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讓種田更輕鬆、成本更節省

  “明年我還要擴大水稻種植面積200畝。”8月31日,合川區雲門街道大碑村一處水稻種植基地旁,種植大戶李浩林向重慶日報記者説起明年的打算,一臉篤定。

  7月以來,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給合川區農業生産帶來不小的壓力。李浩林今年種植了800余畝水稻,受旱情影響,産量與去年相比減産約30%。

  遭受減産,為何李浩林的種糧積極性不減?

  “我採用的是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種田更輕鬆,成本更節省。”他説。

  合川區糧油發展指導站站長劉幫銀介紹,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最核心的優勢在於,把傳統水稻種植育秧階段的“耕田—施肥—耙田—平整秧田—播種—蓋膜”和本田移栽階段的“整田—耙田—施肥—起苗—運苗—人工移栽”等12道工序,簡化為“耕田(秸稈還田)—施肥旋耕平田開溝播種”兩道工序。

  李浩林過去從事進出口貿易工作,2016年回到大碑村擔任村幹部。2017年,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開始在合川區推廣,不到一年時間,李浩林就掌握了該技術。

  “簡而言之,只要會開農機,就能使用這種技術。”李浩林説,因為省去了水稻的育苗和移栽工序,只需調試好旋耕機、打漿機和平田器的參數進行整田,以及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行間距,利用無人機和播種機直播水稻種子,就能種下水稻。在田間管理部分,合川區糧油發展指導站等相關部門專家還會定期到現場,指導施肥、病蟲害防治等。

  “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帶來的效益高。”劉幫銀介紹,運用這項技術,刨除種子、肥料、農藥、人工、土地流轉、農機損耗等成本,每畝水稻收益能有300多元。目前,包括李浩林在內,合川區180余名種植大戶已使用該技術種植水稻5萬餘畝。

  “明年我將擴種200畝水稻,並增修農田灌溉設施。”李浩林説,“今年水稻雖然有所減産,但這是極端氣候造成的,我沒有放棄,種糧積極性還高得很哦!”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975847