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發布2023年“我為青年辦實事”項目清單

  1 “青少年之家”公益活動

  依托1048個“青少年之家”陣地,開設七彩假期、紅領巾學堂、暑期托管班等項目,全年服務青少年160萬人次以上。

  2 青少年主題健身係列賽事活動

  舉辦“奔跑吧·少年”兒童青少年主題健身係列賽事活動40項(次),覆蓋青少年不少于50萬人次;開展第42屆川渝“校園之春”文化藝術體育活動,覆蓋青年20萬人次以上。

  3 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

  開展“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月活動”,覆蓋青年學生50萬人次以上;建設心理健康社團100個,全年為青少年提供個性化心理健康服務不少于1.6萬人次。

  4 服務青年婚戀交友活動

  開展“青春之約”“渝見·會聚良緣”婚戀交友活動,實施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家和計劃”、婚姻家庭指導服務,覆蓋青年不少于5.6萬人次;全年提供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10萬人次以上。

  5 青年就業見習幫扶計劃

  計劃募集見習崗位12萬個,組織3萬名以上青年見習提升能力;全年結對幫扶不少于3200名低收入家庭大學畢業生就業。

  6 青年文化空間建設行動

  打造融合圖書閱讀、文化沙龍等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100個,以青年需求為核心,拓展特色城市空間。

  7 新興領域青年服務行動

  開展“快遞從業青年服務月”“青社學堂”等係列活動,全年服務青年6萬人次以上。

  8 平安課堂進校園活動

  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檢查和抽查,開展平安課堂進校園活動,保護教育青少年100萬人次以上。

  9 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幫扶行動

  加大關愛保護力度,確保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率達100%;開展“冬日陽光·溫暖你我”新春關愛行動,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實現新年心願3萬個。

  10 青年住房保障行動

  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8.1萬套(間),重點分布在軌道交通站點和商業商務區、産業園區、校區、院區(醫院)及周邊,進一步促進産城融合、職住平衡。

  資料來源:團市委

  2月22日,由《重慶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實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舉辦的2023年“我為青年辦實事”項目清單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了解到,清單根據青年實際需求,聚焦青年就業創業、婚戀交友、住房保障、權益維護等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實施10項青年民生實事,不斷提高青年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認同感。

  據悉,這10項青年民生實事分別為:“青少年之家”公益活動、青少年主題健身係列賽事活動、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青年婚戀交友活動、青年就業見習幫扶計劃、青年文化空間建設行動、新興領域青年服務行動、平安課堂進校園活動、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幫扶行動、青年住房保障行動(如圖)。

  其中,開展“青少年之家”公益活動,依托1048個“青少年之家”陣地,開設七彩假期、紅領巾學堂、暑期托管班等項目,打通服務青少年的“最後一公里”,全年服務青少年160萬人次以上。

  開展青少年主題健身係列賽事活動包括,舉辦“奔跑吧·少年”兒童青少年主題健身係列賽事活動40項(次),覆蓋青少年不少于50萬人次;開展第42屆川渝“校園之春”文化藝術體育活動,覆蓋青年20萬人次以上,促進青少年茁壯成長。

  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開展“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月活動”,覆蓋青年學生50萬人次以上;建設心理健康社團100個,全年為青少年提供個性化心理健康服務不少于1.6萬人次,讓優質心理健康服務惠及更多青少年。

  新聞延伸>>>

  市人力社保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董濤:

  三個方面做好青年就業見習工作

  我市將如何幫助青年參與就業見習以及低收入家庭大學生就業?2月22日,市人力社保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董濤表示,我市今年計劃募集見習崗位12萬個,組織3萬名以上青年見習提升能力;全年結對幫扶不少于3200名低收入家庭大學畢業生就業。

  “青年人參加就業見習活動,可以跟隨就業見習基地委派的帶教老師開展崗前培訓、安全教育和就業實踐,通過崗位實踐鍛煉,提升就業能力。”董濤稱,見習期間可享受不低于100元每人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障和不低于2100元每月的基本生活費。

  今年,市人力社保局將在三個方面以更大的力度做好青年就業見習工作。

  一是統籌推進見習目標。努力實現崗位募集規模穩中有升,全年募集見習崗位不少于12萬個,組織3萬名以上青年見習提升能力,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充足見習機會。

  二是做好見習對接服務。開展2023年全市公共就業服務係列專項活動,包括就業見習政策宣講月、就業見習專場招聘會等,為青年見習求職和就業見習基地見習用工搭建平臺。

  三是助力重點群體就業。為低收入家庭大學生和有就業意願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針對性服務。開設企業訂單式培訓班和市場需求大的緊缺職業技能培訓班,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職業技能培訓,力爭實現培訓結束即上崗。全年結對幫扶不少于3200名低收入家庭大學畢業生就業。

  本報記者 楊鈮紫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388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