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巫溪古樹老鷹茶煥發新活力 已列入當地十大特色産業

  豹紋般的樹榦、手臂粗細的枝條、30余米高的千年古樹上,新芽嫩綠……眼下正是採摘古樹老鷹茶的最佳時節,巫溪縣蒲蓮鎮的茶農忙着採摘新芽,製作老鷹茶。

  老鷹茶是我國特有的古茶種,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粗茶淡飯”中的“粗茶”即為“老鷹茶”。

  巫溪老鷹茶種質資源豐富,有野生茶樹面積約2.5萬畝。如今,當地已將老鷹茶列為十大特色産業進行規劃發展和重點打造,推動茶、林、文、旅融合發展。

  “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産業

  “老鷹茶不含咖啡因,含有芳香醇,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的功效。”蒲蓮鎮黨委書記周敏告訴重慶日報記者,老鷹茶産自樟科常綠喬木毛豹皮樟,種子殼非常堅硬,被老鷹吞食後經過胃酸把殼軟化排出體外才能破殼發芽,因此被稱為“老鷹茶”。

  調查顯示,巫溪有千年老鷹茶樹10株,100年以上的老鷹茶樹2500株,主要分佈在蒲蓮鎮一帶。

  周敏介紹,巫溪是全國老鷹茶的主産地,蒲蓮鎮又是巫溪老鷹茶的主産區,全鎮現有老鷹茶2萬畝,年産老鷹茶1000噸,産值3.2億元。

  近年來,蒲蓮鎮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採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與1862戶茶農簽訂合作協議,推行保護價統收、訂單農業基地入股分紅等,並落實技能培訓、定點幫扶、産業扶持等措施,帶動茶農戶年均增收6000余元。

  “2020年,我和130多戶村民一起,成立了禦峰老鷹茶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在年加工成品茶1萬多斤,年産值超300萬元。”蒲蓮鎮蓮花村村民、28歲的申洲生説,“大家將採摘的鮮葉賣給專業合作社,由我們統一生産銷售。”

  “今年鮮葉的價格是8元一斤,我賣了兩萬元,年底合作社還有分紅,這個活路還是要得。”蓮花村一社村民華祖燕説。

  持續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

  4月27日,蒲蓮鎮桐元村茶香小院裏,43歲的譚顯香為客人沏上一壺老鷹茶,轉身進了廚房忙着準備午飯。

  譚顯香多年在外務工,去年9月份回到桐元村,將自家房舍改建成了茶香小院農家樂,“老鷹茶産業發展起來了,來耍的人越來越多。人多的時候我這裡一天有10來桌,一桌收入500多塊錢。”

  譚顯香還在蒲蓮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將自家的老廚房和豬圈改建成了老鷹茶非遺傳承體驗中心。

  “一道殺青火旺,一道揉捻勁足順時針;二道殺青火減,二道包揉力不減。”蒲蓮鎮興鹿村村民李伍珍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老鷹茶技藝傳承人。在茶香小院旁的老鷹茶非遺傳承體驗中心,李伍珍一邊炒制老鷹茶一邊向前來體驗的游客介紹,“每年4月左右是採摘老鷹茶的最好時間。上午露水幹後上樹,茶葉最好用竹筐裝;下午就要上鍋炒,土灶柴火一樣不能少,那種獨特的味道十里飄香。”

  為了讓老鷹茶更好地推廣展示,蒲蓮鎮玉田村則將老鷹茶品鑒空間設置在巫溪縣城最好的酒店之一——水韻酒店的大堂。

  “蒲蓮鎮將以新型綠色農業産業發展為契機,計劃在3年內將老鷹茶種植面積增加到3萬畝左右,持續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周敏説。

  打響“中國老鷹茶之鄉”品牌

  4月20日至21日,2023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産銷對接活動在山東青島舉行,重慶展團帶去的巫溪老鷹茶備受關注,詢價、試飲、購買的客商絡繹不絕。

  此前,4月14日,重慶市林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巫溪縣政府簽署了《共同推進巫溪縣老鷹茶産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雙方將共同投資3億元,合作建設老鷹茶特色産業基地5萬畝,實現總産值5億元,推進老鷹茶種質資源保護、林木良種、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加工利用等全産業鏈發展。

  重慶市林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接下來,將加快建設老鷹茶特色産業基地項目,加大馬尾松改培改造力度,為老鷹茶産業發展提供足夠的林地空間。同時,為良品選育、審定、種植、産品研發提供技術支撐。

  “我們將進一步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老鷹茶産業。”巫溪縣委相關負責人&&,巫溪將強化品牌建設、商標註冊和産品包裝工作,培植主導品牌,規範區域公用品牌使用,打響“中國老鷹茶之鄉”品牌。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5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