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非農企業“跨界” 為農業注入新活力

  3月2日,涪陵區藺市鎮的美心紅酒小鎮施工現場,村民在摩天輪下耕作。記者 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2月28日,江津區第八屆“金色黃莊”菜花旅游文化節開幕式暨江小白·金色黃莊開園儀式舉行。圖為游客在“農科薈萃”體驗館游玩觀賞。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酉陽何家岩“雲稻米”計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認養土地。(受訪者供圖)

  “盼了好久,這幾天終於下雨了!”

  3月28日上午,記者見到重慶交運優鏈雲食城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鏈雲)執行總經理趙龍時,他感嘆道。

  優鏈雲是一家做食品供應鏈&&的企業,母公司中膳國際團餐産業集團(以下簡稱中膳集團)是一家做團餐的企業,通俗地講就是經營食堂及其相關産業,這兩塊業務都跟天氣沒多大關係,趙龍為何會如此關心是否下雨?

  “我們開始深耕農業了,今年在沙坪壩回龍壩鎮青龍廟村、四龍村流轉了3400畝地,準備種糧油和蔬菜,要是沒有這場雨,就可能延遲播種,影響生産。”他解釋説。

  近年來,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像優鏈雲一樣“跨界”做農業的企業不在少數,從全國來看,有騰訊、阿里巴巴、拼多多、萬科、碧桂園等知名企業,在重慶,以數字技術見長的騰訊賣起了大米等“土特産”,以門業為主導産業的美心集團種起了葡萄;以白酒為主打産品的江小白種起了高粱、油菜……它們用自己擅長的商業模式,為農業注入新活力。

  優鏈雲

  用“筷子端”指導“種子端”

  從經營食堂及其相關産業,到搭建食品供應鏈&&,優鏈雲為何要進軍農業?

  趙龍解釋道,中膳集團每天要為全國大約800萬人提供團餐,其中在重慶就經營了約10家高校、企事業單位的食堂,為近10萬人提供團餐。

  “要做好團餐業務,必須把控好兩個重點,一是食材的品質,二是生産成本。”趙龍説,比如高校女生一般每餐消費8—10元,男生則在10—15元,如果主要食材價格上漲,就很可能會影響團餐品質,因此,優鏈雲把業務從“筷子端”拓展到“種子端”,這樣才能保證為團餐業務提供穩定可靠、價廉物美的食材。

  為保證種出來的食材綠色健康,優鏈雲每畝投入近千元資金,對土壤進行改良和重金屬污染防治;品種選擇上,栽種産量高、抗病性強、受市場歡迎的糧油新品種;技術運用上,採用粘蟲板、殺蟲燈替代農藥,同時利用水肥一體化等農業物聯網設備,讓農業生産變得更精準。

  但是,如果按照這種方式種糧油、蔬菜等,平均每畝地要倒虧200元!但趙龍卻並不擔心這個問題,堤外損失堤內補,可以通過配套發展其它農業産業來增加收益。

  中膳集團掌握了800萬消費人群的市場大數據,同時又採集了全國重要農産品市場的數據,因此它能通過大數據分析,知道哪些農産品好銷,哪些農産品賣得起價。

  以青龍廟村新改造的農田為例,他們將採取“水稻種植+澳龍養殖”輪作模式。為何選的是澳龍而不是其它水産品?“這就是大數據分析的結果。”趙龍説,40多元一斤的澳龍不僅附加值高,還不愁銷路。即使出現銷售問題,食品供應鏈&&匯聚的食品加工企業,可以把它做成預製菜銷售。

  “龐大的消費群體是我們‘務農’的最大底氣,它會‘告訴’我們生産什麼樣的農産品,這些農産品最終又以什麼方式,賣給哪些消費群體。”提起優鏈雲“跨界”做農業的商業模式,趙龍充滿信心。

  美心集團

  “網紅”引流推動農旅融合發展

  優鏈雲“跨界”農業的成功秘訣在於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做後盾,還有很多企業不掌握市場,卻也“跨界”做起了農業,重慶美心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心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眾所周知,美心集團是以門業為主導産業,它為人熟知的産業還有城市“網紅”美心洋人街,以及後來在涪陵區藺市鎮打造的以紅酒體驗為特色的紅酒小鎮。但近日記者到紅酒小鎮採訪時卻見到農民管理葡萄園的場景。

  在藺市鎮泡桐村620米高的山頂上,一座直徑25米長的摩天輪已經矗立,摩天輪下則是成片的葡萄園。“我們打算自己種葡萄來釀酒,同時利用農旅模式發展葡萄園觀光、紅酒製作體驗等,帶動紅酒銷售。”美心集團董事長助理楊孝永介紹。

  由於看好紅酒市場,2008年,美心集團決定在重慶打造一座紅酒小鎮。他們的思路是——借鑒賣門薄利多銷的模式,船隻運門出口到歐美,返回時再裝滿紅酒,運往國內銷售。

  “雖然沒有經銷商等中間環節,但只能説是薄利多銷。”楊孝永説,紅酒加工對葡萄需求量大,為了控製成本,集團在涪陵打造了上千畝的示範園,通過標準引領,再將種植技術、管理模式傳授給農民,農民按公司要求來種,種出來的葡萄公司包回收。

  種葡萄對美心集團來説,並不只是為紅酒提供原材料,背後還有另一筆賬。

  “種葡萄只是引子,農旅融合帶動紅酒銷售才是根本目的。”楊孝永解釋説,美心紅酒小鎮僅去年就有近500萬人次的流量,如果把山下的游客吸引到山上,游客除了能體驗葡萄的種植、採摘、釀造等生産過程外,還能走進紅酒體驗館、紅酒加工車間加深對紅酒文化的認識,紅酒也就能變為旅游商品。

  “既保證了紅酒的原料,又開發出葡萄的多重價值,帶動紅酒銷售,一舉多得。”楊孝永説。

  騰訊公司

  利用數字技術為“土特産”吆喝

  美心集團“跨界”做農業的成功秘訣,在於它有做城市“網紅”的經驗,把引來的人流變成旅游商品的消費者,騰訊公司也擅長此道,不同的是,它是將線上的流量變現。

  張嘉宇是騰訊西南總部重慶公司(以下簡稱騰訊公司)的副總監。進入4月,一身運動裝的他,帶着團隊成員到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岩村走田坎訪農戶。

  一家數字技術公司的白領,為何會出現在田間地頭?

  2021年9月,騰訊公司和酉陽縣簽訂了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合作協議。張嘉宇和團隊來到何家岩村進行調研,了解到有600多年種植歷史的花田貢米,並沒能給當地農民帶來更多收益。

  如何通過數字技術讓更多人知曉何家岩,幫助農民把貢米賣出好價錢?

  “對於農業而言,我們也感到陌生。”張嘉宇坦言。後來騰訊公司找到了中國農業大學團隊,邀請他們加入了“雲稻米”計劃。

  在這項計劃中,由中國農業大學負責幫扶模式搭建,騰訊公司負責貢米營銷,當地政府負責組織農民進行稻米標準化生産。

  “游戲是我們的強項,一款游戲在線玩家可達到上千萬人,要是把貢米耕種收的場景植入到游戲裏,何愁沒有市場?”張嘉宇很有信心。

  團隊把花田梯田的實景通過數字技術植入到游戲的虛擬場景中,玩家通過開墾土地、育秧、栽秧、施肥、收穀子等環節,在游戲中體驗水稻種植的全過程,最終獲得虛擬的大米獎勵。

  為讓玩家把虛擬的成就感變成現實,游戲後&會彈窗提醒玩家,關注小程序可線下進行土地認養,收穫實實在在的大米,並且還能通過視頻查看大米的生産過程。

  “雲稻米”計劃發布30個小時後,便吸引了來自全國的5000余名消費者完成3.8萬平方米土地認養。通過數字技術,去年騰訊公司帶動貢米銷售達65萬元。

  “現實和虛擬的結合,把游戲裏的體驗感變成現實生活中的獲得感,這是數字技術賦能貢米成功銷售的秘訣。”張嘉宇説,為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土特産”銷售,騰訊公司先後在酉陽、巫溪展開助農活動,帶動當地農副産品銷售數百萬元。

  記者手記>>>

  找準切入點 “跨界”更出彩

  非農企業“跨界”農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多年前就有房地産商、互聯網巨頭、娛樂明星等“跨界”做農業的報道。但細數下來,成功的案例似乎並不多,不少項目往往雷聲大雨點小,有的甚至半路夭折了。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位建築小老闆因為看好“生態養殖”,去年“跨界”養起了“跑山雞”。但由於不懂養殖技術,也沒有市場銷售途徑,這項産業讓他虧得血本無歸。

  在記者看來,他的失敗,就在於沒找準切入點,以為搞好了“生態養殖”就會適銷對路,殊不知,全市乃至全國打“生態牌”的農産品比比皆是。

  那麼該如何找準切入點,讓“跨界”更出彩?優鏈雲、美心集團、騰訊公司的探索或許能給我們一些 啟發。

  優鏈雲從一個做三産到二産再到一産的企業,探索出“團餐+園區+食材種植”模式,實現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産業鏈閉環,找準的切入點是它每天要滿足全國龐大的市場消費需求,進而通過數據分析來精準指導生産。

  騰訊公司找準的切入點則是它通過數字技術的運用,來實現對流量的變現能力。它把花田梯田植入到游戲場景中,讓玩家身臨其境感受到當地的文旅資源和農耕文化,把游戲裏的成就感變成生活中的獲得感。

  美心集團的切入點是它通過在紅酒小鎮景區中,植入葡萄種植、加工的新場景,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帶動紅酒銷售,聯動一二三産業發展。

  (趙偉平)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49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