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忠縣:用心規劃建設三峽庫心最美旅游公路

  王衝(右一)。(受訪者供圖)

  8月14日,驕陽似火,王衝來到三峽庫區忠縣城區至石寶沿江旅游公路(下稱忠石沿江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車的一期工程現場,眼望從規劃變成現實的道路,他曬得黝黑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34歲的王衝是忠縣交通局綜合規劃科科長,“這條路從規劃、設計到建設,我曾先後提出三條重要建議。我們的目標就是規劃建設三峽庫心最美旅游公路。”

  過去,忠縣城區到石寶寨景區是低等級公路,寬僅6.5米,30多公里路程駕車需1個小時,旅游大巴通行更是困難。

  2017年,忠縣提出升級忠縣城區到石寶寨景區的公路,當時主要有兩個方案,一是在原有公路基礎上改擴建;二是新建一條沿江旅游公路。

  “我支持新建沿江旅游公路。”王衝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原公路坡陡、路窄、彎急,路程長,涉及沿線拆遷居民區較多,總工程量和投入都大;新公路沿江修建,可以串聯忠州老街、獨珠半島、三峽橘海等多個景點,沿途可觀看皇華島、長江風景,可以建成路線直、彎道少、坡度小的景觀大道。他説,“這樣有利於培育沿江經濟帶,推動鄉村振興。”

  現在,新修的忠石沿江旅游公路寬12米、長20公里,全線建成後駕車從縣城到石寶寨景區只需20多分鐘。

  在公路設計過程中,支線公路又有了爭議——如果公路經過忠縣濕地自然保護區,不但能進一步縮短路程,且能快速輻射帶動汝溪、野鶴、涂井等鄉鎮的發展。

  這一次,王衝投了“反對票”,“公路建設,既要算經濟賬,更要算生態賬、長遠賬。忠縣地處長江三峽庫區,生態保護必須擺在重要位置。”

  最終,支線線路改道繞開了忠縣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多修建了2公里。

  同樣是因為生態,王衝又建議實施忠石沿江旅游公路生態修復項目,在公路沿線寬約15—300米的片狀地段,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及復綠、生態林修復提質添彩、配套設施服務生産生活,構建生態田園景觀帶。

  王衝所在的綜合規劃科,負責牽頭推進交通項目方案設計、預可研報告、可研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前期工作。王衝針對農村公路管理數據規模大、點位不精確等情況,在全市率先利用衛星地圖收集數據、精準定位,建成“一鎮一張圖、全縣一張網”的公路建設網,做到“精準規劃、精準管理”。

  現在,王衝又奔波在忠縣鐵路規劃設計上。他説,“希望實現‘忠縣鐵路小樞紐夢’。”(記者 彭瑜)

編輯: 劉磊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