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從“一屆不落”到“歷屆之最”並擔任“主賓” 借力東博會 重慶拓展東盟大市場

  9月16日中午,第19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下稱東博會)正式對外開館。

  當參展觀眾從東博會B2區正門進入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重慶展館。賽力斯問界M7、峰米T1鐳射電視、鑫源摩托等重慶制造,榮昌夏布、石柱莼菜、江津花椒油等重慶特色農産品,第一時間映入觀眾眼簾。

  之所以能在東博會享受這樣的“待遇”,是因為重慶一直很重視東博會。

  市商務委會展處處長左洋介紹,東博會創辦已有19屆,重慶每年都組織代表團赴廣西南寧現場參展,一屆不落,從未缺席。今年,重慶更是受邀以“魅力之城”即主賓省(市)身份參展東博會。重慶展館在參展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上,達到了歷屆之最。

  借力東博會,重慶正不斷拓展東盟大市場。

  為企業拓展東盟市場架起“橋梁”

  16日一開館,重慶展臺就圍起了不少人。“這車能不能開門看看?”幾位觀眾在華為和賽力斯聯手打造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車問界M7前,向工作人員詢問。工作人員隨即用鑰匙打開了車門,更多觀眾被吸引到重慶展臺,他們把M7圍了起來,爭相上車體驗。

  賽力斯集團進出口業務負責人劉利穎因故未能到東博會現場,得知M7備受歡迎時,他興奮地説,“M7是我們推出的新車,各方評價都不錯。帶它去參展,就是希望得到關注,然後在東盟市場打開銷路!”

  峰米科技是第一次參展東博會。看到這麼多觀眾關注重慶展臺,峰米科技市場專員張滬川也很激動,“我們就是希望展示重慶智能制造的實力。”張滬川説,目前峰米科技在東盟的市場主要是泰國和馬來西亞,他們希望借助此次參展,進一步拓展東盟市場。

  重慶方通動物藥業也是首次參展東博會。作為致力于獸醫藥品研發生産的企業,其獸藥出口量位居全國前三。“我們目前的出口市場主要在非洲,希望能通過這次東博會,跟越南、菲律賓、緬甸等國家在畜牧業領域加強合作。”重慶方通動物藥業辦公室職員江燕説。

  近年來,東盟已成為重慶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今年1—6月,重慶與東盟進出口662.9億元,同比增長5.2%;截至今年6月,東盟累計在渝設立項目567個、累計合同外資85.3億美元。

  重慶重視東盟,重慶企業也看中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我們在組織代表團時,企業報名很積極,這也是今年重慶參展規模成為歷屆之最的重要原因。”左洋説。

  發揮陸海新通道“媒介”作用

  記者發現,在重慶展臺,還展出了很多非“重慶造”産品,比如寧夏紅酒、寮國咖啡、甘肅枸杞等。

  原來,它們是由“陸海優品”平臺聚集起來的。據了解,該平臺由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搭建,旨在借助陸海新通道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沿線地區的特色産品匯聚起來,再分銷各地,推動國內國際雙迴圈。

  “與其説是‘陸海優品’參展東博會,不如説是陸海新通道參展東博會。”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負責人劉瑋説,隨著通道建設不斷推進,東盟國家也積極參與到通道建設中。目前,從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進出口的貨物,分別佔通道總貨值的62%、12%和6%。

  他説,通過“陸海優品”,將陸海新通道取得的成效向東盟、世界推介,能夠進一步發揮通道“媒介”作用,擴大通道輻射范圍,為沿線省區市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大龍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馮劍峰對此深有同感。

  16日下午,大龍網與寮國經貿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寮國設立龍城電商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寮國本土化服務中心。未來3年內,實現至少5億美元的貿易進出口,並在3年內培養面向寮國、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市場的跨境電商本土化人才5000人。

  “如果沒有陸海新通道,這次合作不可能達成。”馮劍峰説,陸海新通道讓重慶以及西部省區市,與東盟的經貿往來更加緊密。中老鐵路開通後,兩大通道疊加,發揮了1+1>2的效應。在東博會這樣一個主要面向東盟的平臺中,陸海新通道的優勢與意義,將得到更淋漓盡致的體現。

  左洋認為,陸海新通道打通後,重慶成為通道的運營組織中心,要積極統籌省際協作,這也促使重慶與沿線省區市的關係更加密切。

  “這次東博會之所以邀請重慶擔任‘魅力之城’,也跟在陸海新通道背景下,重慶與廣西來往越來越密切有關係。”左洋説,重慶和廣西都是通道開行之初的倡議者,也分別是通道的內陸樞紐和重要出海口。雙方在東博會上的合作,其實也是在陸海新通道合作上的延伸。

  搶抓RCEP機遇積極布局

  分享RCEP新機遇,是本屆東博會主題之一,這與重慶代表團的想法不謀而合。

  16日下午,重慶代表團在東博會現場舉行了經貿交流會。市商務委主任章勇武向參會嘉賓推介重慶,並向在場的東盟國家代表拋出橄欖枝。

  “我們本就希望,借東博會擴大重慶的‘RCEP朋友圈’,持續深化與RCEP成員國的合作。”章勇武説,從重慶參加本屆東博會的情況來看,無論是經貿活動還是現場展示,都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

  章勇武還表示,積極參加東博會,只是重慶搶抓RCEP機遇的具體舉措之一。目前,重慶已編制出臺《重慶市高品質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行動計劃》,明確到2026年,重慶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額突破3000億元。下一步,重慶將會有多項舉措來推動實現上述目標。

  “重慶已成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典范城市。”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RCEP産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給予重慶高度評價。他認為,在東博會期間,重慶舉辦經貿交流活動,其實就體現了重慶在RCEP方面的積極作為。

  他建議,未來,重慶應該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向國家層面爭取,讓更多RCEP成員國和中國的合作共識在重慶落地生根。同時,重慶也要用好中國—東盟合作機制,爭取將中國—東盟有關行業合作機制落戶在重慶,打造中國—東盟産業行業制高點和聚集地。(記者 楊駿)

編輯: 陳蒙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