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聚力共推數字經濟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日前發布的《重慶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顯示,近年來重慶數字經濟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長16%,高于GDP年均增速9.9個百分點,預計到2025年總量將超過1萬億元。

  今年重慶將如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對此,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區縣及企業負責人。

  搶抓國家戰略實施機遇

  推動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

  下單、生産、組裝、交付……在數字化業務流程倣真實訓場景中,一臺筆記型電腦“從無到用”全流程各環節,充滿“智慧因子”——這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産業數字化賦能基地的智慧場景。

  該基地位于南岸區迎龍創新港,除教學場景外,還可為川渝兩地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咨詢決策、人才供給、技術驗證、倣真實驗等服務。

  “這個基地是我們加快推進産業數字化的重要依托。”南岸區委負責人介紹,南岸在去年啟動實施制造業躍升發展攻堅三年行動,聚焦“智慧+”“創新+”“綠色+”,提升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準,規上企業智能化數字化覆蓋率已達55%。

  該負責人説,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發展數字經濟帶來了巨大機遇。在加快推動産業數字化的同時,南岸區還將著力推進數字産業化,全面落實“滿天星”行動計劃,以重慶軟件園為載體,在數字文創、數字內容、汽車軟件等方面做出特色,爭創中國軟件名園,力爭未來五年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50%。

  堅定數字化轉型信心決心

  提升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水準

  近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重慶市兩化融合發展數據地圖》顯示,去年重慶兩化融合發展水準達61.5,持續保持中西部第一,過半數企業實現單項業務數字化應用,超八成企業實現數字化研發。

  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裝”),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初,該公司自主研制的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刷新了全球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功率最大、風輪直徑最大的紀錄。

  “數字化轉型,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關鍵詞之一。”公司副總經理黃衛民介紹,面對市場競爭加劇、非技術建設成本增加等多重挑戰,公司建立並整合了覆蓋全業務流程的信息化係統,提升貫穿産品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産品狀態資訊跟蹤與反饋能力,提升了企業智能化發展水準。

  黃衛民表示,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在企業本身,要把目光放在長遠的未來,看到雖然轉型需要付出成本、經歷陣痛,但卻是降本增效贏得競爭的重要途徑。今年,中國海裝將更加積極擁抱數字化,協同上下遊産業鏈,打造主動標識,推動産業鏈企業間資訊交互和共用,共建跨企業網絡化協同設計與制造平臺,提升企業間資源共用、協同整合水準,深度支援企業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軟信企業與傳統企業相向而行

  發揮技術優勢賦能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

  3月下旬,天氣變暖,在潼南區匯達檸檬的智慧果園裏,種植人員利用智慧灌溉係統,精準控制土壤墑情,“訓練”檸檬樹把根扎得更深,從而提升果品品質。

  去年,智慧化改造後的匯達檸檬果園,一級果增産三成。這是零數科技智慧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楊長新頗感驕傲的成果之一。

  “數字化轉型,知易行難。”楊長新説,這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需要傳統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需要軟信企業與傳統企業相向而行,發揮技術優勢賦能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

  楊長新介紹,團隊成員正致力于將智慧農業的應用從果園拓展到更多場景中。

  例如,在位于涪陵區的重慶恒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冷水魚養殖基地,楊長新的團隊最近打造出5G智慧特種水産養殖係統,通過各種感測器和控制器,對水質、溶氧量、魚類生長狀況、廢水處理情況等進行監測管理,不僅可幫助基地降低人力成本,還可全程追溯冷水魚養殖資訊,保證産品品質。(記者 王天翊)

編輯: 曹妤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6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