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長生橋垃圾填埋場“變身”生態綠地

  四月二十六日,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態修護項目一期工程,濃縮液處置項目正在運作。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位于南岸區的長生橋垃圾填埋場,是長江上游地區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曾經,這裏臭氣熏天,蚊蟲亂飛,深受周圍居民詬病。

  然而,4月27日,記者來到這裏,不僅看不到一點垃圾,也聞不到一絲臭味,映入眼簾的只有綠草搖曳的山丘和草叢間的朵朵黃花。微風拂過,令人心曠神怡。

  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究竟發生了什麼?

  轉變思路

  土地儲備整治解決資金難題

  長生橋垃圾填埋場于2003年投入運作,佔地面積超過800畝,填埋庫區面積約520畝,設計庫容約1400萬立方米。2016年底關停時,這裏已填庫容約為1140萬立方米。

  關停後,重慶立即啟動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的生態修復。

  “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項目,面臨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重慶市土地儲備整治中心總工程師李為科感慨,對如此大體量的垃圾填埋場進行治理和修復,需要一大筆資金。

  為此,重慶轉變思路,創新將垃圾填埋場與毗鄰土地一體化規劃、一體化整治,整體提升土地品質和價值。2016年8月,該區域統一交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下屬的重慶市土地儲備整治中心進行儲備整治。如此一來,作為儲備整治地塊,長生橋垃圾填埋場治理就有了路徑,也獲得了資金支援。

  “土地儲備整治,是為今後的再開發再利用打下基礎。”李為科説,在市規劃自然資源局指導下,長生橋垃圾填埋場開展了生態修復。修復完成後,可以消除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周邊的土地還可以再次開發利用,提升了土地的品質和價值,實現了土地儲備整治和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

  運用“黑科技”

  將垃圾分解為“清水”與無害固體

  有了資金支援,項目得以運轉起來。設計工作完成後,2018年,土地整治團隊進場,開始進行生態修復。

  “我們採用了一係列的專業技術手段,確保垃圾降解安全可控。”土地整治項目現場負責人蘇琦介紹,首先,項目將填埋場整體封場,對垃圾堆體進行“整形”,使其規整、抗壓;然後在堆體上覆蓋土層,鋪設排氣網;排氣網加蓋約30釐米厚的土層後,再覆蓋2層“保護膜”,加上排水網和2層共1米厚的土層。在這層層保護措施的最上方,才是綠地。

  蘇琦表示,有了“保護膜”,垃圾降解時産生的滲濾液就不會漏到周圍的土壤中,而是從專門的排水管中排出,被收集後經過環保處理,成為可排放的清澈水體。

  “滲濾液就是人們常説的垃圾‘臭水’,它不僅會滋生細菌,還會污染環境。”蘇琦説,每1噸垃圾中,約有72%是滲濾液。經過多次修復處理後,1噸垃圾會“濃縮”為20公斤左右的固體鹽泥。對鹽泥進行無害化處理後,垃圾的安全降解就告一段落。

  據悉,自2018年底項目啟動修復工作至今,項目一期已通過竣工驗收,不僅新增綠地520多畝,還建了一條長2.2公里的環形步道和一條長2.7公里的車行便道。

  優化生態空間格局

  修復完成後計劃打造生態主題公園

  生態綠地上,不僅有生機勃勃的綠草黃花,還有螞蟻“路過”,附近不時傳來鳥鳴聲。“隨著生態修復推進,這裏的環境會越來越好,幾年後,會打造成一個生態公園。”李為科説。

  記者了解到,垃圾降解需要時間,在降解結束前,綠地上只能種草,不能種植樹木等,以免樹木根系破壞“保護膜”,造成垃圾滲濾液滲漏。

  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的垃圾預計經過8年降解完畢,沉降穩定。屆時,填埋區可以打造為生態主題公園。

  南岸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修復完成後,可以提升城市規劃治理水準,提高人居環境品質,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也為廣大群眾提供了優質生態産品。下一步,將在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統籌下,優化區域生態空間格局,全面提升生態安全屏障品質,促進生態係統良性迴圈和永續利用。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59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