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石柱西沱古鎮 一曲“鹽歌”迴響千年

西沱古鎮鹽運民俗表演。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8月12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長江時,一層金色的薄霧從江面升起,喚醒了千年古鎮——西沱古鎮上的人們:

  82歲的老人譚華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端出一把藤椅,坐在門口,望著江上的輪船和老街上的行人,似乎在追憶兒時的記憶;

  49歲的張新貴則提着一把掃帚,走出家門,清掃門前的街道,掃帚發出的沙沙聲,打破了老街的寧靜……

  就這樣,老街續寫起新一天的故事。

  “西沱古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市規劃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近年來,西沱古鎮通過活文化、興業態、聚人流,吸引游客紛至沓來,讓古鎮煥發出新活力。

  “巴鹽入楚”的著名起點之一

  走進西沱古鎮,漫步在古香古色的街道上,這一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心地帶,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對的千年古鎮,與周莊、烏鎮等一起,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街道兩側,保留完好的大量前店後宅的木構、磚構民房,以及下鹽店、禹王宮、萬天宮、永成商號、永和商號、關帝廟、紫雲宮、南城寺等古建築群,既有土家族的吊腳樓,也有江南徽派建築風格的四合院、嶺南風情的廊式建築和騎樓,以及中西合璧的建築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街最熱鬧。一到趕場日子,街上人山人海。”譚華全回憶説。那時,老街上生意很好做,吸引了大量南來北往的商販。不過,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隨着新場鎮的修建,商販、居民陸續離開,老街逐漸平靜下來。

  或許也正是這個原因,老街才得以完整保留下來。

  歷史文化學者譚光華是土生土長的西沱人,説起古鎮的古往今來,他如數家珍。

  譚光華介紹,西沱古鎮原名叫西界沱,古為“巴郡之西界”。該鎮所在的長江對岸有忠縣古鹽井——泔井、涂井,為古代巴蜀地區的知名井鹽,盛産“鍋巴鹽”。居住在武陵山區的土家人,是巴人的後裔,為獲得該鹽,就將“鍋巴鹽”包裝成鹽包,用木船運到西沱,再由背夫背運到湘北鄂西的武陵山區。久而久之,這裡就成了“巴鹽入楚”的著名起點之一。

  背夫走得最多的路線是從西沱出發,經朱家槽、南木埡、鐵邊槽等後,翻越“川鄂屏障”七曜山險關石門坎,進入湖北利川地界,再由利川汪營到咸豐、來鳳及湖南龍山,全長300余公里。如今,這條古鹽道已有3000多年歷史。

  西沱因鹽興鎮、依道建街、以街立市。唐宋時期,西沱就成為了渝鄂湘地區“施州蠻以粟易鹽”的口岸;明清時期,“忠、萬交鄰為西界沱,水陸貿易,煙火繁盛,儼然一都邑也。”

  至此,西沱發展達到鼎盛期:井鹽、布匹、百貨、藥材、桐油等物資在此匯聚,競相爭輝。

  古鎮至今保留完好的雲梯街就是見證。這條古街從江邊碼頭依山取勢,蜿蜒而上,至山上獨門嘴總長約1.2公里。街道兩側的錢莊鹽號、酒肆茶館、驛站客棧、祠堂會館、寺院道觀、作坊集市等,星羅棋佈,蔚為壯觀。

  站在江邊向上望去,古街形似巨龍,又宛如登天雲梯,故稱“雲梯街”,當地人也稱其為“坡坡街”。它還是唯一垂直長江布局的階梯式古街,故有“千年古鎮西界沱,萬里長江第一街”譽稱。

  保護性修繕讓古鎮重現昔日風采

  “我在外務工了10多年,還是舍不下這方水土,又回來了。”張新貴是土生土長的西沱人,從小在雲梯街長大,以前家裏開了一個飯館,古鎮落寞時被迫關門,外出務工。

  如今,張新貴和愛人在古鎮上經營了一家銷售旅游商品的店舖,生意好時,一個月能收入七八千元,日子過得挺紅火。

  在西沱,像張新貴一樣,“離開又回來”的人還不少。

  張新貴説,之前,由於年久失修,古鎮多處建築和民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毀。

  2017年,石柱採取保護現狀、修繕保護、落架重建、復原重修等方式,對西沱古鎮雲梯街的建築進行保護性修復,並同步推進環境綠化、風貌改造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在保護性修繕中,當地遵循保護優先、傳承歷史、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合理利用、分區實施的原則,尤其注重對古街區文物古跡、傳統建築、街巷風貌、古樹名木、山地特徵、水系等的保護。

  具體包括:堅持整體保護和原址保護,保持西沱歷史名鎮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空間尺度、自然景觀;保持雲梯街、巷道原有的視線走廊及空間尺度,不拓寬或縮小;商業街巷立面保持歷史樣式,不隨意變更街道寬度和道路走向等。

  “經過兩年多的修繕,我們不僅留住了西沱千年傳承下來的味道,也留住了人們割捨不下的鄉愁,還新增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廁、購物中心等設施。”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田昊説。如今,街區煥然一新,古鎮重現昔日的風采。

  文商旅融合釋放千年古鎮新活力

  “上坡腳又軟,下坡腳打閃。一天不吃鹽,平路打竄竄”“天上明晃晃啰,地下水凼凼哦,前面一個坡啰,背杵往後梭哦”……游走在西沱古鎮,游客不時就會被一曲曲“鹽歌”打破思緒,不自覺地循聲望去。

  這是古鎮的保留節目——西沱古鎮鹽運民俗表演。該節目“活化”了古鎮千百年前的鹽運場景。

  表演中,領頭的背夫(又叫“背二哥”)每唱一句號子,後面眾人必會齊齊附和,一呼一應,聲音或高亢、或悠揚,極具感染力。

  64歲的彭家勝是這支民俗表演隊的隊長,也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鹽運民俗傳承人。他稱,他祖父彭善敏、父親彭道貴均為巴鹽古道的背夫,他自己也傳承“衣缽”,從12歲開始就在巴鹽古道上背運貨物。

  在祖父及父親口傳心授下,彭家勝學會了巴鹽古道川、鄂、湘三省的背夫號子和小調百餘首。

  “背夫號子是古鎮文化的一部分,應該保留傳承。”他説,古鎮修繕開街後,他們成立了“背二哥大隊”(即西沱古鎮鹽運民俗表演隊),還原了當年“背二哥”背鹽的場景。

  如今,這支從雲梯街走過的“背二哥大隊”,已成了西沱古鎮一道靚麗的風景。

  “事實上,鹽運民俗表演只是古鎮以靜態展覽、動態展演、活態展銷,促進文旅商融合發展的縮影。”西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唐劍稱,近年來,該鎮以“三峽庫心·長江盆景”為指引,以“活文化、興業態、聚人流”為目標,以打造居民安居樂業的家園、觀賞和傳承非遺文化的故園、增收致富的“富園”為核心,致力讓古鎮煥發出新活力。

  “規劃上,我們堅持‘保護第一’,以保護傳統空間格局與歷史風貌特色為核心,在法定保護規劃的基礎上,做了西沱專項保護規劃與修復設計,並根據其古建築的建造年代、歷史價值、保存狀況、使用功能等,採用了保護修繕、立面整飾、改造和重建。”田昊説。

  西沱古鎮還同步打造了禹王宮巴鹽古道文化博物館、慶忠堂土家族西蘭卡普博物館等8個文化活動場所,設立了石柱非物質文化遺産陳列館、國家級玩牛傳習所等9個陳列展覽館和傳習所,利用開放式非遺展演、封閉式非遺展演、非遺展演專場和旅游節會展演等,常態化展演玩牛、鹽運民俗、玩水龍、土家嗩吶特技等非遺項目,讓廣大游客沉浸式體驗古鎮的文旅魅力。

  2020年,西沱古鎮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2年獲評國家級“非遺旅游小鎮”。

  接下來,西沱古鎮將繼續在業態優化、非遺活化、節會策劃、營銷創新、設施完善等方面發力,讓古鎮不斷煥發新活力。

編輯:韓夢霖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