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角 兩江新區金湖社區“應急小隊”
“非常感謝你們,要不是社區幫忙,我真不曉得該咋辦了。”11月17日中午,兩江新區金山街道金湖社區居民左強陪護岳母就醫回家後,通過微信向社區工作人員周莉致謝。
11月14日18時許,左強被告知其核酸混檢結果呈陽性。他馬上慌了,當天上午,他開車送岳母去了醫院。每週一三五,岳母都得去醫院透析。疫情期間出行不易,左強是家裏唯一會開車的人,陪送岳母就醫的任務就落在他身上。
向社區報備時,左強提了一個訴求:能否盡快安排核酸復查,以便儘早拿到結果。他的想法是:如果自己確診,那就委託社區負責岳母看病的事宜;如果自己並非陽性,就能趕在星期三(16日)上午恢復“綠碼”,然後持24小時核酸證明陪送岳母去醫院。
根據規定,他核酸復查後若結果是陰性,需要在採樣的12小時後再做一次檢測,兩次結果都是陰性,才能恢復綠碼。按照左強的訴求,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復檢”行動,就此開始。
金湖社區有個“應急小隊”,主要負責處理疫情期間社區居民的急難險重問題。小隊成員周莉得知左強的訴求後,第一時間就&&了街道的追陽指揮部。在她的耐心催促下,醫護人員很快來到左強家,完成了第一次復檢的核酸採樣。
追陽工作人員前腳剛走,周莉後腳就開始第二輪催促——打電話或在微信群裏@追陽指揮部的人,希望他們可以優先檢測左強。她還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系統刷新左強的檢測結果。
16日凌晨3點,系統顯示左強第一次復檢採樣結果為陰性。幾乎沒睡的周莉,第一時間將結果告知左強,讓他松了一口氣。
當日上午10點多,左強第二次復檢。距離他第一次復檢採樣時間,剛好12個小時。隨後,周莉開始第三輪催促。當天晚上8點左右,第二次檢測結果依舊是陰性。至此,左強完成了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復檢”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