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大渡口:聚焦智能製造主攻方向 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重慶精耕展館

  秋田齒輪智能化生産車間

  9月4日,2023年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將在重慶開幕。

  大渡口區企業重慶精耕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精耕”)、重慶鈺淳同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鈺淳同輝”)將攜各自“王牌”産品亮相。

  今年也是重慶精耕連續3年參展智博會。這得益於大渡口深入貫徹落實數字化轉型戰略,把智能製造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打造智能現代産業體系,構建智能製造創新&&,加速智慧工廠和智能車間建設,推動現代製造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引領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變,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

  培育經濟新動能

  在本屆智博會上,大渡口還將簽約東華軟體與聯通數字智慧城市建設項目(B2B)、潛能集團全國總部綜合項目等重要項目,軟體産業、現代服務業、生物醫藥産業等産業發展將再邁上新&階。

  戰略性新興産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今年以來,大渡口區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大數據智能化、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創新突破不斷加快,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日前,重慶國際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複合”)F02C高性能玻纖智能製造生産線點火投産。

  “此次經過改造升級再次點火投産的F02C生産線,重構了高熔化率池窯結構,優化了電阻容系統,引入了自動化物流裝置,實現了從拉絲烘乾到製品車間的全流程工裝技術升級。”國際複合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對進一步優化公司産能結構,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有着重要作用。

  除了國際複合生産線的改造升級,大渡口新興産業近年迎來一系列突破——充分發揮重點産業、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市級綠色工廠1家;“西部視谷”呼之欲出,以海康威視為龍頭的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産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海康威視-重慶海康威視智能視頻終端智能工廠、國際複合-新材料産業“5G+工業互聯網”先導應用示範項目入選重慶市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示範項目;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虬龍科技通過研發創新解決了電動兩輪越野摩托車電驅系統強電磁環境下的信號干擾問題,運用先進的軟包電池為基本電量單元,通過BMS系統進行集合優化管理,實現容量的最大化……

  為更好地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壯大,大渡口創新&&建設,先後建成國家、市級眾創空間及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孵化&&14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各2個(國復、三峰),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有效推動了創新資源在大渡口聚集、高效流通。

  鈺淳同輝是一家主要從事汽車LED車燈模組及汽車電控産品的研發、製造、銷售業務的科技型公司。在眾創空間的支持和幫扶下,該公司始終堅持人工智能化的研發原則,取得1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2項軟體著作權等研發成果。逐漸從小微企業,發展壯大成擁有自己獨立加工工廠的企業,實力不容小覷。今年6月,鈺淳同輝還成功入選2023年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

  “智能+製造”

  釋放發展新動力

  智能車間建設是智能製造的重要一環,涵蓋了生産領域中車間、生産線、單元等不同層次上設備、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

  5月,2023年重慶市數字化車間擬認定結果公示,重慶秋田齒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秋田齒輪)的汽摩齒輪精密加工數字化車間正列其中。

  據悉,該汽摩齒輪精密加工數字化車間於今年2月份建設完成,在原有車間基礎上,分別從硬體設備、軟體系統開展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建設。

  “目前,該車間的自動化和智能水平大幅提高,車間設備數控化率達到100%,生産效率提升36%,運營成本降低16%。”秋田齒輪相關負責人説,隨着秋田齒輪智能製造信息化的持續推進,産業化規模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逐年遞增,目前企業的産值在10億元以上。

  在大渡口,像秋田齒輪這樣通過智能改造,步入發展快車道的企業還有很多。

  數據顯示,大渡口大力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通過實施“設備換芯”“生産換線”“機器換人”專項行動,累計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81個,建成3家市級智能工廠、13個市級數字化車間,8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建橋園區獲評中國綠色低碳示範園區。

  “兩業融合”

  賦能産業高質量發展

  9月,大渡口將舉行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屆時,重慶華韶智算中心項目一期將正式動工開建。

  據大渡口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華韶智算中心定位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綠色智算中心,基於認知大模型研發部署大模型操作系統,實現面向工業、金融、科技、教育、電商等場景應用的大模型PaaS服務,打造“AI發電廠”建設,服務於科技和産業發展,將為我市深入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體系做出積極貢獻。

  大渡口今年引進的另一軟體産業龍頭項目重慶市現代産業鏈服務中心也將對該區製造業“産業數字化”發展能級、産業鏈整體融資能力提升有重大意義。不僅有助於促進大渡口區各主導産業鏈數字化轉型發展,也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産業協同、産融聯動起到重要的聚合和示範作用。

  今年以來,大渡口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通過推動製造業企業轉變生産模式,加強傳統産業數字化改造,推動製造業産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的同時,培育發展頭部企業、産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等融合主體,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

  以重慶精耕為例,“自成立以來,我們堅守‘服務百萬企、交易上萬億’的使命目標,首創了園區‘駐點無憂’數智連鎖店品牌建設和服務,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共享運維閉環,解決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不動、建不起、用不好、不見效的難題。”重慶精耕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重慶精耕累計服務重慶工業百強60家、全國單體製造客戶超過32000家,先後獲評重慶市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重慶市五大工業互聯網培育&&等榮譽,是西南領先的工業數智集成服務&&。

  下一步,大渡口將積極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以最大力度、最實舉措推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圍繞工業互聯網、信創等重點領域,拓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打造“一鏈一網一&&”産業新生態,積極推動轄區軟體企業為傳統製造業企業提供智能化改造升級解決方案,賦能企業轉型發展。(吳志傑 王彩艷 陳佳佳 圖片由大渡口區經信委提供)

編輯: 劉磊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