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多措並舉推進人文醫院建設

  前言: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在推進人文醫院建設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助力“美麗醫院”建設。“醫以濟世、文以化人”——重慶公立醫院文化建設典型案例尋訪展示活動已啟動,本期對話邀請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黨委書記畢恣,共同分享醫院人文建設的實踐探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黨委書記畢恣。

  問:醫院文化在貫徹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在推進文化建設方面,有哪些創新的做法?

  畢恣:醫院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傳播人文理念,培育醫者仁心,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涵養職工,醫院黨委着力打造具有救死扶傷的道術、心中有愛的仁術、知識紮實的學術、本領過硬的技術、方法科學的藝術(簡稱“五術”並育)的醫務人員,使他們既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又要有一顆仁愛之心;既要善於與患者溝通,又要給患者提供溫暖的就醫體驗,實現醫學與人文的有機結合,不斷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服務患者,醫院黨委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踐行“安全、自律、信任、利他”的文化主題,傾力解決患者的急難愁盼問題。設置“一站式”服務中心,推行“一窗辦理”“一鏈辦結”,致力於服務提質、辦事提速,最大限度地為服務患者提供便利。以患者的診治需求為導向,確立了親情服務、規範服務、文明服務、高效服務、感動服務等服務標準,讓患者治療期間少走“彎路”,實現技術與服務雙輪驅動式發展,延展輻射半徑。

  播種未來,醫院黨委在文化建設實踐中落實“文化育人”根本任務,連續開展四屆的“我做小醫生”公益科普體驗活動,匯集醫學專家、一線教師等在健康科普領域有着專業實踐經驗的醫務工作者,依託院內重慶市科普教育基地和重慶醫科大學生命博物館等&&,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將醫學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旨在培育未來的醫學人才。“我做小醫生”公益科普體驗活動現已成為醫院特色人文品牌活動,深受中小學生及家長們的喜愛。

  問:在醫院文化發展過程中,環境文化是首要的硬體要素。優美的人文環境作為醫院形象中的一項重要組成,也是助推人文醫院建設的重要抓手。醫院如何將環境文化融入醫院文化?

  畢恣:醫院黨委在人文環境建設方面精雕細琢,將人文理念融入到醫院發展建設的各個環節,力求全面提升患者看病就醫體驗。精心設計推出醫院卡通形象“希弟、芊妹”、院歌《溫暖的心》等一批文創産品,打造醫院專屬IP;通過書香醫院——有聲圖書館、彩色步道、專家長廊、榮譽墻等文化建設項目,多視角展現醫院之美;通過環境綠化升級、標識系統改造、智慧信息&&運用及緩解停車難問題等舉措,傾力打造環境美、服務美、人文美的“三美”醫院。

  問:醫患關係始終是醫療系統關係中的主要問題,如何構建和諧的醫患品牌也是醫院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在這方面是怎麼做的呢?

  畢恣: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患者對健康的期望值不斷提高。作為醫務工作者不僅要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良好的溝通能力,崇高的醫德也是醫患相互信賴的重要條件。為建立良好醫患關係,醫院黨委多措並舉,架起了醫患溝通、相互信任的橋梁。

  一是豐富溝通渠道。緊跟全媒體時代特點,打造了醫院官網、抖音、視頻號、微信公眾號以及16個科室微信公眾號等多&&聯動的融媒體矩陣,通過優質科普宣傳、網絡直播、在線答疑等方式,第一時間傳遞健康科普知識,拉近與患者的距離。

  二是弘揚高尚醫德。講好身邊故事、傳播好聲音,大力宣傳醫務人員敬業奉獻、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進一步提高了醫院區域影響力、美譽度,也使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度黏附度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做實人文品牌。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患者的滿意是醫務人員是不懈的追求。通過開展醫護人員溝通技巧培訓,公休座談會,孕婦學校,親子課堂,為患者過集體生日,為貧困患者送溫暖等活動,切實讓來院就診的患者擁有如沐春風的就醫感受,更加舒適的就醫體驗,讓人文品牌真正落到實處。

  四是推行人文公益。群眾有需求,醫院有行動。如開展延續性護理服務,縱向延伸護理服務的時間,橫向拓展護理服務的層次,以滿足患者自醫院回歸家庭和社會後的健康需求。同時,圍繞“三八”婦女節、5.12國際護士節、中國醫師節、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和衞生健康日,深入機關、社區、學校、企業等開展健康講座、送醫贈藥活動,將健康知識、醫療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叢珊)

 

編輯: 張聰聰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60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