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江畔“公益大集”助力社區治理

  9月4日上午,綦江區文龍街道菜壩社區。

  碧綠的綦江江畔,濃密的樹蔭下,一個特殊的“集市”——文龍街道菜壩社區“善滿山城∙和美社區”公益慈善大集開街,為市民提供相關服務,吸引不少市民駐足。

  “我們準備依託‘公益大集’,引導公益慈善資源下沉,建立‘七坊’,從7個方面助力社區基層治理。”綦江區有關負責人&&,希望通過匯集各方力量“儲存”善行、“升值”善舉,讓更多居民和社會力量融入基層治理,讓市民生活更美好。

  5000餘人次來“趕集”

  “公益大集”沿綦江江畔的虹橋路,擺了一長溜“攤位”。這裡沒有普通大集的吆喝,卻充滿着關切的囑咐。

  在義診“攤位”前,董朝林爺爺收到了貼心的醫囑:“像這種大太陽的天兒,您不習慣戴墨鏡,可以戴頂帽子,也可以保護眼睛。”

  義剪“攤位”前排起長隊,三個參加義剪的理髮師手中理髮剪不停,嘴裏還不斷招呼大家:“我們剪得快,大家莫着急!”

  人氣最旺的是平安綦江“攤位”,不少上了年紀的婆婆爺爺圍着民警詢問“反詐拒賭”小知識。

  “現在騙子花樣翻新,但總歸一條:千萬不能貪小便宜!”72歲的周瑞書圍在民警身旁聽了半天,總結道。

  據統計,當天上午有5000餘人次來“趕集”。

  “9月5日是第八個‘中華慈善日’,本週也是第二個‘重慶慈善周’。我們通過‘公益大集’整合慈善資源,讓更多市民感受到關愛。”綦江區慈善會秘書長李益莉介紹。

  1%收入將匯入綦江社區慈善基金

  在“公益大集”上,市民楊光榮買下一箱産自永新的紅提。

  “我們在種植紅提過程中,優先招收來自困難家庭的村民打工。”負責營銷紅提的小劉告訴楊爺爺,這箱紅提收益的1%將捐給綦江區社區慈善基金,幫助社區發展。

  去年綦江區設立社區慈善基金,並將於今年在79個社區實現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動員社會慈善力量參與基層社區治理。

  菜壩社區商戶代明利是綦江區首批愛心商戶。看著挂在店門口的紅色“愛心商戶”銘牌,代明利説:“我們店開在社區,家也住在社區。社區發展好了,我們可以享受‘雙重’福利。”

  根據協商,本次“公益大集”的每筆交易都會提取1%捐贈到社區慈善基金中,用於後續開展助醫助學、助殘、敬老扶幼等社會救助活動。

  “七坊”志願者助力永不落幕的“公益大集”

  文龍街道菜壩社區二組居民黃達明穿着志願服務的紅馬甲,在“公益大集”現場維持秩序。作為社區“七坊”之一“助老坊”的骨幹,在平時,他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義務代購果蔬、生活用品,&&志願者上門為老人們義務理髮。

  “我們以公益慈善集市為依託,引導公益慈善資源下沉,在社區打造‘七坊’,為基層社會治理有效推進注入活力。”文龍街道辦事處主任代顯鋒介紹。

  目前,文龍街道已整合轄區資源組建了以村、居委會書記等為代表的“引領坊”,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賢、退休幹部為代表的“聚賢坊”,以社工、村和居委會志願者為代表的“助老坊”,以青年志願者、基層幹部為代表的“攜幼坊”,以樓棟長、黨員、居民志願者為代表的“平安坊”等,形成7支各具特色、各有特長的志願者隊伍、慈善力量。

  目前,文龍街道各村、居委會都陸續組建起“七坊”開展系列慈善活動。在居民較集中的村、居委會,每月開展一次公益大集活動,同時開展不定期活動,讓居民享受更周到的服務、更美好的生活。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