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半月談 | 追蹤社區治理“三法”
2023年02月13日 14:08 來源: 半月談

  半月談記者 王金濤 趙佳樂 周 凱

  重慶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曾經矛盾錯綜複雜,4年前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時遭遇不少居民抵制,黨的二十大代表、2021年“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社區黨委書記謝蘭忍受癌症病痛,頂着不滿和非議挨家挨戶勸解,推動社區逐步由亂到治。

  面對一些難以解決的矛盾,基層治理如何有溫度、有人情味?社區幹部如何贏得群眾信任?如何讓群眾參與治理?近期,半月談記者帶着這些問題,跟隨謝蘭在邢家橋社區一探究竟。

  解決人手短缺的辦法:

  “先贏得群眾,再發動群眾”

  邢家橋社區面臨老舊小區改造、矛盾化解、疫情防控等大量工作,僅靠9個社區幹部無法完成。“我們靠實幹贏得群眾信任,進而發動群眾,最終解決了這些難題。”謝蘭説。

  邢家橋社區有1.1萬多人口,其中“農轉非”安置房488套、安置戶1422人,這些安置房建於1992年。“上廁所要打傘,怕被樓上滲漏的糞水澆頭,做飯時怕墻皮掉進鍋裏。”72歲居民曾凡玉説。部分居民抵制老舊小區改造,希望政府拆遷補償。

  “小區改造之初,有人説我想借改造工程發財,那段時間我挨了這輩子最多的罵、流了這輩子最多的淚。”謝蘭説。但她和社區幹部沒有氣餒,挨家挨戶走訪聽取訴求,有的家庭走訪了上百次。

  2018年底,小區改造試點樓開工,樣板間讓居民看到了希望,幾個月後整治工程全面啟動,很多居民自願加入改造工作。2018年10月謝蘭被查出患有肺癌,但仍忘我工作,有的居民上門為她送中藥。2020年初安置房居民住進新居,安置房片區煥然一新。

  贏得群眾的信任,邢家橋社區順勢構建“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幢黨小組”機制,通過黨建引領社區老同志、熱心群眾以及社會組織、高校誌願者等參與社區治理。目前社區有在冊志願者1213人,成立了小二幫幫隊、婆婆調解隊等13支志願服務隊伍。

  半月談記者在邢家橋社區走訪看到,隨處可見的志願者有效緩解了社區幹部人手緊張問題。在邢家橋社區二期改造施工處值勤的志願者周敏英説:“自去年3月17日開工以來,我們每天都在收集群眾意見。問題小的,當場解決;解決不了的,就轉給施工方處理。”施工方監理徐利説,多虧這些志願者處理了大部分施工單位和居民之間的矛盾,工程才得以順利進行。

謝蘭招呼居民一起乘坐新電

  化解矛盾的辦法:

  “把生人變成熟人再變成朋友”

  半月談記者調研時發現,社區矛盾主體多元化、複雜化,物質利益衝突佔主導地位,矛盾糾紛往往容易激化,小問題變成大問題。謝蘭認為,矛盾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社區要有溫度、幹部要有人情味。

  “社區治理就是讓居民從生人變成熟人、從熟人再變成朋友的過程。”謝蘭説,只要有人來社區辦事填資料,我就會記下姓名和基本情況。以後每次見面,叫出對方名字,關係自然就拉近了。成為朋友後,居民們自然願意傾訴問題。

  半月談記者看到,每當謝蘭走進社區,就變成一個行走的“意見箱”,不時有人向她反映問題:停車位佈置不規範擋了路,或是窨井蓋凸起。謝蘭説,這些事情看似雞毛蒜皮,卻是居民的急難愁盼,必須件件有落實、有回應。

  邢家橋社區建立社情民意&賬,按照小事當天辦、急事當月辦、難事當年見效的原則,及時在小區公示,回應群眾關切。“建議增加健身器材”“建議單邊規劃停車位”……在邢家橋社區“回音壁”上,群眾意見每一條都標注了落實情況、整改狀態、聯絡人等。半月談記者看到,在已完成事項後面,都標注着“電話回訪:滿意”。

  正是因為社區治理為居民辦實事、有溫度,老舊小區改造時的很多“反對派”最後變成了社區治理的主力。“社區工作人員的手機從來不關機,對一般的問題從來不隔夜回復……看得出,他們不是在搞面子工程。我也願意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分子,為建設美好家園出一份力。”居民任術英説。

  如今的邢家橋社區矛盾化解不生硬,凡事先動之以情,以情通促理通。同時,邢家橋社區善於吸納基層群眾參與到矛盾糾紛化解中來,讓居民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力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

  增強凝聚力的辦法:

  “用身邊人打動身邊人”

  邢家橋社區部分居民原是一個村的,進城後鄰里間的交流少了,熟人社會變成生人社會,居民們凝聚力不足,參與社區自治管理的參與意識和動力不夠。

  謝蘭説,邢家橋多數居民對社區生活有陌生感,發掘和利用本地文化有利於縮小居民與新環境的距離感。“小院”就是特色在地文化之一。在謝蘭的記憶中,鄰居們總是在小院的黃桷樹下“擺龍門陣”,鄰里鄉親怡然自樂。

  於是社區將“院壩”這一文化意象融入各類活動,結合社區實際情況,陸續開設“小院大講堂”“小院議事堂”“小院放映堂”等特色活動,激發社區發展動力和群眾活力,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邢家橋社區有一個“和家生態花園”,由四川外國語大學志願服務隊與居民共同設計建設,曾經破爛不堪的社區角落如今種滿綠植,在花園周邊的墻上,用圖畫形式記錄着邢家橋社區居民平凡又感人的故事:喬華遷老人原是長江大橋的設計師,至今仍在社區做一名無私奉獻的志願者;84歲老人謝高榮照顧癱瘓妻子,20余載不離不棄……

  “這些都是老百姓身邊的故事,可親可感可學,比我們組織的宣傳活動效果好得多。” 謝蘭説。社區還在此舉辦了“100幅畫説人和”畫展,回顧街道社區的歷史,打造社區專屬的記憶符號和文化感召力。

  謝蘭認為,黨建和文化活動不能關起門來搞,要敞開大門搞,這樣才能讓更多老百姓參與,讓黨員幹部聽到百姓心聲,從而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

編輯: 陳雨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6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