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禁漁、清漂,共築生態屏障 長江上演“新魚水情”
2023年04月07日 08:34 來源: 重慶晨報

禁漁、清漂,共築生態屏障 長江上演“新魚水情”1

  在靠近忠縣皇華島的長江流域,是清漂的重點江域,清漂工作一刻不放鬆。

禁漁、清漂,共築生態屏障 長江上演“新魚水情”2

  2022年9月初,正值汛期的江面上漂滿垃圾,工人們的勞動強度大大增加。趙洪權和他的3號清漂船正在江面作業

禁漁、清漂,共築生態屏障 長江上演“新魚水情”4

  靠岸後,又忙着轉運打撈起來的各種垃圾。

禁漁、清漂,共築生態屏障 長江上演“新魚水情”5

  伴着晚霞,滿載垃圾的清漂船向着大本營駛去。

禁漁、清漂,共築生態屏障 長江上演“新魚水情”6

  幾個小時下來,雖然一頭大汗,全身濕透,但趙洪權覺得這份工作很值得。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

  近日,《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提出的10項行動,如浩蕩春風,吹拂巴渝大地。

  行動之一,要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渝東北三峽庫區的忠縣,見證了這裡的江上環衛工作者為“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的具體行動。從上到下,記者見聞最多的就是:岸上垃圾不入水,水面垃圾不出境。

  3月31日清晨6點過,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記者在忠縣城郊的長江邊,看到54歲的趙洪權像往常一樣來到清漂躉船上打卡,然後再上到3號清漂打撈船換上工作服,發動機器,十多艘清漂船同時起錨出發,駛向浩瀚大江,開始一天繁忙的清漂作業。

  作為渝東北的長江上游,清漂的長江水道就長達88公里,同時還兼顧洋渡河、井河、後溪河等12條支流,可以説任務相當繁重。

  趙洪權所在的3號清漂船和另外3艘船按照預定計劃來到位於皇華島附近的長江段清漂作業。環抱皇華島的長江水面上,但凡漂流下來的枯枝、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垃圾,均被清漂工人一一撈起,寬闊的江面上,水質清澈,綠波蕩漾。

  趙洪權是皇華島土生土長的漁民,他告訴記者,響應國家倡導生態環境保護和關於長江“十年禁漁”的號召,他2018年就上岸了,又在政府的關心下變身成為一名長江的清漂工,專門負責長江垃圾的打撈工作,完成了由一名捕魚人向護魚人的轉變。

  據了解,像趙洪權一樣由漁民轉變成為清漂工的不在少數,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讓庫區水更綠、天更藍。

  負責忠縣江面清漂的藍天環境有限公司負責人涂超權告訴記者,目前負責清漂保潔的人工和全自動機械清漂船20余艘,每天全天候分佈在長江及支流各段清漂保潔。

  風裏來、浪裏走,水上漂、船上撈,揮灑汗水,辛勤耕耘……據了解,藍天公司僅去年就打撈幹流、支流和消落帶垃圾近2萬噸,大大減輕了沿江的污染。

  “再早幾年,長江的垃圾還要更加嚴重,隨着近年來國家加大對長江生態環保綜合治理的走深走實,加上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長江幹流和支流垃圾呈逐年減少的趨勢。”涂超權説,通過綜合治理,真正實現了一江兩岸的碧水青山。作為渝東北的最上游,將以更大的決心和責任擔當,力爭做到水面垃圾不出境。

  處理力爭做到水面垃圾不出境,在“岸上垃圾不入水”方面,忠縣也是實招盡出,實效明顯。

  縣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綜合處理生活垃圾環保一體化項目於2015年4月建成投運,可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62000噸、污泥25000噸,有效解決了三峽庫區城市生活垃圾“白色”污染問題。在城鄉雙管齊下做好環境治理的同時,忠縣將採用目前先進的垃圾氣化技術等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回收利用、變廢為寶等方式,進行垃圾環保一體化處理,做到垃圾日産日清,從而真正實現岸上垃圾不入水,切實保護長江一江碧水。

  在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中,除了三峽庫區,長江沿岸城鎮群城市也正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成效顯著。

  在推動生態環境監測網銜接融合方面,川渝建設了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綜合展示&&,共享水、大氣等環境質量數據。同時加強交界水域禁捕聯合執法監管。據了解,通過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兩省市1.5萬艘漁船、近2.7萬名漁民提前完成退捕上岸。

  同時,川渝將深化跨界水體協同保護,深入推進“聯合河長制”,常態化開展聯合巡河,推進跨界河流一體化治理。

  據悉,下一步,重慶生態環境系統將認真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努力推動重慶生態環境保護能級大幅躍升,加強成渝地區生態環境管理協同、措施協同、政策協同、能力協同,努力讓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更加牢固。

  重慶晨報記者 羅偉 攝影報道

編輯: 陶玉蓮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5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