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脫貧答卷,寫在廣袤鄉村中

山清水秀的廟壩村。資料圖片

   2020年,11532戶4011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貧困人口人均收入1.58萬元;全區累計17個集體、27人榮獲市級以上表彰,其中河圖鎮長坪村黨支部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原區扶貧辦榮獲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集體……這是在脫貧攻堅這場“大考”中,南川交出的一張精彩答卷,答案就寫在了廣袤鄉村當中。

  從泥濘土路到筆直寬闊的“四好”農村路,從破舊土房到錯落有致的扶貧搬遷安置點,從窮鄉僻壤到風景宜人的熱門打卡避暑勝地,吃水難、住房難、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用電難、通信難等一個個難題得以解決,“一個不能少”的堅定承諾,帶來無數人生活的改變,也映照出了南川在攻堅趕考中所取的豐碩成果。

  補短夯基:

  鄉村建設繪出脫貧“底色”

  盛夏七月,平均海拔1300多米的山王坪鎮廟壩村卻涼風習習,正是避暑的好地方。

  “你好,我們想訂兩間房,明天晚上就到。”“不好意思,房間早就訂完了。”“那不住宿,預訂明天的午餐呢?”“實在抱歉,客人太多了,實在是接待不下了。”在整個避暑季,位於廟壩村的“遙澤居”農家樂由於游客太多,只能接受預訂,每天都要婉拒許多臨時訂房的客人。

  “以前只是房間需要預訂,吃飯隨時可以接待,但現在來的客人實在太多,吃飯也需要提前預訂了,生意好得很。”“遙澤居”農家樂老闆程坤祥提起今年的生意就喜笑顏開。

  曾經那個“山旮旯”裏的廟壩村,如今不僅成功摘掉了貧困“帽子”,還成了避暑納涼勝地,吸引無數游客到來。

  山王坪鎮廟壩村,曾經有多窮?全村人被崇山峻嶺“鎖”在大山深處熬日子,整村無田,山高坡陡,出行不便,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通了第一盞電燈。貧窮,是當時的廟壩身上最深刻的烙印。

  廟壩村地處三山夾兩谷的“Y”字地形,全村面積約3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僅有1532畝,且多數為耕作困難的坡地,村裏人將種黃連和養中蜂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但懸挂在絕壁上僅有3米寬的挂壁公路,讓村裏的黃連和中蜂難以銷售。

  十年一晃,山鄉巨變。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後,廟壩村充分利用優質的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風景,大力發展黃連、中蜂等産業和鄉村旅游,加大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骨幹道路,升級改造通社支路、入戶路、院壩路,打通了鄉村旅游的“動脈”和“毛細血管”。

  公路修通了,村莊漂亮了,環境乾淨了,基礎設施越發完善了,各類産業日益興旺起來……廟壩村先後榮獲“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等稱號,蛻變成令人羨慕的“桃花源”。

  廟壩村的巨變是南川區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更是深入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在南川的生動實踐。脫貧攻堅以來,南川區全面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項,精準發力突破堅中之堅,改造農村C、D級危房12838戶,拆除危舊房6258戶,完成農村“四好”農村路2200多公里,建成農村飲水工程5586處,新建及改造高低壓輸電線路255.71公里,新鋪設天然氣管道92.38公里,實施貧困戶衞生廁所改造2874戶。

  産業破題: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長坪村,曾是河圖鎮唯一的市級貧困村。

  過去,這裡交通不暢,産業發展滯後,被當地人戲稱為“長貧村”。如今,千畝茶園、蔬菜大棚……産業發展風生水起,村民收入持續穩定增加,日子一天比一天甜。

  改變從何而來?變化始於脫貧攻堅。

  “産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只有産業紮下根,群眾才能真脫貧。”為了發展産業,長坪村黨支部通過長坪夜校,為村民提供政策宣講、創業培訓,培養實用人才,動員在外發展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為了穩定持續增收,長坪村成立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探索將203.5萬元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到9個優質産業項目中,集體經濟組織享有股權,業主享有使用權,貧困戶享有收益權。貧困戶通過産業發展、務工就業、土地入股、配股分紅等方式,獲得了多份收入,變傳統的“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脫貧攻堅過程中,僅在長坪村就實施了12個大項目33個小項目,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並依託資源、交通優勢,引進農業企業3家,培育發展了茶葉、金絲楠木、無花果、大棚蔬菜等産業2000余畝,同時結合務工就業、土地入股、配股分紅等方式,強化利益聯結,實現全村每戶人家都在産業發展上有所收益。如今的長坪村,産業發展風生水起,全村年人均收入達到1.7萬餘元,長坪村黨支部也先後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為了實現脫貧路上不落一人,南川區一系列發展産業助農增收的新舉措應運而生:堅持基本經營制度、各方互利共贏、引導農民參與、優先扶貧扶弱、穩步漸次推進等原則,通過資産收益、土地流轉、資金入股、房屋聯營、務工就業、産品代銷、生産託管、租賃經營等聯結方式,大力發展“3+2”特色産業;因地制宜指導貧困村精準選擇優勢産業項目,40個貧困村確定主導産業73個,發展中藥材12.2萬畝、茶葉1.85萬畝,全區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11500余戶次;建立完善“專家+技術指導員+試驗示範基地+科技示範戶+貧困戶”技術推廣模式,建立科技示範點6個、專家科技服務團1個,培育科技示範戶740戶。

  惠農惠民:

  兜牢底線補齊民生“短板”

  在水江鎮勞動安置點,村民裴巨平和往常一樣,剛吃過晚飯就和家人出門散步納涼,在樓下的花園和周邊鄰居閒聊後,又走到了運動器械前鍛煉身體。

  45歲的裴巨平曾是貧困戶,一家七口以前住在水江鎮山水村的老房子。老房子不僅位置偏僻,每次去鎮上都需要走上兩個多小時,而且房屋經檢測為D級危房。

  “出行確實不方便,從公路到門口有幾十米的泥巴路,下雨天穿雙新鞋出門,回家就是滿腳泥。”搬到安置點後,裴巨平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買東西,出門就有小賣部;要熱鬧,樓下能跳壩壩舞;交通好,二十分鐘走到集鎮上,各方面都比住在老房子好。”

  提起安置點的生活,太平場鎮河沙村村民王興才滿意的不只是方便,還有貼心。“路燈、廣場、小花園、河邊步游道,樣樣都有,特別是還專門劃出地塊提供給我們種地。”

  考慮到村民生活需求,在安置點建設之初,太平場鎮就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與安置房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在為搬遷群眾落實用水、用電、用氣、超市、快遞代收點等配套的同時,還在安置點周邊統一安排空地,集中分配給搬遷戶種植蔬菜,提高搬遷群眾生活質量。

  近年來,南川區瞄準脫貧群眾民生期盼,在保障義務教育方面建立聯控聯保工作機制,調整部署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學生資助、控輟保學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網絡授課、送教上門等方式保障貧困學生課業不受影響,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6萬人次、2.14億元,發放生源地貸款1.9萬筆、1.42億元;在保障基本醫療方面推進醫療衞生人才鄉聘村用,提升村醫中執業(助理)醫師佔比,全區配備鄉村醫生324名,確保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名村醫,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貧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9.92%,慢病、重特大疾病門診自付比例17.59%;在保障飲水安全方面,全覆蓋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排查整改和供水工程管護,確保飲水安全戶戶有保障。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如今,在南川,廣袤田野美麗如畫,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特色産業生機盎然,脫貧地區面貌徹底改變,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摘掉貧困“帽子”的他們正如火如荼地在鄉村振興新生活中接續努力奮鬥。(記者 陳蕗穎)

編輯: 曹妤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37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