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紅獅鎮中心衞生院:我與醫院的“蛻變之旅”

  從2009到2022,從一名護理新人到全縣十佳護士、全市基層優秀衞生人才、全市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我將人生年華最美好的13年揮灑在紅獅這座小鎮,與一座基層醫院同經歷、共成長,也見證基層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與變遷。

 回想:初來紅獅

  2009年的紅獅鎮中心衞生院,剛由3個鄉村醫院整合成立,如同一盤散沙。環境破敗簡陋,設施老舊不堪,裏裏外外幾乎沒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先進診療設備。連我在內,全院共3名護理人員,作為熟手,剛入院不久,院領導便將提升護理工作質量的任務交到我手上,希望我能在此崗位上找到事業支點,助力醫院快速發展,滿足老百姓就醫需求,為群眾服好務。

  起初,我的內心是猶豫的,直到一位患者家屬的出現。

  那是一個寒冬的早上,我剛值完夜班準備離崗休息。一位老婆婆顫顫巍巍地走進護士站,她拉起我的手,一邊説話一邊往我手裏塞進兩個熱騰騰的包子。我記得她滿眼是淚,“醫生,感謝你,感謝你!昨天晚上,我家老頭子昏迷不醒,害得你整夜都沒睡,不是輸水就是打針,不是翻身就是擦身子、端屎接尿。”那一刻,我感受到她的手背冰涼,包子卻暖得燙人。來自患者家屬的樸實話語,頓時像一股暖流瀰漫了我的全身,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普通工作,於他們竟是如此溫暖而珍貴。那一刻,我意識到,這裡需要我,這裡的人需要我。也是在那一刻,我在心裏暗下決心:一定在基層安下心、紮下根,開出花、結碩果。

 思考:蛻變之旅

  説幹就幹,有學校學習的知識作支撐,加上在大醫院工作的實踐,結合鄉鎮衞生院護理人員少、工作“鬍子眉毛一把抓”的實際,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改變。為了管理規範化,學習常態化,我提出:每天行床旁交接班,每週行專科讀書筆記,每月行業務學習,加強專科理論知識提升。在學習形式上,我建議醫院的每個護士都輪流講課,聽課護士給予點評。為滿足臨床護理專業教學需要,提議建立護理技能操作培訓中心,每季度行護理“三基”技能操作考核,並邀請院領導及臨床各科室主任評分,全院職工觀看,強化臨床護士對操作技能的熟練。短短三個月,在同仁們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醫院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護士學習、查房、交接班、獎懲等護理管理制度,全院護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工作狀態發生根本性轉變。

  除了完善制度,護理技能也是一道重要生命線。這些年,我把“走出去、請進來,抓好抓實抓細培訓”作為提高服務能力的法寶,每年都持續不斷組織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各科護理技術及專科護士培訓。這些年,醫院全體護士輪流前往重慶、萬州、雲陽等地進行理論學習、臨床操作、參觀交流。得益於此,醫院這些年培養出一大批理論知識過硬,操作能力出眾的一線醫護人員,是全縣為數不多能夠開展微創手術的鄉鎮中心衞生院。

 改變:遠不止於此

  2018年開始,醫院大力推進美麗醫院建設。曾經臟亂差的醫院環境大變樣:定期開展植樹造綠,外墻升級改造,整個院區面貌一新,生機盎然;簡陋的食堂如今已是明廚亮灶,還能為不便就餐的醫患提供貼心送餐服務;廁所也升了級,乾淨又明亮;院裏還建起文化長廊,職工之家,大家工作之餘有了休閒學習的好去處。於患者,我們的服務,也更暖了:針對很多老年患者,我們設立門診、住院患者“一站式”服務中心,整合各種便民服務措施,簡化患者就醫和辦事流程,任何不懂的,找這準沒錯。在二樓兒科病區,我們單獨建設母乳喂養室和兒童樂園,溫暖服務特殊需求人群。無論夏日酷暑,還是嚴寒冬日,我們總是堅持24小時門急診、出診服務,用行動踐行“ 一級醫院收費,二級醫院服務”的社會承諾。

  “人性化、醫術好、響應快。”如今的紅獅鎮中心衞生院,是大家身邊的美麗醫院,也是百姓心中的貼心醫院。醫院先後榮獲“全國群眾滿意鄉鎮衞生院”“中醫藥特色鄉鎮衞生院”“愛嬰醫院”等系列榮譽。(賴娟)

編輯:張聰聰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