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大學牽頭建設深空探測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2月7日,位于重慶大學的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探月車。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電影《流浪地球2》裏的太空天梯,或將變成現實!2月7日,深空探測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咨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建設方案研討會在重慶大學舉行。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協同創新中心將聚焦太空太陽能電站、深空極端環境下基礎科學、地外生態係統、太空天梯等重要方向任務,開展國際聯合攻關,打造世界深空探測國際合作平臺。

  協同創新中心於2020年由教育部認定,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同支撐建設、運作,以重慶大學為依托建設單位,旨在聚焦深空探測前沿科學和技術重大問題與需求,培養科研人才隊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促進地方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

  會上,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重慶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謝更新從建設基礎和意義、戰略定位、主要建設任務、建設計劃、管理機制等方面介紹了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方案。

  “一直以來,重慶大學積極推動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建設,參與我國航太重大工程,承擔多項研制任務,無論是載人月球車總體方案研究、種出月球上第一片嫩芽,還是月球天梯概念研究,都取得積極進展。”謝更新介紹,今後,協同創新中心將組織來自俄羅斯、西班牙、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際科學家聯合攻關,吸引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和人才,圍繞人類共同的深空探測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技術難題和重大需求與任務,打造世界深空探測國際合作平臺,探索有組織科研和産學研用精密合作的機制和模式,做真研究、真解決問題、真正産出高水準成果和人才,打造深空探測領域“産、學、研、用”良性生態環境,為國家和世界深空探測作出重慶貢獻、貢獻重慶智慧和重慶力量。

  當天,戚發軔、王禮恒、鐘志華、包為民、朱廣生、王建宇、周志成、曹喜濱、賈振元、王赤、于登雲等10余名兩院院士,以及來自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中國載人航太辦公室、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共計60余人,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圍繞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院士專家表示,中心要瞄準國家空間科學發展的戰略規劃,突出重點,發揮高校學科全、綜合交叉,年輕師生多、創新活力強以及國際合作渠道廣等優勢,通過科學目標牽引,開展原創性研究,做好基礎的科學和技術貢獻,為國家甚至世界深空探測提供更好的技術、人才等支撐。

  “深空探測是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前沿領域,無論對學科、人才還是産業經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牽引作用。”謝更新表示,下一步,協同創新中心還將緊密結合行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更加詳細的規劃布局,借助重慶的産業基礎和優勢,開展深空探測前沿科學和技術問題研究,培養科研人才隊伍,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作出具有重慶特色的貢獻,引領世界深空探測和航空航太産業發展。

  太空天梯真的能實現嗎

  最近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2》大火,再次掀起科幻熱潮。作為人類進入太空的構想之一,“太空天梯”也隨之受到關注。那麼,太空天梯真的能實現嗎?

  “這個構想在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任務中,已完成概念設計。”深空探測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重慶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謝更新介紹,中心設計的多段式可重構“太空天梯”,由近地天梯子係統、太空天梯子係統、近月天梯子係統組成,包括雙向載運、太空資源開發與利用、太空旅遊、太空服務站等功能,具有創意新穎、造價可控、功能多樣等特點。

  他表示,要實現這一構想,不僅需要機械、環境、控制、力學、材料等學科開展交叉學科研究,在基礎研究和技術上進行攻關,也需要開展驗證性試驗。

  謝更新説:“我們將利用重慶的地理特點,在天坑開展千米級天梯驗證技術初步方案,在洞穴中開展地外可控生態係統地面驗證實驗,以及模擬地外星球人類生存實驗與研究,為長期地外星球載人探測任務提供技術儲備。”

  記者 張亦築 李志峰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934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