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一個智慧&&催生“15分鐘養老服務圈”

  5月10日,南岸區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對南岸區智慧養老服務&&進行實時監控。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老人家,你還好吧?家裏有啥異常情況沒得?”

  “沒得啥子。因為屋頭有人,我就一直把門開着。”

  前不久,家住南岸區龍門浩街道的吳華老人接到了一個電話——該區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線上巡檢時發現老人家的門磁感應出現異常,遂第一時間與老人取得&&。

  一個&&

  這是南岸區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日常運營中的一個片段。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自去年6月正式運營以來,該中心已將全區17.23萬名戶籍老人的基礎信息接入智慧養老綜合服務&&,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形成覆蓋全區養老服務群體和養老服務機構的7×24小時服務保障體系。

  本月有12368位老人過生,街鎮服務對象中失能老人數佔比為8.62%,南山街道的養老機構數量最多……5月15日,記者在南岸區智慧養老服務中心看到,大屏幕上的智慧養老信息系統內容豐富,幾乎“無所不包”。

  智慧養老綜合服務&&由一張“養老關愛地圖”和十二大子系統組成,能從智能養老顧問、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呼叫業務話務、養老服務質量監管、老年人能力及需求評估等多個維度,實現智慧養老服務全覆蓋。

  一鍵響應

  智慧養老綜合服務&&中,“養老關愛地圖”是利用GIS技術構建的覆蓋全區的養老業務地圖,可以直觀展示全區老人分佈信息、老人分類統計、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點、養老服務機構等養老服務資源信息和服務類別信息,從而搭建精準供需對接&&;

  呼叫業務話務系統是通過對居家養老群體進行適老化硬體改造,裝上一鍵呼叫、門磁感應、煙霧報警、燃氣監測等設備,一旦監控到異常情況即與中心數據&&鏈結,話務人員會第一時間與老人及其親屬、社區取得&&,或與醫療、警務、應急等部門聯動採取措施;

  一鍵報警則通過接入公安“雪亮工程”視頻監控,對全區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進行實時動態安全監管,實現全天候養老機構(中心)視頻聯網值守,確保養老群體人身財産安全。

  一份關愛

  借助智慧養老綜合服務&&,一個立足於實時、便捷、高效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正在南岸區推廣開來。老人及其家屬可以在線選擇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等30余項服務。

  數據顯示,全區已有2700人次享受到相應養老服務,滿意度達98%。

  “目前,我們已經建立起以智慧養老為核心的區、鎮街、機構三級應用系統聯動&&。”南岸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養老綜合服務&&以一鍵響應、一網監管為重點,正助力覆蓋全區、協同高效、層次多樣的智慧養老體系建立,讓“養老”朝着“享老”轉變。

  該負責人介紹,南岸區將持續推進智慧養老服務中心高質量發展,把越來越多的智能智慧元素嵌入養老服務當中,讓數據多“跑腿”,讓養老更幸福。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62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