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提高再生稻産量 “噸糧田”不是夢

大足區三驅鎮鐵橋村再生稻豐收,圖為二〇二一年的收割場景。(資料圖片)通訊員 瞿波 攝/視覺重慶

  9月5日,中稻收穫一個月後,永川區臨江鎮普安村三社種糧大戶黃澤兵家的稻田又迎來了一片綠意盎然:“只要天公作美,一畝田還能收300多斤再生稻,加上歸倉的1400多斤中稻,離畝産一噸的目標又近了一步!”黃澤兵有些自豪地説。

  再生稻是頭季水稻收割後,稻樁重新發苗、長穗、抽穗,新成熟的水稻。換句話講,即是種一茬水稻收穫兩次,它被我市農民形象地稱為“抱孫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市逐步推廣再生稻,它與半旱式栽培、稻田養魚曾被譽為重慶“農業三絕”。

  近年來,我市把再生稻作為糧食增産、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之一,鼓勵農民把再生稻當作一季莊稼來種,堅決守住守好糧食安全的底線。

  眼下正值再生稻生長管護的關鍵期,各地正搶抓農時灌水、施肥。要實現“噸糧夢”,再生稻種植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近日,重慶日報記者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調查採訪。

  解決灌溉問題——

  讓再生稻不再“喊渴”

  黃澤兵從事水稻種植有14年了,蓄留再生稻也有10個年頭。看著今年的稻樁長出新綠,黃澤兵比往年更興奮:“40℃的高溫能發芽着實不容易。”前段時間連晴高溫,從8月5日起中稻就提前開鐮,好在收割當天下了小雨,部分稻樁得到及時滋潤,才成功蓄留了100畝再生稻。

  再生稻對海拔、氣候、稻田水分等要求較高,適合在水稻生長“一季有餘、兩季不足”的地區推廣。重慶海拔300米以下的淺丘區域的水稻在8月中旬收割完後,利用秋季的溫光資源發展再生稻,氣候不成問題,關鍵看是否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黃澤兵的經驗是,中稻收割後及時灌滿淺水,稻樁第二天就能發芽。今年他好不容易蓄留了100畝,其他田塊的稻樁則被曬乾了。

  位於大足區寶興鎮的大足豐禾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華彬的蓄留情況也不理想。

  “1200畝水稻,800多畝受了災,哪還有條件蓄留再生稻。”面對記者的詢問,張華彬無奈地説。

  張華彬去年蓄留再生稻400多畝。今年由於中稻播晚了20多天,水稻楊花時正好趕上高溫乾旱。張華彬十分懊悔:“要是能早點播種,中稻或許能躲過高溫伏旱,蓄留再生稻就不成問題。”

  看著乾枯的稻田,張華彬很心痛,為挽回損失,他也曾想過“借水”來灌溉稻田:“黃橋村、虎形村上游毗鄰玉攤水庫,離水稻基地六七公里遠,水源不成問題,但要購買水泵、水管等設備,太不划算;要是每天租用灑水車來灌溉,幾百元一車只能澆三四畝地,杯水車薪啊。”他只能望水興嘆。

  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袁德勝介紹,今年的高溫乾旱天氣無疑暴露了我市農業灌溉設施的短板。目前,全市有山坪塘、飲水池萬餘口,由於部分灌溉設施年久失修,存在漏水、池底泥沙淤積等情況。同時,水稻主産區灌溉保障率只有50%左右,頭季稻收割後,很多稻田不能及時灌溉,再生芽萌發少,有些錯過萌發季節,基本就是絕收了。

  為解決再生稻的灌溉水源問題,市區兩級已積極行動——市級層面,準備掀起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百日大會戰,同時,加快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建設,為糧油生産保駕護航;區縣也在行動:大足區水利局第一時間對全區的山坪塘、蓄水池進行了摸排整改,投入一定資金修建配套的提灌站和水渠;北碚區正籌劃冬春水利大會戰,對全區近3000口山坪塘、水泵站進行排查整修。(記者 趙偉平 實習生 吳金鍇)

  改進機收技術——

  減少機收帶來的損失

  黃澤兵、張華彬因灌溉水源不足而傷神,開州區竹溪鎮平溪村村民曾雲清的煩惱卻來自水稻機收。

  68歲的曾雲清種有5畝水稻,其中有3畝蓄留再生稻。2015年當地推行水稻機收,“機收省時、省力、省錢,好處自不必説,但收割機會直接壓損部分稻樁,影響再生芽萌發與生長。”曾雲清説,“以前中稻收了後施點肥還能多收300多斤水稻,但最近産量一年不如一年。”

  機收中稻會導致再生稻減産20—30%,這個問題無法回避。怎麼解決?

  “人工收割保證了稻樁的發芽率,但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突出。”曾雲清舉例説,一畝再生稻能增收600元左右,而人工收穫一畝水稻的成本約需500—600元,而機收僅需150—180元,降低收穫成本與蓄留再生稻的矛盾十分明顯。無奈,曾雲清今年的再生稻面積縮減到1.5畝。

  機收對再生稻蓄留造成的影響,在各地都有體現:

  璧山區水稻機收面積達95%。“一般來説,機收過後,有不少稻樁很難發芽。”該區農技站一位負責人説,中稻機收時容易把再生芽碾死,很難抽穗。

  永川區去年蓄留的10萬畝再生稻中,有近40%被收割機壓倒,再生芽沒能生起來。

  針對機收影響再生稻蓄留的難題,我市已着手研究農機與農藝配套的問題。“比如在稻田中預留碾壓行,可以降低收割機對稻樁的碾壓損失率,促進再生稻正常萌發,進而實現再生稻的穩産增産。”市農業農村委糧油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要加強再生稻機收專用機型的引進和改造,降低機收碾壓率,從而提高生産水平,使再生稻真正成為一季穩定的作物,力爭使平均畝産從15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以上。

  加強田間管理——

  提高再生稻産量

  再生稻不需要育秧、移栽,那是不是意味着不需要精細化管理了?

  開州種植戶韋先恩與大足種植戶張華彬對再生稻生産採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收成有明顯差距!

  76歲的韋先恩是開州區竹溪鎮竹溪村五社的農民,早在2002年,他種植的再生稻産量就達586.5公斤,創下了同緯度地區的世界紀錄。去年,通過市區兩級專家現場測産,韋先恩牽頭種植的示範田,中稻和再生稻兩季畝産達1019.36公斤,成功實現了“噸糧田”目標。

  “再生稻産量提高,關鍵在於精耕細作。”韋先恩説,他搞了30多年的再生稻,摸索總結出一套標準:4月10日左右中稻必須移栽,8月10日中稻完成收割,再生稻才能成功躲過伏旱;中稻收割前一週和再生稻發芽後一週,需增施10公斤的有機肥,補充營養……

  韋先恩的這套再生稻種植技術標準,已經在開州竹溪、中和、臨江等11個鄉鎮、街道推廣。在他的帶領下,當地已建設優質再生稻綠色高質高效核心示範片一萬畝。

  相反,張華彬的管理則比較粗放。

  他的合作社水稻基地有1200畝,年收穫水稻60多萬公斤。有一年收完中稻後沒多久,稻樁就發了芽,他施過一次肥,當年畝産約為中稻的六分之一。由於産量不高,後來他就放棄管理,任其野蠻生長,能收到多少是多少。“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沒好好管理。”張華彬有些不好意思。

  市農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再生稻跟中稻相比更為嬌貴,如果頭季稻播晚了,再生稻在開花期遇到低溫,就會影響結實;頭季稻的栽秧密度、施肥管理、稻田水分管理、留樁高度不合理,也會影響再生稻産量。

  接下來,我市將全面推廣水稻適度密植、追施粒芽肥、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等高産集成技術,進一步提升水稻再生能力。此外,還將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力量進行協作攻關,開展再生稻專用品種選育和區域布局研究,篩選再生力強、兩季兼顧、抗逆性和適應性好的再生稻主導品種。同時,通過大力推廣輕簡高效的栽培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蓄留積極性,讓農戶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增産增收。

  記者手記>>>

  多管齊下抓好再生稻

  水稻是我市第一大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980余萬畝。我市屬雙季稻不足、一季稻有餘的地區,適合推廣再生稻。

  上世紀80年代,有農民自發地在頭季中稻的稻樁上蓄留發展再生稻。由於省工、省種、省肥、節水,稻米品質也好,這種方式很快推廣開來。

  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市再生稻蓄留面積不斷萎縮,2006年僅有幾十萬畝,目前只有部分區縣發展再生稻。2021年全市蓄留再生稻92.3萬畝,其中,開州、江津、銅梁、永川等重點區縣蓄留81.8萬畝,平均畝産136.18公斤。今年4月,我市召開再生稻生産專題會,提出再生稻常年面積穩定在100萬畝的生産計劃。

  按畝産平均136公斤計算,100萬畝再生稻可收穫約1.3億公斤糧食,按每人每天消耗1公斤糧食計算,3400萬重慶人可吃近4天。推廣再生稻,對人均耕地少的重慶來説,有重要意義。

  因此,重慶明確提出要把再生稻當作一季莊稼來種,並把它作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的重要措施。然而,從記者的調查來看,要把再生稻當作一季莊稼來種,各地還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首先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應安排相應的專項資金,抓好再生稻等晚秋糧食生産。比如,開州區今年的蓄留面積為10萬畝,當地將蓄留再生稻納入種糧直補,給予每畝80元的蓄留補貼。同時,為農戶免費提供種子和肥料,採取“五統一”(統一品種、統一培訓、統一技術、統一施肥、統一防控)方式,提高老百姓蓄留再生稻的積極性。

  其次是要挖掘各地蓄留再生稻的潛力。當前一些有條件的區縣再生稻蓄留比例不足五成,要大力推廣輕簡高效的栽培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讓老百姓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增産增收。

  第三是要調優品種。不是所有品種都適合蓄留再生稻,市農科院、高等院校要不斷強化新品種篩選,選育一些生育期適宜的強再生力品種,通過向良種要産量。

  最後是要打造品牌,通過品牌提升再生稻的效益。比如開州成功打造了“開州再生稻”區域公共品牌,通過標識、包裝讓再生稻變得更有商品屬性。目前,大足、江津、銅梁授權使用其品牌,抱團發展再生稻,如今再生稻優質米的零售價達到了10-15元/公斤,當地農民蓄留再生稻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記者 趙偉平)

編輯: 陳雨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