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到2025年 重慶將高水準打造一批具有全國標桿性的新型智慧園區

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産業園。(資料圖)

  12月20日,重慶市經濟資訊委發布消息,將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園區平臺,到2025年,全面建成功能整合完善、運作調度有力、管理精準到位、企業服務高效的市級和區縣級智慧園區平臺,高水準打造一批具有全國標桿性的新型智慧園區。

  自2018年啟動新型智慧園區建設以來,重慶先後建成市級智慧園區管理平臺(重慶市産業園區大數據平臺)和市級智慧園區公共服務平臺,26個産業園區建成了智慧園區平臺,但實際投入運作的僅15個,多數産業園區還未正式啟動建設,尚未形成市區(縣)兩級協同化建設、專業化運營、數智化賦能的新局面。

  為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園區平臺建設與運營,提升全市産業園區管理和服務數字化水準,市經濟資訊委將從加快建設智慧園區平臺、推進智慧園區平臺高效運營、加快打造新型智慧園區標桿三方面入手,到2025年高水準打造一批具有全國標桿性的新型智慧園區。

  具體怎麼做?在智慧園區平臺建設方面,重慶將優化市級平臺數字化管理和服務功能,以實施智慧園區大腦項目為契機,重點完善統計監測、預警分析、綜合評價、輔助決策、數據展示等功能和係統,配套完善園區規劃建設、規上工業企業、工業建設用地、重點項目建設、特色産業基地、生産服務設施等基礎臺賬,為園區高品質發展調度分析、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同時以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融合應用等為抓手,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多鏈條融合、全生命周期服務。除市級平臺外,區縣級平臺將形成上下聯通的網絡,分類推進區縣級智慧園區平臺建設。

  在推進智慧園區平臺高效運營方面,市經濟資訊委要求兩級平臺要能“用起來”,平臺功能要能“活起來”,平臺數據要能“跑起來”。如,市級、區縣級服務平臺的企業服務功能要實現對園區企業的全覆蓋,通過開設移動APP、微信公眾號以及與企業的信息化係統進行垂直連結等方式,主動推送相關服務、産品、資訊、資源、政策給園區企業,同步完善訴求收集響應、服務資源調配、解決方案輸出、問題辦理反饋等全流程服務機制。

  此外,重慶將面向全市産業園區和重慶市産業園區協會會員,總結推廣一批平臺建設運營新模式,公開徵集一批園區數字化轉型優秀解決方案,大力開展一批園區數字化轉型項目試點示范。鼓勵園區立足特色優勢産業集群發展,縱深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5G+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融合創新與場景應用,加快打造極具特色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建設運營績效評價特別突出的區縣級智慧園區平臺,市級工業和信息化財政專項資金將予以資金補助。支援符合條件的園區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對重大智慧園區建設項目的投入。各産業園區要爭取財政投入,並在不增加隱性債務的情況下,通過EPC、PPP、ABO等方式,加大對智慧園區建設的投入。(梁浩楠)

編輯: 劉文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2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