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名單出爐 重慶9地上榜
2022年12月13日 08:29 來源: 華龍網

  12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市文化旅遊委獲悉,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開展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遴選推薦工作,並于近日確定第四批20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和第二批98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名單。其中,重慶共有9地入選。

  具體是哪些地方?分別有什麼亮點?一起來看。

  第四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沙坪壩區委宣傳部供圖

  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

  豐文街道三河村地處縉雲山脈腹地,境內因石梁河、林家河、高橋河三條溪河匯集而得名。先後榮獲重慶市首批“美麗宜居鄉村”“重慶市健康村”“重慶市衛生村”“重慶市鄉村旅遊示范村”等稱號。

  今年以來,沙坪壩區在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用藝術賦予三河村獨特魅力,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力量,引入書畫、陶瓷等藝術家和非遺文化傳承人,打造了“三河村藝術家村落”。通過“集體經濟組織+藝術家+農戶+産業”模式,盤活該村閒置的農房和土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目前,三河村已有26家企業入駐,其中“縉泉燒”“鏡藍染”“伴山漆藝術中心”等14家企業已經開業。在文創企業的帶動下,三河村集體收入達61.5萬元,農民戶均增收3600余元。

  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南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

  大觀鎮是重慶中心城區進入南川的“第一門戶”,金龍村海拔介于710至930米之間,森林覆蓋率達到65%,植被豐茂,空氣品質優良,年平均氣溫17.5℃,冬無積雪、夏無酷暑。

  當前,金龍村已集聚5個千畝級現代特色農業産業園,即優質稻米1500畝;以藍莓為主,草莓、獼猴桃為輔的特色水果1000畝;精品蔬菜1100畝;以櫻花長廊、海棠花圃為主題的花卉苗木1000畝;以白茶為主、綠茶、大果紅花油茶構成的觀光茶園1200畝。依托農業産業發展鄉村旅遊,推動農旅融合、一二三産業聯動發展的態勢和格局已形成。全村現代農業+鄉村旅遊市場經營主體20余個,全年鄉村旅遊遊客接待量達150萬人次。

  忠縣新立鎮文筆社區。忠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忠縣新立鎮文筆社區

  忠縣新立鎮文筆社區距重慶中心城區150公里、忠縣城區40公里,交通便利,位于三峽橘鄉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核心區。

  文筆社區實行“農、文、旅”融合發展,以“柑橘”為核心,先後建立起全球最大的柑橘苗圃基地、柑橘脫毒容器育苗中心、亞洲第一家NFC橙汁加工廠、柑橘技術培訓中心、柑橘時空博覽園、柑橘國際協同創新中心。同時,文筆社區大力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休閒娛樂、農家餐飲、趣味採摘、生態垂釣、拓展訓練等項目。

  雲陽縣清水土家族鄉歧山村。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雲陽縣清水土家族鄉歧山村

  清水土家族鄉海拔在1100至1580米之間。森林覆蓋率超90%,負氧離子濃度高,達每立方釐米5000個。歧山村緊鄰國家5A級旅遊景區龍缸景區,村內建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歧山草原景區、國家2A級旅遊景區龍缸滑雪場,以及十八羅漢山、尹家大墳、雙龍泉、望海口、紅心林等特色生態景點。

  歧山村建有彰顯土家族特色文化的“哈格咋”民族牌坊、象徵民族大團圓的“天下第一桌”、土家戲臺、白虎圖騰、文化長廊等,建設有村史館、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連年舉辦土家女兒會鄉村旅遊品牌節會,傳承有土家族擺手舞。

  將軍村。璧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璧山區七塘鎮將軍村

  璧山區七塘鎮將軍村位于璧山北部、秦巴古道之“渝合古道”段,因南宋名將王堅曾駐軍于此,故名將軍村。由于將軍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果蔬基地、農業科普基地等優勢,出行便捷、親近自然,日益成為本地遊、周邊遊、鄉村遊最佳選擇,成為看山見水憶鄉愁的好去處。

  在將軍村,當地政府與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雕塑學會等合作,打造了“蓮花穴藝術院落”。稻草、竹子、石頭等鄉土風物,不僅成為創作者的常用材料,也給予藝術家們更多靈感和可能性,實現了“藝術介入鄉村,鄉村成就藝術”的共贏。

  興隆坳村。秀山縣文化旅遊委供圖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鎮興隆坳村

  興隆坳村位于秀山縣城東南12公里,幅員面積11平方公里,有耕地6000畝,林地1500畝。

  目前,已建成獼猴桃基地2000余畝、花卉苗木基地600余畝、藍莓基地200余畝、皂莢基地600余畝。有“千丘田”“碾子米”兩個優質大米品牌,帶動當地90%的農戶、100%的貧困戶就近就地務工,每年用工量達3萬人次,勞務收入超過400萬元。興隆坳村先後成功承辦全國、重慶及周邊省市區域巡回比賽、商業賽事26次。

  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

  南山植物園。南岸區文化旅遊委供圖

  南岸區南山街道

  南山街道位于重慶市南岸區南山風景核心區,東與峽口鎮、長生橋鎮接壤,南臨巴南區南泉鎮,西與南坪鎮、涂山鎮、雞冠石鎮相連,北濱長江。轄區面積35.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44.5%,是重慶中心城區的綠色生態屏障。

  這裏旅遊資源豐富,有聞名海內外的重慶黃山抗戰遺址群、涂山窯遺址等國家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有南山植物園、“一棵樹”觀景園、黃桷埡老街、壹華裏、加勒比海主題公園、抗戰空軍紀念園等景區景點;還有老君洞、涂山寺等。

  大木鄉。涪陵區文化旅遊委供圖

  涪陵區大木鄉

  大木鄉地處涪陵區東南,鄉內有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佔地2.5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90%,負氧離子含量超過每立方釐米4000個,是難得的“天然氧吧、避暑天堂”。大木花谷·林下花園佔地2000畝,以高山花卉為特色,有繡球花、杜鵑、海棠等各類花卉上百種,享有“重慶第一高山花鄉”美譽。

  大木場鎮以打造“七彩”旅遊小鎮為核心,完成了4萬平方米的房屋立面風貌改造,形成色彩豐富的“七彩”小鎮形象,成為獨具特色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南大街街道航拍。永川區文化旅遊委供圖

  永川區南大街街道

  南大街街道位于重慶市永川區城區南部,面積78.7平方公里,轄7個村和6個社區,常住人口12萬余人。

  南大街街道依托生態優勢,注重綠色發展,以“12345”為鄉村振興發展思路,即堅持“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發展導向,突出“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業”兩大重點,圍繞“一山(黃瓜山)、一園(十裏原鄉現代農業園)、一郊(城郊)”三片規劃布局,推進“資源變資産、産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民變居民”四大轉變,實現“農文旅商康”五業融合發展,打造重慶市鄉村振興示范樣版。

編輯: 陶玉蓮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20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