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城口農産品將改變“要啥有啥,要啥沒啥”窘境:“3個聯合體”促農增收

  “行情不好的時候愁銷不脫,行情好的時候又愁不夠賣。”4月11日,在城口縣今年首期“千萬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行動·産業訂單”簽約儀式上,該縣明中鄉生豬養殖戶黃學銀的發言,引起不少農戶的共鳴。

  當天,黃學銀和其他46個農戶代表一起,與城口縣趙孝春野生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簽訂了價值1億元的訂單,“終於可以安心搞生産,不用擔心賣貨難了”。

  城口縣有關負責人&&,該縣將通過“3個聯合體”,使農戶與企業在産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參加簽約的一位農副産品銷售企業負責人講了一個故事:去年,企業獲得一筆市外大訂單——在半年內為對方提供100萬隻山地雞。

  城口山高林密,絕大多數農戶都養有山地雞,常年出欄數量在300萬羽左右——按理説,完成這個訂單並不難。

  “家家戶戶都在養,但規模養殖戶並不多。”該負責人説,由於收購環節成本較高、難度較大,企業不得不提出分批供貨的請求,首批供貨量為8萬隻。

  “這個故事很好地詮釋了城口農産品‘要啥有啥,要啥沒啥’。”城口縣有關負責人&&,該縣山地立體氣候明顯,生態良好,物産豐富,因此“要啥有啥”;但同時,由於生産分散,難以形成商品化所需的規模,陷入“要啥沒啥”的尷尬境地,不敢輕易接手“大訂單”。

  “養了十幾二十年豬,這還是我第一回跟人簽合同!”今年61歲的劉昌安是咸宜鎮環流村6社農戶,他與城口縣林之匯貿易有限公司簽訂合同。雙方約定:老劉按老方法用玉米、紅薯、野草喂豬,不能添加任何違禁添加劑或獸藥;收購時,林之匯以每斤高出市場價3至4元的價格收購,相當於一頭豬能多賣三四百元。

  林之匯負責人周健&&,雖然成本略微上升,但有穩定的貨源和品質保障,有助於企業增強議價能力,從長遠看,企業發展後勁更足。通過這次簽約,林之匯今年能收購到的按傳統方式養殖的肥豬數量較常年可增加2000多頭,讓公司開拓高端市場的信心更足。

  由於目前城口像劉昌安這樣的散戶較多,能實現“訂單生産”的比例偏低,因此城口準備建立“3個聯合體”,包括:“龍頭企業牽引+專業合作社聯動+農戶廣泛參與”三方協作的産業化聯合體、“生産端+供給端+銷售端”三端協同的産業化聯合體、“標準化+加工化+數智化”三化融合的産業化聯合體。

  “我們希望通過‘先抓市場,後抓生産’的辦法,倒逼廣大小農戶主動加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中,解決當前部分鄉鎮農業生産中組織化程度不高、抱團程度低等問題。”城口縣有關負責人&&,3個聯合體各有側重,但最終目的是通過明確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在産業鏈、利益鏈上所處環節和所佔份額,讓企業和農戶能分工合作、優勢互補。

  “要讓城口‘要啥有啥’不是一句空話。通過‘3個聯合體’的建立,有效擴展市場,讓城口農特産品進入高端餐飲業,開拓東南亞等國外市場!”該縣有關負責人&&。

  接下來,城口將在研判消費市場趨勢的前提下,在生産方面繼續推動城口老臘肉、中藥材、山地雞“一主兩輔”主導産業提質增效;在銷售方面,持續加大力度支持訂單農産品生産,組織由城口本地生産的有規模、有品牌、可追溯、聯農帶農農産品進入産品市場,推動農産品賣得好、賣得遠、賣出好價錢;在加工方面,繼續擴大中藥材、食用菌、核桃、茶葉、蜂蜜等特色農産品精深加工規模,減少生鮮農産品受價格波動影響,提升農産品附加值。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52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