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資足常樂” 千年石刻煥發新活力

  修復後的千手觀音造像熠熠生輝,手工雕刻的石雕物件栩栩如生……12月26日,記者先後走進大足石刻文創園、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感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大足文旅融合帶來的新活力。

  上百家企業入駐石刻文創園

  “目前,已有143家石雕石刻上下遊企業入駐園區,最快年後投産。”下車後,一座座嶄新的廠房映入記者眼簾,工人們正在工地上運送物料,加緊室內裝潢施工。這裏是大足石刻文創園,園區服務中心負責人段勇介紹,項目一期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已建成西部石雕石材産業園、藝術家小鎮、六匠文創展示中心等,目前入駐的企業來自福建、河北、雲南、浙江等地,將打造西南地區最具特色的雕塑産業基地。

  在石雕石材産業園,一座鋼結構的建築格外引人注目,建築外墻上赫然寫著“數控雕刻共用車間”幾個大字。

  “川渝兩地的石雕産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資金鏈薄弱是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段勇説,為了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他們統一購買了3D印表機、切割機、機器手臂等,可免費提供給園區使用,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事實上,大足所在的資大(即資陽和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是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臺中唯一一個以文旅為主題的平臺。

  目前,以大足石刻文創園為載體,大足區不僅吸引了上百家雕塑、石雕、玉雕、木雕、銅雕企業入駐,還匯聚了26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成功孵化雕刻類創業項目526個。

  加大文物的保護傳承

  走進位于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的大悲閣,一座金碧輝煌的千手觀音造像矗立于殿堂中央。遊客們不時拍照、攝影,記錄石像的璀璨容顏。

  千手觀音造像雕鑿于南宋年間,是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最有名的石刻。2015年6月,歷時8年的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竣工。

  “在修復之前,千手觀音造像疊加了34種病害,殘損嚴重。”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蔣思維説。他們聯合了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等10多家文保、工程單位近百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對千手觀音造像進行“診療”,借助3D鐳射掃描、X光探傷、紅外熱成像等高科技技術,對造像的殘損部位進行了逐一修復,使千手觀音又恢復了往日神採。

  這幾年,得益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足加大了與四川專家團隊的合作,對千手觀音等石刻造像進行了常年定期跟蹤監測、日常保養維護等。今年6月,廣大寺修繕項目啟動。作為寶頂山摩崖造像群重要組成部分,廣大寺具有重要的保護意義和觀賞價值,他們將對石像、梁架結構等進行清理、修繕,預計投入500萬元,歷時8個月。

  共建巴蜀石窟文化旅遊走廊

  未來,大足將聯合樂山、資陽共建巴蜀石窟文化旅遊走廊。來自大足區文旅委的消息顯示,目前,大足石刻研究院已與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將圍繞石質文物保護、研究、傳承、活化利用等加大合作,定期舉辦學術研討、博物館展陳等活動,建立共同的文物保護研究機制。

  “川渝兩地在自然、人文特徵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且石窟寺文物點位數量又位居全國前列,具有廣泛的合作前景。”蔣思維認為。比如,川渝地區氣候濕潤,如何在潮濕環境下形成對石質文物的有效保護就是雙方面臨的主要挑戰。當前,研究院已加大了在岩石風化、地下水勘察等方面的研究,並引入先進設備等科技力量,幫助安岳、樂山等地的中小石窟進行岩體穩定性監測、預警等,讓古老的石雕石刻更好地“活在當下”。

  不僅如此,大足還將與四川毗鄰地區共塑區域文化旅遊精品,促進“文旅+”産業的融合發展。

  “我們將串聯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景區,創新石刻、石窟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共建石刻、石窟文創園區,打造‘石刻+’産業集群。”大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大足及其毗鄰地區的石刻(窟)等特色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成功創建國家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范區,“資足(即資陽和大足)常樂”“石刻之鄉”係列文旅品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成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重要支撐。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23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