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推動國土綠化提質增效 攜手共建美麗新重慶

 

江津區花椒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

  關愛自然增新綠,共建美麗新重慶。近段時間,巴渝大地掀起了植樹造林的熱潮,新栽下的一株株樹苗迎風挺立、生機盎然。而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林業種業人的默默耕耘。

  植樹造林,良種先行。近年來,市林木種苗站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全市林業“4+10”發展戰略,積極構建“3+2”高品質種苗服務保障體係,全力推動保障性苗圃生産基地、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基地三大基地建設,加快構建林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評價利用、種苗品質監管服務兩大體係,全面提升了種苗供應保障能力,為我市科學實施2023年國土綠化提供堅實保障。

  建好三大基地

  推動國土綠化提質增效

  近年來,為加快構築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我市大力實施“兩岸青山·千裏林帶”、國家儲備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對林木良種種苗需求加大。2023年,全市將營造林任務500萬畝,苗木總需求量為8017萬株。

  “這些苗木需求,分為生態苗木、經濟林苗木、園林綠化苗木幾大類,需要不同類型的苗圃進行保障。”市林木種苗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我市全力推動保障性苗圃生産基地、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基地三大基地的建設。

  保障性苗圃方面,全市共建成市級林業保障性苗圃20個,建成總面積達6456.9畝,年育苗能力達4000萬株。

  良種基地方面,現已建成5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5個市級林木良種基地,重點圍繞鄉土樹種選育和良種供給保障進行突破,良種年産量穩定在1200公斤以上。

  南岸區國家馬尾松、木荷良種基地率先在木荷雜交育種試驗取得重要突破,其培育的木荷良種廣泛應用于全市生態防火隔離帶建設和森林品質精準提升工程。南川區國家馬尾松、杉木良種基地是我市高世代種子園建設的突出代表,先後選育出了“渝杉1號”“渝杉2號”等多個優良品種並在全市大面積推廣。大足區國家大葉香樟、光皮樹良種基地在縮短大葉香樟實生苗種子園産種年限、提高種子産量和品質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並編制發布《馬林光栽培技術規程》地方標準。萬州區國家木姜子良種基地在木姜子屬種質資源收集、無性繁育和良種選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績。

  採種基地方面,共建有12個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基地,年採收優樹種子逾1000公斤,可培育壯苗2000萬株以上,選育出永川楨楠、巫山黃櫨、黔江大葉櫸樹等10余個特色鄉土母樹林良種。作為林木良種基地重要補充,採種基地建設有效補充了生態建設亟需鄉土樹種種源,進一步提升良種供給保障能力,對加快我市林木良種化進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市林木種苗站積極推進種苗生産服務精細化,開發種苗生産調劑和品質監管動態資訊庫——“渝苗寶”,建立供需預測機制,為三大基地聯動供應提供支撐。目前,共完成林木種子(良種)調劑1950公斤,包含杉木、木荷、光皮樹等10多個鄉土樹種,預計可培育苗木6000萬株以上,可供造林綠化80余萬畝。

  構建兩大體係

  確保林業種業高品質發展

  林木種質資源是林業生産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是林木良種選育的原始材料、樹種改良的物質基礎。

  為了進一步摸清家底,從2019年起,市林木種苗站組織開展全域性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全面摸清重慶市林木種質資源本底。此次普查樣線調查1819條,填寫調查表格228545份,調查重慶市林木物種資源202科873屬2783種,採集臘葉標本11925份。完成優良林分標準地調查1384個,完成優良單株調查12592個,發現古樹名木14680株、古樹群69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36種(林業部分),其中,銀杉、崖柏、水杉、銀杏、紅豆杉等一級保護植物6種,巴山榧、穗花杉等二級保護植物30種。

  為了保護好這些林木種質資源,市林木種苗站在全市建立了眾多的林木種質資源庫,加快構建林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評價利用體係。

  “以崖柏為例。該屬植物起源于恐龍時代,在白堊紀曾有過鼎盛時期,到了第三紀,該屬物種大量消失,全世界目前僅存5個間斷分布的物種,其中崖柏是中國特有種。”市林木種苗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崖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保護等級為“極危”,並于2021年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的一級保護物種。

  自崖柏重新發現以來,我市建立了崖柏國家級種質資源庫,開展了崖柏護監測、擴繁回歸、可持續保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功進行了崖柏種子育苗試驗,共繁育成功苗木近30萬株,並回歸栽植到保護區內的崖柏適生區。據2021年調查,目前回歸存活數量達到24萬株以上,分布面積達到2500畝左右,為後續大規模扦插育苗提供了充足的穗條來源,也為進一步人工繁育和大面積回歸拯救奠定了基礎。

  永川區依托楨楠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項目,對每一株楠木進行挂牌保護,對瀕死楨楠開展救治,確界立樁明確保護范圍,收集楠木屬種質資源163份,開展異地保存工作。同時,利用這片種質資源,永川大力實施“永川林業楠木行動”,通過林業保障性苗圃培育楨楠苗木600余萬株,向永川區市民和企事業單位免費發放,探索“楠木行動”向“楠木經濟”轉變,讓楨楠成為百姓的“傳家樹”“致富樹”“風景樹”。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國家(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18個,包括3個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及15個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保存了楨楠、崖柏、香樟、鵝掌楸、油茶、核桃屬、南方紅豆杉、珙桐、南川木波羅、南川茶等優良鄉土樹種種質資源2741份,保護面積達11685畝,為我市林木良種選育、樹種改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市林木種苗站還積極構建種苗品質監管服務體係,規范林草種苗經營秩序,加大《種子法》宣傳培訓力度,積極引導種苗生産經營者提高“依法治種、依法用種”的品質管理意識。圍繞“兩岸青山·千裏林帶”“國家儲備林”“油茶三年行動”以及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185萬畝新造林任務的種苗生産、經營、使用,開展打擊假冒偽劣種苗專項行動、種苗品質抽檢,嚴把種苗品質關。對全市2400家持有林草種苗生産經營許可證單位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構建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通過“雙打”工作和種苗品質市級抽查、縣級自查、企業自檢,強化種苗品質全過程監管,堅持依法治理、標本兼治,嚴厲打擊假冒林草種苗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林農權益、助推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保障。

  提升種苗現代化服務能力

  實現重慶林草種苗高品質發展

  雖然我市“3+2”高品質種苗服務保障體係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市林木種苗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市林木種苗站將對標重慶林草“十四五”規劃目標,持續提升林草種業科技發展水準,提升良種品質和優質苗木供應保障水準,加快推進特色種苗産業發展,著力提升林草種苗現代化服務能力,實現重慶林草種苗高品質發展。

  力爭到2023年底,高品質建成市級林業保障性苗圃20個、良種(採種)基地22個,實現基地供種1500公斤、保障性苗圃年出圃苗木4000萬株以上,全面完成185萬畝“兩岸青山·千裏林帶”、國家儲備林及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良種壯苗供應任務。實現主要鄉土造林樹種基地供種率80%,國家投資為主的林業重點工程良種使用率75%,木本油料樹種良種使用率100%。

  “要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將重點推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該負責人説。一是穩步推進保障性苗圃高水準建設發展,推動保障性苗圃向集約化、工廠化轉變,通過降本增效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大名特新優品種培育力度,結合鄉村振興、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等打造林業科普示范窗口。

  二是強化造林與種苗生産銜接,積極推行“以需定産、訂單育苗、就近育苗”,鼓勵區縣開展自主育苗或委託保障性苗圃訂單育苗。充分利用“渝苗寶”資訊平臺,動態發布更新種苗供需資訊,建立暢通供需銜接機制,推動種苗生産供應良性迴圈。

  三是加快推進良種基地樹種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木荷、楨楠、鵝掌楸等優勢樹種,積極探索青岡、南川木波羅等特色樹種,加快實施基地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良種品質和産量,高水準營建一批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基地。

  四是發揮林木良種基地、保障性苗圃和種苗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著力打造油茶、花椒、蠟梅、毛豹皮樟、筍竹等特色種苗産業,將良種苗木培育與林副産品加工、鄉村旅遊等二三産業結合起來,構建農林生態全産業鏈,推動生態産業化與産業生態化協同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李擁軍 王琳琳 圖片由重慶市林木種苗站提供

編輯: 陳雨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5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