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川美近年為交通出行、高端裝備等産業貢獻設計智慧

新華網:推動重慶設計産業發展,以四川美術學院為代表的專業高等院校可謂發揮着“頂梁柱”的作用。吳主任,工業設計作為一種跨學科、跨領域的設計,川美是如何抓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進而實現産學研用貫通的?近年在與産業端對接上有哪些標誌性成果可以分享?

吳菡晗:謝謝主持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我們知道工業設計處於生産鏈的前端,對製造業的升級轉型具有引領性作用。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從上世紀80年代開端,到現在成為熱門專業,經歷了近50年的時間。這期間經歷了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推動。我也有幸成為見證者與參與者。

如今的工業設計,已經在各個領域中發揮着越來越多的作用。今天我們講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的根本是綠色、是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建構。因此,過去只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工業設計,已經失去了核心競爭力。綠色設計應該在工業設計4.0時代得到了足夠的重視。

我一直認為綠色設計就像一粒種子,深埋在泥土中,一旦遇到合適的條件,就可以破土而出,生根發芽。川美從2002年就開始了綠色設計的教學與實踐,歷經二十餘年的迭代,從最初的一門課程,如今已經建設成為本碩博一體化的綠色設計教學體系。川美是國內唯一設有綠色設計研究方向博士點的院校。

高校肩負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責任。在人才培養方面,川美設計立志於將“人民設計師”的理念貫徹始終。倡導設計為人民美好生活服務,為人民高質量生活賦能,也與相關企業建立起了共育機制,精準對接企業的人才需求。

在科學研究方面,川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綠色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立項,同時由於研究成果豐碩,意義重大,獲得了免於評審結項。項目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持續在産業端落地開花,也為決策層提供了參考。

在社會服務方面,川美一直走在設計賦能的第一方陣。運用綠色設計助力西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綠色減貧·設計增益”的實踐理念,賦能鄉村發展。同時,在智能裝備和航天航空領域,川美設計也走在西部藝術類院校的前列。

以上這三條路徑,也是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實現産學研用貫通的三種模式。近年來,川美在交通出行、高端裝備等産業貢獻了設計智慧。

我們與長安汽車、廣汽本田、比亞迪等企業開展長期合作。師生參與到企業的新款産品開發,比如長安uni系列車型的設計就有川美設計參與。今年2023屆交通工具工作室10個畢業生,9個進入比亞迪,1個進入廣汽本田。

結合智能産業,我們與華為聯合開展未來智能出行交通方式預研。

在高端裝備領域,川美參與了中集海工研究院的小梅沙海洋文旅&&的設計,並且在2022年的深圳海博會上向公眾展示。

在載人航天裝備領域,川美先後參與了神舟十五號、十六號宇航服飾設計,完成神舟十七號載人航天任務標識設計,也與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共同完成國家重大戰略預研項目載人月球車概念設計。

川美設計學院也是市教委掛牌的國際智能設計産業學院,今年初,又獲批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産業學院建設立項。學校也希望通過更多元化的辦學模式,加強與産業端的對接。

另外我想説的是,就工業設計而言,綠色設計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是可以引領未來世界價值觀、消費觀和審美觀,是可以顛覆和重構人們生活方式的新賽道。重慶的高質量發展,已經在綠色設計這一賽道搶佔了先機。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保持先發優勢,繼往開來。這需要形成多方合力,發揮各方的優勢,對接各方需求,快速賦能重慶的産業升級,並且同現代科技相融合,成為未來綠色創新的底層驅動力。

編輯: 邵以南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