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附一院醫護人員正在救治九十一歲老奶奶。(醫院供圖)
採樣、輸液、翻身、拍背……11月11日晚上9點30分,重醫附一院急診科隔離搶救室,醫護人員正對一名91歲高齡的老奶奶進行緊急救治。
當時,老奶奶正在發燒,又沒有24小時內單採核酸陰性證明,“生命第一,緊急救治!”醫護人員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全力搶救生命。經過緊急救治,老人體徵平穩。
11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醫附一院了解到,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該院門急診、住院以及各項手術有序開展,全力保障門診和住院患者的安全和治療。
“是你們救了我,謝謝!”
11日晚,這位老奶奶被120救護車送入重醫附一院急診科搶救室,她的家屬因疫情無法到醫院。
“當時,我們檢查發現老人發燒37.5℃,肺部感染。”參與救治的急診科護士秦純回憶稱,按照正常流程,作為發熱病人,需要24小時內單採核酸陰性證明。
“生命第一,緊急救治!”醫護人員沒有遲疑,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護士馬上給這位老奶奶做單採核酸檢測,在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的同時,把她安排在隔離搶救室緊急救治,並努力安撫老人的情緒。
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出來後,奶奶被立即收治入呼吸內科病房。據該院呼吸內科主任郭述良介紹,目前老人體徵平穩,神志清楚,體溫正常,治療效果穩定。老奶奶感動地説:“起初我很害怕沒人管我,是你們救了我,謝謝你們!”
除了這位老奶奶,12日凌晨0點至下午6點,該院急診科還接診了近200名其他病人。
“再難我們也要堅守崗位”
重症醫學科是搶救危重病人的最後一道防線。連日來,該科室集中醫護力量,為危重患者築起堅強的屏障。
29歲的何先生是一名緊急創傷危重患者,腹部臟器嚴重損傷,因失血過多導致休克。患者入院前,已在外院經過會診,做了兩次手術,但情況不穩定,11日轉入重醫附一院。
“轉來的時候情況很危急。”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科主任周發春教授説,經過全力搶救,目前,患者已轉危為安。
“13日又轉來了3名危重患者。”周發春説,目前該科室正在搶救治療的危重患者達24名,“再難,我們也要咬緊牙關,堅守崗位。”
醫護在崗在位保障群眾就醫
13日上午,重醫附一院門診各樓層秩序井然。在産科,醫生們都正常接診。
“今天來院的孕産婦大多數是做産檢的,也有即將生産的。我們所有醫護都在崗在位,保障患者就醫需求。”産科羅欣副教授説。
據介紹,為保障醫院正常醫療秩序,該院於11日下午發出號召,召集除高風險區封控人員外的醫護人員回院駐守。上千名醫護人員迅速到院,形成了骨幹隊伍、備勤隊伍、應急隊伍三梯隊力量,全力保障人民群眾日常就醫需求以及各項疫情防控任務的順利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