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智慧建設讓醫療服務更顯人文溫度

  近年來,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以智慧化醫療建設為路徑,以打造人文醫院為目標,把人文醫院建設與智慧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深度結合,將“智慧”成果滲透進各個醫療健康場景,醫療服務的每個環節都因融入了數字基因而凸顯人文的溫度,為醫院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市九院外景。

  “智慧服務”讓患者更便捷舒心

市九院門診大廳的自助服務區。

  醫院以現代智能服務終端為載體,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促進就醫流程改進,實現從診前到診後的“一站式”服務,在加強醫患信息互聯共享的同時,讓信息多跑路、多共享,患者少跑路、多便捷,多方位提升了群眾的就醫體驗。

  支付結算模式的轉變改善患者“三長一短”痛點。一是醫院實現電子醫保憑證刷臉支付服務,就診繳費可以通過刷臉識別身份,使用電子醫保憑證進行支付,實現了真正的輕裝就醫。二是在重慶市內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中首先推出“最多付一次”服務,患者可在獲批的信用額度內,在就診結束後48小時之內或者離院前通過窗口、自助機或手機等進行一次性支付確認,把多次的診間支付環節減少到一次就診只付一次費。該項便民措施被重慶市大數據局評為“小切口,大民生”專項基金項目。三是創新醫保審批、報銷服務模式。該院自行研發的智能醫保審批系統能對醫保信息進行自動審批,優化流程的同時,為醫師開醫囑提供診療參考,縮短病人的入出院時間;開通商保直賠服務,使患者在醫院結算窗口就可以“一站式”辦理醫保結算和商業保險理賠,減少患者出院後為報賬而奔波。

  遠程會診及區域影像共享打破地域限制,為患者提供同質化醫療服務。該院積極搭建北碚區域影像中心,逐步實現向全北碚區所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提供放射、心電等遠程影像診斷服務,普通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檢查,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利用遠程會診系統,做到“檢查在基層、診斷在三甲”。此項舉措改善了群眾看病就醫途徑,降低了醫療及相關費用,進一步推進城鄉醫療衞生服務均等化。

  “互聯網+護理”讓護理服務延伸到家。醫院積極探索推行“互聯網+護理服務”的全新醫療服務模式,患者可以通過手機下單,享受居家護理的延續醫療服務,為出門不便的患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目前,醫院開展的項目主要包括臨床護理、中醫護理、母嬰護理、專科護理幾個類別,如導尿管護理、鼻胃管護理、PICC護理、壓力性損傷護理等,未來將根據市民需求情況穩步增加上門護理服務項目,切實打造好這項惠民工程。

  “智慧訂餐”把餐食服務送到患者床邊。醫院實現微信自助點餐服務,患者只需掃描病房內二維碼,就能自動定位所在樓層、床號進行自助訂餐,訂餐後,食堂工作人員會準時將餐食送到病人床邊或診室。“智慧訂餐”為患者及家屬就餐提供了極大方便。通過推動餐中服務向餐前餐後“兩端”拓展,不斷提升患者滿意度。

  “智慧臨床”讓臨床服務提質增效

  通過“智慧臨床”提檔升級,全面打通醫護患三者之間的溝通橋梁,逐步達到信息共享,有效構建了臨床數據中心和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從診前、診中、診後全方位保障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的同時,有效地提高臨床醫護人員的診療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了醫療質量,降低了醫療成本,實現醫療智慧化。

  打造智慧病房建設範本。智慧病房建設與科室業務發展緊密結合,建設以住院患者為中心、床邊服務為重點,單元相連、數據共享,形成輻射整個病區的信息化服務系統。護理查房車實現護士在床旁可使用護理信息系統;在護理交互大屏自動提取護理任務數據;通過床頭平板實現床頭卡、健康宣教、住院服務、醫生查房一體化;通過輸液監測對輸液控制、監測提醒報警;運用護理機器人代替護士到病房宣教;通過智能呼叫,可實現護患音頻、視頻呼叫溝通等功能。目前,智慧病房的建設達到了以服務病人為中心,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環境的目標。在智慧病房,以患者數據有效精準為基礎,數據在各個場景實現互通、互用、互融,降低了醫護工作壓力,提高治療效率。

  全息三維醫學影像運用。全息三維醫學影像等手術及治療技術已越來越多的應用在醫院臨床醫療中,三維重建等手術輔助診斷系統在胸心乳腺外科、神經外科等科室的成功應用,以術前及術中優化手術方案、路徑規劃,降低手術風險,減少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病痛,提高術後安全保障和恢復能力等優點,為規範化精準治療提供有力醫療技術保障,為提高患者生存獲益和生活質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影像系統助力醫生診斷。智能診療&&,為醫生提供影像檢出、病灶分析、臨床決策輔助等方面初次篩查的人工智能服務,提供人眼無法觀察和判斷的更多維度的信息,肺結節診斷和兒童骨齡檢測目前已經常規使用該系統輔助診斷,為放射科醫生配備了優秀的人工智能診斷助手。

  “智慧管理”讓質量管理更安全

市九院醫院文化角。

  讓醫療服務更有人文溫度,不僅僅需要在醫療過程中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便捷的服務,一個高效、智能的管理體系同樣重要。從量化、環節管理等方面着手,醫院集成了業務管理、數據融合、智能輔助決策等多個系統,促進醫療質量管理控制&&建設進一步完善,為患者搭建了高效、安全的質量管理&&,讓患者就診更安心。

  實現全流程病案無紙化。病案無紙化實現病歷規範、及時歸檔,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病案的質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全院的流程進行優化,對業務系統進行改造,各系統間必須實現互聯互通。因此,病案無紙化實施的過程,也就是提升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過程。

  研發醫院三甲複審數據決策支撐系統。醫院針對三甲複審數據提取自主研發了一套決策支持系統,支持自動提取、自動提取後科室確認、手工上報醫務部審核三種方式,醫院把對科室數據進行目標考核管理,將三甲複審管理指標融入日常醫院管理中。

  信息高效應用支撐質量管理。通過危急值預警、差錯事故管理、抗生素使用管理等系統,利用醫生工作站、短信等進行預警提示,在醫院內部形成快速反應機制,充分發揮信息共享優勢,提高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正確率,實現醫療質量閉環管理。

  藥品不良反應自動監測。系統記錄了所有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歷、醫囑、用藥情況等,在篩選出患者可能出現藥品不良反應時自動觸發報告,實時上報並短信通知醫生,使醫生能及時停藥或調整用藥,有效保障臨床用藥安全。目前,全國只有該院一家能做到這種寬範圍、細顆粒度和自動篩查功能。該系統也取得了軟體著作權,並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其中一部分功能在全國部分省市進行試點。

  秉承“人文醫療”理念,市九院將繼續積極探索信息化時代智慧醫學“人文+信息”的關懷新模式,開創人文醫療創新發展新局面,讓醫療變的更有溫度,以高質量發展為廣大群眾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和健康服務。

 

編輯: 許小藝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7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