指着自己包着繃帶的右腳説,養傷要幾個月時間,不能外出務工賺錢,所以要求包工頭徐某華賠償醫療費、生活費、誤工費、精神撫慰金、後續醫療費等共計5萬元。

  “我沒有不願意負責,也不是不賠!”徐某華聽後一拍桌子,提高聲音説,“大家憑良心講,他要求這個金額過分不?”

  見兩人爭執不下,矛盾逐漸激化,田鵬飛立即找來當地派出所民警、司法所調解員,進行現場調解。

  最終,通過證據審查,過錯責任劃分,合理計算出徐某華一次性賠償粟某華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等各項費用2.8萬元。

  “一開始來法院,我還抱着打‘持久戰’的心態,沒想到一個多小時就解決了。”粟某華在司法確認申請書上簽字後感嘆説。

  “合情合理,我們都認可。”走出“天理良心”調解室,兩人握手言和。

  據統計,自2021年11月“天理良心”調解室成立以來,共調解各類糾紛500余件,調解成功300余件。

  整合資源調解糾紛

  45名鄉賢當上便民訴訟聯絡員

  49歲的鐘世勇是黔江區濯水鎮蒲花社區的養蠶大戶。這些年,他帶領當地村民養蠶致富,“老鐘”的名氣在當地“響噹噹”。蒲花社區村民遇到糾紛,都習慣第一時間找老鐘去斷是非。

  “老鐘,快來,李叔和老汪又鬧起來了。”今年春節,鐘世勇接到村民的電話,趕緊來到蒲花社區4組。

  原來,李大爺的房子挨着汪大爺的復墾地。原本,房子邊上有70公分寬的邊溝。汪大爺把土地復墾時,將邊溝也填滿土,種上了菜。

  看過現場後,鐘世勇找來卷尺,以房屋前的街沿為參照物進行測量,發現確如李大爺所言,房屋邊溝被佔。

  “這個就是我的地,你們隨便量量,就確認是老李家的?”汪大爺始終不認可現場的測量,第一次調解不歡而散。

  春節後,鐘世勇第一時間來到“天理良心”調解室,與田鵬飛一同對此事展開調查。最後,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調出了老李家原有的初測土地圖片和房屋竣工圖紙,並進行現場比對。

  “老汪呀,圖紙一清二楚,現在證據確鑿了。”這次,鐘世勇沒有同時找到兩人,而是單獨來到了汪大爺家中。“我私下過來,就是為了你們鄰里關係着想。”鐘世勇也不着急,把圖紙拿到桌上鋪開,一邊講解房屋位置比對情況,一邊向汪大爺講法律明道理。

  “老鐘,你説的話我們信服,這邊溝我給他退回去。”約半小時後,汪大爺在調解書上簽了字,並承諾盡快恢復邊溝。

  據了解,為整合調解糾紛資源,濯水法庭“天理良心”調解室在轄區選聘了45名鄉賢為便民訴訟聯絡員,老鐘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通過當地推薦、法庭備案的方式,讓鄉賢擔任便民訴訟聯絡員,作為司法的觸角延伸至每一個鄉村、社區和網格。”田鵬飛説,45名聯絡員中,有的是老書記、老幹部,有的是退休教師,還有的是當地産業帶頭人。他們熟悉社情民意、風俗地理,為人正派、處事公道、熱心公事,在當地具有較高的威信。在日常工作中,他們不僅是法律法規的“宣傳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還是法庭工作的“參謀員”。

  開闢綠色通道

  旅游糾紛平均處理時長不到24小時

  採訪中,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黔江區內旅游文化資源豐富,旅游矛盾糾紛佔比較高,這也是將“天理良心”調解室前置到濯水古鎮景區的原因之一。

  “我和小孩在水車坪景區騎馬,小孩從馬上摔下來了。”去年“五一”節,張女士來到濯水法庭申請立案。見情況緊急,立案窗口工作人員僅用20分鐘,當場完成立案,並馬上通知景區管理人和旅游公司負責人陸某到“天理良心”調解室進行調解。

  “不到一小時,雙方就達成一致意見,旅游公司負責人陸某現場兌現了賠償。”田鵬飛説,針對旅游糾紛旅途時間短、人員流動大、矛盾糾紛小等特點,濯水法庭開闢“綠色通道”,做到旅游糾紛快立、快調、快結,旅游糾紛平均處理時長不到24小時。

  “同時,為創新服務黔江旅游發展,我們還集中管轄黔江全區的涉旅游糾紛案件。”田鵬飛介紹,為此,“天理良心”調解室還在“一庭兩所”矛盾糾紛聯調機制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平安辦、村(居)委員會、游客服務中心等力量,組建涉旅游糾紛聯調處置中心,形成全覆蓋、全天候的多元化糾紛調處機制。

  據統計,“天理良心”調解室自成立以來,已訴前調處涉旅游糾紛及涉景區建工類糾紛案件50余件。

  田鵬飛&&,下一步,將對“天理良心”調解室進行提檔升級,進一步挖掘古鎮文化內涵,堅持文化引領,將“天理良心”誠信文化融入訴源治理,持續營造“講法、講理、講誠信”的氛圍,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更上一個新&階。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