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課本游”成重慶旅游市場“新寵”

  近一個月來,“課本游”熱度飆升。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重慶、海南、廣西、江西等地,白帝城·瞿塘峽、天涯海角、滕王閣等課本上出現過的景點,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孩子們歡迎。

  7月24日下午3時許,奉節白帝城,二十多個來自重慶中心城區的中小學生,頭戴遮陽帽,大聲朗誦着《早發白帝城》。

  “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課堂上無法體會到的。”初二學生劉姿昂説。

  同樣的情景也發生在廣西桂林。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文《桂林山水》描繪了漓江水,很多重慶的中小學生,來到這裡感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景。

  “家長也喜歡這些地方,也跟着一起旅游,甚至有的家長還把語文書帶起,一邊游,一邊給孩子講。”重慶一家旅行社負責人説,到7月20日,他們旅行社已組織了三批“課本游”,很受學生和家長歡迎。

  海南三亞是重慶人喜歡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年,這裡也成為重慶孩子“課本游”的打卡地。

  “6月以來,接待的學生游客量大幅上升。”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六年級語文下冊短文《三亞落日》中的優美場景,“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等詩句,吸引了眾多重慶學生和家長游客。

  因《岳陽樓記》而聲名大振的湖南嶽陽樓,也是“課本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暑假以來,游岳陽樓的游客中,以中小學生為主,其中不少游客來自重慶。

  記者從美團方面了解到,7月12—19日一週,“課本游”關鍵詞搜索量同比翻倍增長,重慶的白帝城·瞿塘峽、大足石刻、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南嶽陽樓等景區都在“課本游”範圍內,文化類景點、研學線路熱度居各類旅游産品前列。

  美團預測,這一波“課本游”消費高峰將延續至8月底,中小學生是出游的主力軍。

  “‘課本游’走紅的背後,是青少年日漸增強的文化自信。”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吳若山認為,“課本游”的最大特色是以旅行為“主題”,將歷史、文化、地理,用語文的獨特性串聯在一起。

  權威機構預測,以“課本游”為主的研學旅行,今年將達130億元至150億元的市場規模。(記者 鄭三波)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