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加快打造雙城經濟圈4個“1小時交通圈”

  《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明確提出,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一目標任務如何打造?

  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交通部門將加快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個“1小時交通圈”,推動形成國際聯通、區域貫通、市域互通、要素暢通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努力支撐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4個“1小時交通圈”即着力構建成渝雙核超大城市之間1小時通達、成渝雙核至周邊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成渝地區相鄰城市1小時通達、成渝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

  市交通局將從航空、鐵路、公路、航運、樞紐等方面加快構建現代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建設輻射全球的世界級機場群,合力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重慶將加快建設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積極推進重慶新機場前期工作,推動實現“市內雙樞紐協同、成渝四大機場聯動”機場格局,深化一批支線機場布局研究,開工建設一批通用機場。到2027年,江北機場旅客、貨郵吞吐能力分別達到8000萬人次、120萬噸。

  共建軌道上的經濟圈。我市將提速建設“米”字型高鐵網,加快推進成渝中線、渝西、渝昆、渝萬、成達萬和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6條高鐵建設,啟動渝宜高鐵、黔江至吉首高鐵建設,積極推進渝貴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融入國家高鐵“八縱八橫”主通道,促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等融合發展。完善貨運鐵路網絡,強化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要國際物流通道的緊密銜接,加快實現千億元級工業園區、國際性樞紐港站全覆蓋。到2027年,高鐵運營里程突破1900公里,鐵路網總規模達到3700公里,更好實現1小時成渝雙核直連,加快實現2小時市域城市至中心城區、3小時毗鄰省會互通、6小時北上廣深通達。

  完善雙城經濟圈公路體系。我市將加快推進“三環十八射多聯線”高速公路建設,大力實施射線高速公路擴能改造,啟動建設成渝高速加寬、渝遂高速銅梁至潼南段改擴建等項目,實現高速公路“八車道”零的突破,持續加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間、“一區兩群”間通道。到2027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實現鄉鎮通三級公路比例達到85%,村民小組通暢率達到98%。

  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我市將加快暢通嘉陵江、烏江、涪江等高等級骨架航道,積極配合國家部委加快推進三峽水運新通道前期工作,完善“一幹兩支六線”航道網絡體系;全力建設果園港、萬州新田港和涪陵龍頭港三大戰略性樞紐港,積極打造“三樞紐五重點八支點”港口集群。到2027年,全市港口貨運吞吐能力達到2.5億噸。

  打造功能完善的樞紐體系。我市將以共建通達全球、銜接高效、功能完善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為導向,加快構建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持續提升全球互聯互通水平,以樞紐“極”升級支撐強化經濟“極”、引領帶動産業“極”。同時,積極構建多層級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體系,大力發展臨空、臨港、臨站經濟,建成重慶東站,開工重慶站改造、科學城站,加快構建“三主多輔”鐵路客運樞紐以及鐵路貨運樞紐體系。深入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推進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産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快補強鐵水、公鐵、陸空三大多式聯運網絡。

  該負責人&&,通過實施以上舉措,到2027年,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能級大幅躍升,基本形成“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發展的戰略性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交通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貢獻度將不斷提升。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47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