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8月22日電(記者周聞韜)“願修百年之好,共赴白頭之約”“特此登報,敬告親友亦作留念”……今年七夕,一疊散髮油墨清香的報紙被送到重慶市沙坪壩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報紙用一個整版刊載了41對在當天結婚新人的“甜蜜官宣”,向新人們送上一份七夕的專屬浪漫。
8月22日出版的《沙坪壩報》七夕專版。(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當下,結婚登報在一些年輕人中悄然興起。七夕前夕,沙坪壩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聯合區融媒體中心推出了結婚免費登報活動,預約七夕當天在區內結婚登記的夫妻均可免費在《沙坪壩報》上刊登信息,宣布喜訊。
“我覺得很有儀式感,可以把這份喜悅傳遞給更多的人,紙質報紙很有紀念意義。”重慶市民田琪此前在微信公眾號上看到相關活動信息後,決定和先生報名參加。兩人還特地定制了一句專屬誓言“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刊登在報紙上。七夕當天如願收到報紙的這對新婚夫婦開心地和報紙拍照留影,記錄下這個復古又浪漫的場景。
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副主任劉柳告訴記者,《沙坪壩報》本次活動計劃為約50對新人提供免費登報服務,民眾可撥打電話報名,民政局的工作人員也會&&在網上預約七夕結婚登記的新人,徵求其意願。“讓新人們能夠在這個浪漫的日子留下獨特的回憶。”劉柳説。
“七夕一直是結婚登記的高峰期,消息發出後,大家參與的熱情很高,許多人打來電話諮詢報名。”沙坪壩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王景常介紹。
新人們在沙坪壩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張洪瑞 攝
記者看到,當天出版的《沙坪壩報》4版以“浪漫七夕、甜蜜官宣”為主題,部分新人還配上了合照和專屬誓言,版面風格既簡約又喜慶。
結婚登報正在年輕人群體中掀起了一股復古潮流,記者發現,近期多家紙媒如《深圳晚報》《重慶晨報》等都推出了結婚登報服務。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上,也有不少用戶分享了自己結婚登報的經歷,讓紙質報紙成為一份獨特的婚姻見證。
來自北京的路女士在小紅書上發表了其在《新民晚報》登報結婚的經歷。“就是想把這美好的回憶留下來,若干年後再翻起這份報紙,就能想起當年的誓言。”路女士説。
事實上,結婚登報並不是當代年輕人的創新之舉,民國時期就已風靡一時。當時在報紙上刊登自己結婚的消息,既能讓親友知悉,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新人們翻看《沙坪壩報》“官宣”版面。(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新人們願意用更‘慢’、更傳統的紙媒來留存結婚的喜悅,既是對婚姻的重視,也是對儀式感的追求。”王景常認為,年輕人選擇結婚登報是追求一種婚姻的“莊重感”,用看得見摸得着的報紙記錄結婚的消息,既能留作紀念,也是有家庭責任感的體現。
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師王仙子認為,年輕人對於儀式的追求體現了其對個性化表達的需求。“伴隨着結婚登報的悄然興起,紙媒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潮流化和時尚化,如何從以往的單一信息轉變為滿足受眾個性化、多樣化、娛樂化的需求是要繼續探索的事情。”王仙子説。(參與采寫:何雨蒙、吳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