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市人大代表溫小華:保護城市文脈讓文化遺産更具影響力

  不久前,我市啟動了首批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十大重點項目,雲陽磐石城等5個遺址公園,也入選其中的長江三峽(重慶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重點項目。這讓市人大代表、雲陽縣文物保護管理所(雲陽縣博物館)所長(館長)溫小華倍感振奮。

  “目前,磐石城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0%。”溫小華介紹,磐石城是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雲陽新縣城至高處,其形如巨大磨盤,故名“磐石城”。“入選重點項目,意味著將得到更好保護利用,對打造三峽文化新標識,促進文旅産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探索三峽文物保護及三峽考古遺址的創新路徑,保護城市文脈讓文化遺産更具影響力,對投身文保事業多年的溫小華來説,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多年來,他和當地文保戰線的同事們一起,奮戰于文物保護一線,有效推動了工作進展。

  當選市人大代表以來,溫小華積極呼籲市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關心支持雲陽和渝東北三峽庫區文物保護工作。他結合工作實際,通過廣泛調研,先後提出關於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等的建議5份、調查報告2份。其中,關於加強基層文博人才發展、加強後續三峽基礎性文物保護工作的建議,被市人大常委會列為重點建議督辦,得到有效辦理和落實。

  2022年,溫小華又針對雲陽恐龍化石資源保護利用、三峽庫區消落帶文物保護等提出了多項建議,獲得市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相關工作正有序推進。“作為人大代表,要履職盡責、積極作為,作為一名文保人,要發揮自身優勢,著力提升文化遺産影響力。”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溫小華十分注重密切&&群眾,廣泛聽取民聲意願。在雲陽縣黎明村實施傳統村落整體性保護中,當地群眾向他反映安置點選擇、補償標準等現實問題,溫小華一方面耐心解釋政策,一方面向有關部門建議優化安置幫扶措施。最終,有關部門充分吸納了建議,獲得群眾理解和支持,為當地文物保護奠定了良好環境。

  近年來,溫小華先後主持了彭氏宗祠、溫家祠堂、高祖廟等系列保護修繕建設,相關文物保護項目均全部高質量通過驗收。由其主編的《朐忍風華(雲陽文物精粹)》既是對“前三峽”考古成果的總結,也是積極推廣雲陽文化遺産資源的嘗試,出版後廣受好評。

  不久前,溫小華在當地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匯報了履職情況,依法測評中滿意率100%。其工作成效也受到市人大常委會充分認可,榮獲“重慶市人大代表履職貢獻獎”。

  2022年12月,溫小華連任市第六屆人大代表。“這是組織和人民對我的充分認可與信任。”溫小華&&,將一以貫之保持對文物保護事業的熱愛,牢記代表光榮使命,全身心投入工作,為強化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利用、文化強市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25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