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挑戰三大難題,東溪河特大橋飛架南北

  修建中的巫鎮高速東溪河特大橋。通訊員 喬洛陽 攝/視覺重慶

  春分時節,巫溪魚鱗鄉與徐家鎮交界處,東溪河流水淙淙,河谷兩側壁立千仞。

  近300米高的懸崖頂端,正在建設中的巫鎮高速東溪河特大橋飛架南北——串聯起南邊的重慶巫溪和北邊的陜西鎮坪。

  看著又一根拱橋立柱成功安裝,杜黎明輕舒一口氣。

  “這橋修起來太難了!從開工第一天起,心就一直懸着。”身為中鐵十二局巫鎮高速四分部項目總工程師,杜黎明自接下東溪河特大橋建設任務以來,就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巫鎮高速全長48.69公里,橋隧比達90.6%,修建難度極大。其中,東溪河特大橋又是修建難度最大的,是巫鎮高速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東溪河特大橋為什麼難建?施工方又是如何迎難而上的?

  1 起吊裝置無處架設

  辦法:崖壁上裝纜索吊,靠人力背物資

  崖頂修橋、高空作業,首先要解決的是起吊裝置的架設問題。

  然而,經過地形勘探,杜黎明和施工團隊卻犯起了難,“高速公路修橋,一般都是將起吊設備安置在兩端的引橋上。可東溪河特大橋兩端皆是隧道,引橋太短,無法架設起吊裝置。”

  怎麼辦?杜黎明想到了架設高空纜索吊的辦法,“在大橋兩側崖頂尋找承重點架設高空纜索,利用纜索吊吊裝橋梁構件。”

  採用這一方案,雖然可解決起吊設備安裝的問題,但又存在纜索吊承重量不夠的問題。

  “56個吊裝節段,最重的達到103噸,一個纜索吊無法承載。”杜黎明介紹,在權衡利弊後,施工方決定架設四條纜索,用4個纜索吊承擔原本兩個起吊裝置就能完成的工作。

  可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兩側崖頂作業面都很窄,無法修建施工便道,架設纜索吊的設備要如何運抵崖頂?

  “只能靠人背!”3月21日,杜黎明帶着重慶日報記者來到了施工方在後山緩坡處修建的一條人行棧道,徒手攀爬不過二十幾米,記者就已氣喘吁吁。

  “單程要近兩個小時,每個人背80斤,30多人用了一個多月,才把30多噸沙子、水泥、鋼絞線等物資背了上去。”杜黎明説。

  2 巨大橋梁構件運輸難

  辦法:拆解構件分組運輸,夜間錯峰通行

  吊裝問題解決了,沒等杜黎明緩一口氣,一通電話又帶來了新的難題。

  “杜總,你們的車把路堵死了,你快去看看吧!”東溪河特大橋開工不久後的一天上午,正在工地忙碌的杜黎明接到了這樣一個電話。

  原來,運輸着東溪河特大橋巨大橋梁構件的載重貨車卡在了雞心嶺附近的一個彎道處,造成了嚴重的交通堵塞。

  巫鎮高速所在的秦巴山區,山高谷深,道路多沿河谷修建,不僅狹窄,而且彎多彎急、崎嶇難行。

  “在前期的勘測中,我們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還想方設法將橋梁構件盡量拆解,待運抵施工現場後再進行組裝。”杜黎明介紹,雖然經過拆解,但最短的橋梁構件也有11米長,“一般是6輛載重貨車為一組,將拆解後的構件從西安運過來,正常情況下單程要18個小時。”

  匆忙趕到現場的杜黎明和同事們一邊指揮着載重貨車小心翼翼地駛過彎道,一邊配合交警疏導交通。

  為盡量降低構件運輸對交通造成的影響,經過研究並與運輸負責人協商,施工方採取了載重貨車白天行駛至某處等待,深夜零時至清晨6時運貨、卸貨、返程的工作模式。最終,所有56件橋梁構件全部順利運抵施工現場。

  3 沒有施工場地

  辦法:在河道上建施工&&,再吊到高空安裝

  在解決橋梁構件運輸難題的同時,杜黎明還在着手解決另外一個難題。

  “東溪河河谷極其狹窄,除了河道就只有一條魚鱗鄉通往徐家鎮的交通要道,連堆放橋梁構件的地方都沒有,更別説修建施工場地了。”杜黎明介紹,東溪河河谷為深切峽谷地形,唯一的辦法是用鋼架和鋼板在河道上方搭建起一個施工&&,“結合河谷地形條件,我們用了3000多噸鋼材,搭建了一個6000平方米、整體形狀類似數字7的施工&&。”

  “我們在&&上修建了轉運鋼軌,所有構件經由鋼軌轉運至橋梁正下方後,再由纜索吊吊運至高空作業處進行安裝。”杜黎明介紹,東溪河特大橋全長506米,主橋為跨徑330米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橋面距離地面的垂直高度達289米,相當於90多層樓房的高度,是西南地區最高的拱橋。

  如此巨大的高差,橋下又有車輛和行人頻繁往來的交通要道,如何解決高空墜物這一安全隱患?

  和巫溪相關部門協商後,施工方在道路一側山體內開挖了行車隧道,車輛和行人由隧道通行。

  自2020年4月開工至今,施工方在東溪河特大橋的修建過程中逐一解決着各個施工難點,向着今年6月鋪設橋面的既定目標不斷前進。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45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