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484家專精特新企業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助推器”

  一月十日,二〇二二年度重慶專精特新優秀企業家頒獎典禮在重慶舉行。記者 解小溪 攝\視覺重慶

  137家企業上榜,入選企業數量位列西部地區第2位、全國第12位,這是2022年工信部評定的第四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榜單上,專精特新渝企的“成績單”,該批次入選企業的數量是我市前三批入選總數的1.2倍。

  此外,據統計,剛剛過去的2022年,全年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79家,其中小微企業佔比近8成。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2484家專精特新企業,製造業企業佔比超過8成;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5家,製造業企業佔比近9成。

  如今,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優勢的專精特新企業,已成為帶動全市中小企業發展的“領頭羊”、推動全市製造業乃至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通過智能化改造練就“絕活”

  全市去年累計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建成數字化車間379個、智能工廠49個

  剛進入新年,從事半導體零部件生産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慶臻寶實業有限公司,離子熔射工廠、半導體部件工廠等多個廠區“火力全開”,生産線上作業聲不絕於耳。

  “去年企業訂單實現跨越式增長,今年也要開個好頭!”臻寶實業董事長王兵説,在保障完成訂單任務的同時,今年企業還將籌備碳化硅材料研發線投産,“每個人都恨不得分成幾個人用。”

  能夠持續接到市場訂單,源於臻寶實業持續實施的智能化改造——自2020年成功創建半導體設備核心部件數字化車間以來,智能製造信息化系統的運用讓企業實現生産自動化,從而不斷加速新産品研發和生産進度,迅速搶佔半導體藍海市場。

  類似臻寶實業這般,通過實施智能化改造掌握“絕活”,在産品細分領域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是去年全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最大亮點。

  從事汽車産業領域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科創達(重慶)汽車科技公司同樣通過智能化應用練就了“絕招”。

  “我們將手機、平板設備等智能軟體開發體系應用到了汽車領域,讓車載系統形成類似手機的操作和使用體驗。”中科創達負責人説,在目前全球40個主流汽車品牌中,超過7成都使用了中科創達智能操作系統産品和服務。

  市經信委中小企業處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通過實施製造業智能化賦能行動,特別是圍繞專精特新企業“上雲用數賦智”來“做文章”,全年累計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建成數字化車間379個、智能工廠49個,智能化成為專精特新渝企的“標籤”。

  成為“補短板”“填空白”代表

  專精特新企業的分佈情況與全市産業結構高度契合

  去年12月26日,全市重點“小巨人”企業重慶山外山血液凈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全市首個科創板上市企業。

  成立近20年來,山外山始終專注血液凈化設備和血液透析機關鍵技術研發,其研發的國內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持續血液凈化系統和第一台在線式血液透析濾過機,均填補了我國數字醫療領域的空白,打破了進口産品的壟斷。

  目前,山外山的血液凈化設備在國內外累計實現裝機1萬餘&,不僅在國內1000多家醫院實現終端裝機,還遠銷希臘等63個國家和地區。

  專注細分領域實現成長壯大,並在去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還有重慶瑜欣平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去年5月,瑜欣平瑞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交易。

  瑜欣電子以製造和銷售電子、機械等配件産品為主,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應用高新技術和智能工藝,已擁有發明專利100余項,其研發的核心電子控制器成功彌補了國內數碼發電機變頻技術短板。

  目前,瑜欣電子的核心産品——通用汽油機點火器,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1,其數碼變頻發電機變流器産品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3。

  “一批像山外山、瑜欣電子這樣的細分市場行業‘領頭羊’,充分展現出專精特新渝企的‘硬實力’。”市經信委負責人説,全市255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涉及裝備、電子、汽車、化工、材料等多個行業,這些都是我市支柱産業,表明專精特新企業的分佈情況與全市産業結構高度契合。

  細數去年我市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整體發展趨勢,具備了“6789”的特徵:超6成企業的年度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超7成企業來自國家重點支持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産業領域,超8成企業深耕本行業在10年以上,超9成企業都是各自行業領域“補短板”“填空白”的代表。

  另外,從去年全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特點來看,呈現出“主導産品市場競爭力強,專業化程度高,研發體系完善,補鏈強鏈效果好,企業管理水平高”等5類特點,專精特新企業已成為推動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引資”“引智”雙管齊下

  “渝企金服”&&累計服務企業5.4萬家;300名專家面對面&&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攔路虎”。

  比如,全市重點“小巨人”企業之一、專注微創手術工具研發生産的重慶西山科技,其手術動力裝置産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國前列。不過這位行業“模範生”亦曾遭遇資金難題——此前企業一筆貸款無法及時償還,一度面臨逾期風險。

  得知這一情況後,兩江新區財政局當即派遣工作人員,協助西山科技申報財政貼息50%優惠專項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治標還需治本,如何為專精特新企業融資“松綁”?去年以來,我市通過開展“政、銀、企”對接,形成“政府基金+社會資本+銀行貸款+上市融資”中小企業融資矩陣,截至去年底,“渝企金服”&&累計服務企業5.4萬家,幫助企業融資1644億元。

  專精特新企業不僅需要引資,還需要引智。比如,面對如何上市等“成長的煩惱”,它們既需要政府部門加大扶持,也需要“智囊”出謀劃策。

  為此,去年我市開展“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專項行動,形成市區聯動、部門協同的企業訴求解決渠道,在區縣層面實現專精特新企業“一企一策一人”服務全覆蓋,幫助企業解決一批涉及用地、用電、用工的發展難題。

  去年我市還通過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辦公室等&&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比如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設立專精特新專區,全年累計服務企業9500多次,包括發布2批、45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包,提供了數字化賦能、管理諮詢等專屬服務。

  我市還形成專家“點對點”服務對接——從中小企業專家委員會中選出114名專家,為全市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點對點服務,並分區縣、片區安排300名專家面對面&&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通過“引資”和“引智”雙管齊下,全市專精特新企業得到實實在在地支持,打好了發展壯大的基礎。

  五項培育舉措助力“新突破”

  推動梯度培育、推動技術創新、提高企業融資可得性、為企業智能化賦能、提高政府部門服務能力

  梳理去年我市新增的1579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及137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可以發現,這批新增企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軟體産業、科研技術服務業,其中不少都是戰略性新興産業,這表明在近年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推動下,全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與全市製造業發展走向一致,其發展韌勁和引領作用也在不斷增強。

  取得亮眼成績後,接下來全市專精特新企業如何變得更“強壯”,在數量和質量上取得再突破?

  市經信委負責人&&,今年我市將圍繞專精特新企業“生成、成長、壯大、上市”這4個成長發展周期,通過採取“推動梯度培育、推動技術創新、提高企業融資可得性、為企業智能化賦能、提高政府部門服務能力”等5項舉措,培育形成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比如,推動企業梯度培育方面,今年我市將重點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種苗企業,包括廣泛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聚力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而在為企業智能化賦能方面,我市將通過定期發布專精特新企業産品服務供給清單、産業下游大企業産品需求清單,實現供需信息互通,以此引導專精特新企業持續實施智能化改造,並鼓勵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聯動,在供應鏈、金融鏈、人才鏈、創新鏈開展更多合作。

  數説>>>

  重慶137家企業上榜工信部第四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重慶入選企業數量位列西部地區第2位 全國第12位

  該批次入選企業的數量是我市前三批入選總數的1.2倍

  家底

  2022年

  全年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79家,其中小微企業佔比近8成

  預計全年全市專精特新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以上

  截至2022年底

  全市有2484家專精特新企業,製造業企業佔比超過8成

  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5家,製造業企業佔比近9成

  特點

  超6成企業的年度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

  超7成企業來自國家重點支持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産業領域

  超8成企業深耕本行業在10年以上

  超9成企業都是各自行業領域“補短板”“填空白”的代表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27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